-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6
- 8
- 5
- 1
- 95
- 32
- 20
- 6
- 3
- 37
- 25
- 22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立栋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1期 190-192页
【摘要】 本文从我院核医学科SPECT/CT项目建设入手,重点对其建设过程中工作场所布局及屏蔽设计、屏蔽防护情况、周围剂量当量率、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进行了研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与科学的屏蔽设计,能有效地降低放射性物质的泄漏风险,达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永忠 万玲 等 《首都公共卫生》 2012年6卷6期 246-25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掌握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水平,制订合理可行的辐射屏蔽与防护设计方案,为TOMO装置临床应用的辐射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以某医院的1台Tomotherapy Hi-Art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装置为研究对象,依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参照N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巍 柳怡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06年15卷1期 39-40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SRRS型伽玛射线头部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及治疗室的辐射安全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室屏蔽厚度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测定SRRS型治疗系统机头的泄漏辐射剂量,测定治疗室内、外环境在治疗和非治疗状态下的剂量分布,对治疗室的屏蔽厚度进行最优化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 陈旎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5期 79-82页
【摘要】 目的:介绍两种不同的X射线机房的屏蔽计算方法,并根据目前肿瘤医院的主、副屏蔽墙的厚度,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反推医院X射线模拟机房的实际的最大工作负荷量以及每周的病人数量,为今后X射线机房的工作安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BZ130-2002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杰 周启甫 等 《核安全》 2011年4期 34-37页
【摘要】 通过对2005年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发布的151号报告中有关屏蔽设计相关内容的重点介绍,讨论我国当今核技术利用项目中有关医用电子加速器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容易忽略的问题,从而对今后医用电子加速器有关屏蔽的设计和审评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红 《甘肃科技》 2009年25卷11期 139-140页
【摘要】 医院的核医学科应该进行防护屏蔽设计,以保护医护人员不受辐射;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红宾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19卷16期 封3-封4页
【摘要】 目的:医院的核医学科应该进行防护屏蔽设计,以保护医护人员不受辐射.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可满足防护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进瑞 陈新弟 等 《引进与咨询》 2006年12期 9-10页
【摘要】 目的 根据某医院的委托,笔者对该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防护屏蔽设计;方法 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可满足防护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向东 杨国山 等 《辐射防护》 2002年22卷6期 369-373,379页
【摘要】 根据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计算了治疗室内散射线的能量分布,并据此对某一实际治疗室的墙壁、顶棚和防护门进行了屏蔽设计.
【关键词】 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装置;屏蔽设计;治疗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孝娃 孙伟名 等 《辐射防护》 2025年45卷3期 292-298页
【摘要】 磁共振成像(MRI)是现代医学诊断的关键技术,以其高解析度和对软组织的优良对比度著称.近年来,MRI技术与其他诊疗设备的集成,例如PET、SPECT、ECG、EEG以及放射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和质子治疗加速器,显著提升了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璐 崔筱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37卷4期 121-125,1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选址布局和安全防护措施要点,解决原核医学科场地狭小、布局不合理问题.方法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正电子发射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云龙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39卷3期 144-145页
【摘要】 阐述医疗器械电路设计的电磁兼容标准,从内部电源、滤波设计、接地设计、磁场屏蔽、电场屏蔽出发,探讨基于电磁兼容的展医疗器械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魏魏 刘明达 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9卷4期 156-158页
【摘要】 按照电磁波传输理论,研究了满足广义匹配规律的纳米级Y2 O3在涂层电磁屏蔽材料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数学模拟分析了表面反射作用对总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波垂直入射到涂层电磁屏蔽材料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昕 俎栋林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年26卷9期 1768-177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针对一种新型的直接将铁屏作为杜瓦室温屏的铁屏蔽式MR超导磁体,提出一种新的设计优化方法.方法 根据设计指标使用参数加权法构建目标函数,然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SAA)优化该目标函数,得到全局最优解,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铁屏蔽超导磁体产生的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林 陶莉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3卷4期 556-558,5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满足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的同时,优化设计医用加速器室的辐射屏蔽防护.方法以新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为准则,运用电离辐射屏蔽原理、计算方法,根据安装的医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霖 陈浩 等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9卷5期 118-121页
【摘要】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需求及血液辐照仪的技术要求,采用蒙特卡罗软件FLUKA对一种2.5 MeV电子加速器X射线血液辐照仪的均整器和辐射防护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均整后,照射区域内的吸收剂量率最大差异为7.6%,射线中心剂量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友涛 李林涛 等 《医疗装备》 2020年33卷5期 20-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某医院拟新建 192Ir近距离后装治疗机房辐射防护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按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后装治疗机房辐射防护设计进行剂量估算和评价.结果 近距离后装治疗机房各防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占鹏 王一迪 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0年40卷1期 133-138页
【摘要】 利用加速器的工程CAD模型和MCNP计算文件获得的辐射剂量分布图,定性分析了加速器周围的辐射场分布,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GB/T20129-2015对加速器防护性能的剂量学相关指标进行了模拟计算和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器初步设计的状态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斌 吕扬阳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8年39卷8期 43-46,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国内外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门屏蔽规范,寻求最优化的防护门屏蔽设计方法.方法:采用国标GBZ/T 201.2—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NCRP 151号报告和IAEA 47号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木涛 王修德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6年37卷11期 40-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医用加速器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设计方法,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Radiological and Protection,NCRP)发布的报告和国家卫计委发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昂 沈君姝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1期 143-145页ISTIC
【摘要】 结合我院两个PET-CT机房建设的经验,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管理政策规定,从PET-CT中心选址、布局、放射防护着手,探讨PET-CT机房建设实施方案和注意环节,并完成了PET-CT中心的建设,各区域划分合理,放射防护得当,该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31卷9期 154-155页ISTIC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院新购置的1.5T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场地屏蔽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对对水冷系统、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系统进行安置,并根据场地的特殊性采用特别方案吊装磁体进场,设计计算出优化方案完成装机任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28卷5期 1129-1131页
【摘要】 目的:探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优化与比较.方法:采用修正法及常规法对主、副屏蔽墙厚度的辐射防护状况进行计算.结果:若散射线安全系数是2,能量在15MV以下时,同常规法比例系数相比,修正法的比例系数更大;若能量在15MV以上,那么常规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蝶 葛斌 等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4期 127-129页
【摘要】 CT室门是整个CT放射科室中屏蔽最为薄弱的环节,并且高端医疗设备要防止电磁的干扰,为同时实现防辐射和防电磁干扰的功能,本项目利用铍青铜簧片通电防电磁和铅材料防辐射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全自动防辐射推进门,其结构主要分为屏蔽门的平移运动和压紧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雅 郭朝晖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7期 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 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最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爱国 张金葆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12期 88-89,92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医学影像设备机房在选址、布局、房屋建设、安全防护及环境控制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并对大型医疗设备机房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建华 陈英茂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卷7期 1-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PET/CT中心建设中的放射防护.方法:根据我国放射防护相关的现行政策、PET/CT技术特点、辐射剂量的理论及工作经验积累,讨论PET/CT中心建设中放射防护的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PET/CT中心从放射性药物分装到PET/CT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澜波 潘润铎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28卷1期 108-110,1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某1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科学性,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保障放射治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机房屏蔽及排风设计进行复核、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洪林 赵育新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2年33卷5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科学设计医用磁共振设备机房并合理布局MRI设备,以保证MRI设备生成图像的质量,同时保障机房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结合某医院实际工作情况,遵照核磁屏蔽的原则和标准,对磁共振仪周围环境、空调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君 万玲 等 《首都公共卫生》 2012年06卷2期 75-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X射线探伤机房的屏蔽估算方法,为X射线探伤机房屏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ICRP33、NCRP49号报告和ANSI/HPS N43.3中X射线探伤机房屏蔽的计算方法,并参照《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1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