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3
- 38
- 18
- 8
- 6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燕妮 蒋传真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4期 414-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口崩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脆碎度、崩解时限、黏冲情况、在酸中60 min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压片处方为微晶纤维素20%、硬脂酸镁2%、交联聚维酮7%、兰索拉唑肠溶微丸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盛君 朱家壁 等 《药学学报》 2009年44卷4期 412-4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Kawakita压缩方程评价不同孔体积微丸的压缩特性,为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的乙醇/水混合液作黏合剂,以微晶纤维素(MCC)、磷酸二氢钙(DCP)/MCC(4:1,w/w)、乳糖(Lac)/MCC(4:1)为...
【关键词】 压缩方程;Kawakita方程;微丸压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毅 王会盈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4年54卷1期 30-36页
【摘要】 采用挤出滚圆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湿法制粒法制备辅料颗粒,将缓释微丸、辅料颗粒及外加物料混合压片制备了盐酸苯海拉明口腔崩解片.结果表明:盐酸苯海拉明与微晶纤维素以质量比1:1混合后挤出滚圆,并采用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包衣制备缓释微丸,然后再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毓婷 苏峰 等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1期 141-1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膜控微丸压片技术用于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单元给药系统”“膜控微丸压片技术”“影响因素”“Multiple unit dosage forms”“Tableting of coated pellet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娜 郑春丽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2年21卷19期 2287-22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制剂因其多方面的优点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由微丸亚单元压制成的微丸型片兼有缓、控释和多单元制剂的优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和总结了微丸压片的机制、辅料和工艺参数对多单元微丸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小乐 朱家壁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1期 97-1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制备了双氯芬酸钠肠溶微丸型片剂.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和EudragitL30D-55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作为衣膜材料,对不同粒径大小的双氯芬酸钠速释丸芯进行不同增重水平的包衣,并与不同压缩特性和用量比例的缓冲微丸混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春生 梅兴国 《中国药学杂志》 2006年41卷3期 163-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膜控微丸的压片是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难度很大的工艺技术,需要对处方和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使微丸经过压片后仍能保持其固有的药物释放特征.影响微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 马维阳 等 《药学研究》 2014年9期 528-530页ISTICCA
【摘要】 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因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微丸的形成机理、分类、制备工艺以及压片等相关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春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年6期 611-616页ISTICCA
【摘要】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随着新型释药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星星 郝贵周 《食品与药品》 2014年16卷4期 248-2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缓释片,考察体外释放度.方法 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包衣后压制缓释片,通过考察不同包衣材料、丸芯大小、压片压力及包衣增重对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并确定最佳处方.结果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敏 许卫锋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25卷1期 11-15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型片剂.结果 含药层以7%的HPC-SSL水溶液为粘合剂,加入5%的埃索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婷 张倩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29卷3期 169-172,1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缓控释微丸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微丸制剂的发展前景.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将其分析、归纳.结果 阐明了不同种类缓控释微丸的特点、所选用的辅料、制备工艺及微丸压片技术.结论 微丸作为一种多单元释药系统,具有较多优点,随着现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涓涓 谢俊 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19卷1期 42-46页ISTIC
【摘要】 微丸作为多单元给药系统的代表,特别是膜控型微丸凭借其良好的释放可调节性,则逐渐成为缓控释微丸制剂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型微丸缓控释制备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缓控释微丸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媚媚 韩珂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年35卷2期 128-132页ISTICCA
【摘要】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型制剂因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而在药剂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丸压制成片剂已成为一种具有缓、控释优点和多单元型制剂优点的剂型.本综述就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影响微丸压片的因素主要有聚合物衣膜,微丸丸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岭 张菊红 《北方药学》 2015年11期 81-82,99页
【摘要】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并对自制片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选用适宜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对微丸压片,并将自制片与市售片进行药物体外药物释放度、耐酸力及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自制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雯 陈超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8年53卷5期 364-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备阿莫西林肠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含药丸芯,以其15 min累积释放度作为响应值,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及最优处方验证;以尤特奇L30D-55为包衣材料制备肠溶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宏伟 戈文兰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7年32卷5期 463-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微丸片.方法 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普勒克索微丸,再将微丸与一定的辅料昆合后压制成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微丸的最终处方.结果 最优处方为10%碳酸氢钙用量、3%包衣增重率、25%柠檬酸三乙酯用量.自制缓释微丸片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闪闪 吴燕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5年24卷19期 2241-2244,2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然后压制成微丸片,采用HPLC法对肠溶微丸及微丸片进行含量、有关物质、耐酸力及溶出度的测定.结果:自制3批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及微丸片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刚 袁中文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年31卷20期 1710-17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酮洛芬微丸,用Eudragit(R) RS 30D和Eudragit(R) RL30D包衣.再将包衣微丸与酮洛芬原药压片,最终制成酮洛芬缓释片.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制备的酮洛芬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眉眉 王成润 等 《药学学报》 2011年46卷1期 96-1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型片剂制备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将肠溶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泮托拉唑钠微丸型片剂.用体外释放度法及扫描电镜法观察压片前后药物的体外累计释放量及微丸形态.结果表明,优化处方:衣膜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向阳 邢传峰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4年4期 299-3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型片剂,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将缓释微丸与适合的辅料混合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微丸型片剂,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候丽蓓 导师:谢英花 刘洋 河北科技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是一种多单元微丸片剂,抑酸作用强烈而持久。微丸片剂工艺复杂,对微丸和辅料均有一定要求,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开发难度较大。本课题在实验室以往参比制剂以及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研究的基础上,对微丸压片过程中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了考...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 微丸压片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春生 导师:梅兴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药学 药剂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本课题属工业药剂学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范畴。目的是以膜控微丸为载体单元,建立能定位于小肠和结肠释药的剂量分散型给药体系,在剂型上探索微丸压片的可行性。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以盐酸二甲双胍/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以Eudragit~L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佩 程海英 等 《生物化工》 2022年8卷3期 40-44页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肠溶微丸片的多单元片剂剂型.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包衣技术制备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直接压片法将微丸与一定辅料混合进行压片,然后采用滚转包衣法对片剂包衣.结果: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含量合格,在pH=1.0盐酸介质中2 h内的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怡静 王雨青 等 《医药导报》 2013年32卷9期 1186-1189页ISTICPKUCA
【摘要】 山嵛酸甘油酯作为一种新型的脂质缓释基质,在国外医药上市产品中应用及研究广泛.该文系统介绍山嵛酸甘油酯作为脂质缓释材料的特点、在口服缓释制剂中制备缓释片和缓释微丸的应用及以其为基础的相关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如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固体分散体、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健 高春生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19期 1441-14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微片剂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微片在临床效果上类似于微丸,同属剂量分散型给药范畴;在制备工艺上,微片具有普通片剂的一般特征,但需要特殊的压片模具,并要求压片颗粒或粉末具有更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龙 曾媛 等 《中国药师》 2018年21卷1期 88-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并压制成口崩片,评价耐酸性和释放度.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考察了丙烯酸树脂L30 D-55和丙烯酸树脂NE30 D配比、增塑剂用量和压片主压力对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型口崩片的耐酸性和释放度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妍 钟巧妮 《中国药师》 2014年9期 1451-1453,14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肠溶微丸,并考察其在0.1 mol·L-1盐酸溶液和pH 6.8磷酸缓冲液( PBS)中的释放情况。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糖丸芯上依次包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衣层,制备成肠溶衣微丸;以上药率为指标,考察HPMC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伦 江尚飞 等 《中国药业》 2014年19期 8-10,11页ISTICCA
【摘要】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控释微丸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不同种类控释释微丸的特点、所选用的辅料、制备工艺及微丸压片技术。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控释微丸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岐 姜立群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12期 1240-1244页ISTICCSCDCA
【摘要】 采用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以Eudragit(R) NE30D为包衣材料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然后与填充辅料颗粒混合后压制微丸型片剂.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填充辅料颗粒中3种辅料(微晶纤维素PH 200、KG-802和预胶化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