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9
- 13
- 7
- 6
- 27
- 3
- 2
- 2
- 2
- 28
- 27
- 18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珊珊 马挺 等 《微生物学报》 2006年46卷6期 1023-10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燃料油中含有一些有机氮化物,其含量虽不如硫化物多,但足以影响油品的颜色和抗氧化安定性,也能在催化裂化等原油精制过程中造成催化剂中毒,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机氮化物具致癌、致突变性,在燃料油燃烧过程中转变为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文瑶 刘建涛 等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1期 29-32页
【摘要】 养猪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负担.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处理方法,在养猪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降解氮、磷的作用机制以及分析关键因素对养猪废水处理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促进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思 徐闻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3期 52-54页ISTICCA
【摘要】 能源短缺促使人们积极探索各种可再生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作为一种环保型能源技术,在将生物质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吟 张杰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6期 204-206页ISTICCA
【摘要】 膜微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无泡(微孔)曝气和异向传质的核心特点.利用MABR处理特定的生活污水,可在调整进水流速和曝气压力参数的条件下,使NH3-N、TN去除率分别达到99.5%、83%,优于传统的AA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丹 黄铭意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7期 1148-11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不同植物类型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CW-MFC)耦合系统脱氮和产电性能的影响及机制,分别以芦苇(reed)、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和美人蕉(Canna indica)构建3组CW-MFC小试系统,依次标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雅姝 季延滨 等 《工业微生物》 2023年53卷1期 33-38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氮元素日益增多,利用生物脱氮的技术已逐渐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采取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的生物工艺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治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文章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生物荚膜球高效脱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思颖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2期 16-19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氮素等环境污染物导致的水体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含氮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综述了目前含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包含物理、化学脱氨方法和生物脱氮方法在内的众多方法,例如空气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治 张才芳 等 《人民长江》 2023年54卷1期 53-61页
【摘要】 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生源要素之一.近年来,全球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开展水体氮削减过程及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氮吸收、转化和截留等功能,作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湿地植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金燕 马志远 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43卷3期 293-299页
【摘要】 为了选取具有较高氧化还原活性的铁腐殖酸复合物(Fe/HA)作为阳极材料,开展Fe/HA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硝酸盐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Fe/HA修饰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HA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周猛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4卷2期 179-1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痕量、难降解、毒性大和对污水处理厂中诸多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抗生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歌 陈婧 等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17卷4期 12-17页
【摘要】 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工艺(CW-MFC)进行高COD高氮污水的强化脱氮并产生电能.搭建两组反应器CW和CW-MFC,探究耦合方式对水体污染物去除能力,并进一步探讨CW-MFC的电路连接方式、阴阳极间距、进水方式等运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风芹 侯淑芬 等 《生物学杂志》 2011年28卷2期 6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氨氮是河流等淡水资源有机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生物脱氮具有低成本、高效、无二次污染和易操作等优点,极具发展前景.重点概述了水体净化系统中新型脱氮微生物的种类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等高效节能新工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丽娉 黄钧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3期 356-3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3个相同的反应器(No.1、No.2、No.3)中,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以批次试验和SBR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异养硝化微牛物菌剂对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菌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污泥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批次运行试验...
【关键词】 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脱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健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20卷5期 463-465,4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nirS基因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上,使nirS基因得到高效表达.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nirS碱基序列和表达载体pQE-30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基因组D...
【关键词】 Cd1-型亚硝酸盐还原酶;脱氮微生物;同步硝化反硝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士群 范成新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2期 251-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含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中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以及水体氮素等理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后,水体中藻的种数增加,藻类细胞(或丝状体)数量及生物量减少;水体中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丽 肖丽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6期 78-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建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的基础上,以活性污泥为对照,分析了脱氮反应器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种类(类群)、种(株系)数和优势种(株系或类群),及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数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活性污泥相比,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内微生物数量、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金菊 刘登如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年8卷1期 78-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土壤和水中筛选分离到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能在好氧条件下将NH+4一步步转化为N2排放,整个过程无NO-3的积累.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培养的最佳碳源为NaHCO3和CH3COONa的混合物,质量浓度均为 0.25 g L-1;(NH4)2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庆春 周振宇 《节能与环保》 2020年10期 47-48页
【摘要】 本文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探讨微生物菌剂对老龄化渗滤液处理的强化效果.在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老龄化渗滤液时,连续30天投加碳化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三种微生物菌剂,改善了活性污泥性能,强化了系统对COD和氮的去除,使得生化端COD去除率由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润祺 张刚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9年16卷2期 30-35页ISTICCA
【摘要】 为研究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铁、锰和硼元素对厌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采用厌氧血清瓶培养实验,确定了在不同铁、锰和硼元素的投加量下,此种厌氧微生物脱氮除磷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铁元素的投加量为30 mg·L-1时,除磷效果最好;锰元素的投加量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泳洪 陈小岚 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17年10卷15期 1694-1700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已筛选并分离纯化出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JB4(Bacillus sp.JB4)的异养硝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对照实验,并结合相关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pH值、温度、接种量、转速、碳源、底物浓度和C/N等因素对该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庆鑫 李君文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年21卷3期 189-191页ISTICCA
【摘要】 水体的氮污染不仅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还可直接影响动物及人体的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理论认为必须经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两个过程,其工艺环节多,处理成本高.进年来一些新理论不断提出,如: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异养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君 孙亚红 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37卷3期 309-314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性能,提高硝酸盐降解率及改善电能输出情况,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为接种源,硝酸钠为电子受体运行典型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1 g/L无水乙酸钠、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为模拟废水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群 刘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年33卷5期 449-454页
【摘要】 作为全球性的水体污染物,近年来氮素的去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脱氮工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氮费用较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需要后续处理工艺等缺点.近年来,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ES)的脱氮过程因具有能耗低,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以及可同时脱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彪 支银芳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年35卷1期 111-114,133页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用于脱氮MFC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观点的MFC脱氮原理,并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分析了碳氮比、溶解氧、pH值等因素对MFC脱氮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运红 龙中儿 等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年40卷6期 28-30,34页
【摘要】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EM),探讨了固定化EM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固定化EM投加质量浓度为50 g/L,pH值为6.2~11.2,28~32℃,装料系数为20%~40%时,培养48 h,固定化EM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最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婧 吴若菁 等 《福建畜牧兽医》 2009年31卷2期 15-18页
【摘要】 综述近几年生物方法处理养殖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并对大规模处理养殖污水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展望,期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探索出高效率、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生物方法处理养殖污水中的氨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小京 冯喆文 等 《环境卫生工程》 2008年16卷5期 39-42,46页
【摘要】 综述了土壤生物处理、生物反应装置处理、微生物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脱氮等生物技术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一萍 王佳伟 等 《生物产业技术》 2008年5期 67-70页
【摘要】 <篇首> 由于系统中各种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竞争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碳源竞争和泥龄冲突两大问题,造成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爱 邓良伟 等 《环境科学》 2008年29卷4期 1099-1103页
【摘要】 在不接种污泥、接种厌氧污泥和接种好氧污泥的条件下,采用鼓泡反应器研究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启动及关键微生物.试验前期(第26 d前),接种污泥反应器的脱氮脱硫率为50%~64%,而不接种污泥反应器的脱氮脱硫率只有11%~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学政 劳慧敏 等 《能源环境保护》 2007年21卷4期 20-22页
【摘要】 详细地对土壤脱氮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机理、脱氮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原位脱氮工艺的几点设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