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1
- 12
- 10
- 33
- 20
- 16
- 16
- 15
- 12
- 11
- 10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缪刘杨 周亮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年41卷7期 682-692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WRKY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本文对水稻WRKY42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水稻苗期和花药中转录,其蛋白质可在各时期的叶片中检测到.在Xa21介导的抗白叶枯病过程中,接菌后期可检测到明显的诱导表达条带,比较其在抗、感和对照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孟晨 张海珠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11期 2202-2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连花清瘟胶囊(LQC)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长代谢的影响,建立评价LQC质量一致性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LQC对绿脓杆菌的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热谱曲线及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 彭楚玥 等 《昆虫学报》 2017年60卷12期 1367-13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雌激素雌二醇(E2)在脊椎动物中通过雌激素受体(ER)调节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昆虫中并没有ER,但有研究显示某些昆虫能对E2产生一定的应答.本研究在明确E2能影响家蚕Bombyx mori卵黄原蛋白基因(BmVg)表达的前提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永洋 宋文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11期 2760-27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单针注射等温微量量热滴定法(SIITC)检测尿素水解菌对Hg2+的耐受性.[方法]与传统的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基于尿素水解的pH变化曲线相对比,应用SIITC研究耐盐尿素水解菌Staphylococcus succinus对不同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俎千惠 房焕 等 《微生物学报》 2016年56卷1期 101-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能够原位、无损伤的解析土壤物理结构,有望与土壤微生物研究结合,以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由于土壤的高度异质性,X射线扫描和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婷乔 杨瑞雪 等 《植物学报》 2016年51卷6期 790-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脱落酸(ABA)是响应逆境胁迫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其受体的发现以及在不同植物中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鉴定和筛选ABA受体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方法对受体蛋白的纯度和生物活性要求较高.该文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秋实 曹向宇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6期 67-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相结合,从而提供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志良 高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0期 2913-29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马尾松、柳杉、杉木、香樟、红椿、麻栎6个典型树种凋落叶的Ca、Mg、Mn在第一个分解年不同雨热季节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历1年的分解,6种凋落叶Ca、Mg、Mn释放率分别为-13.8%~9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永申 张萍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37卷20期 2047-20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无菌检查新方法,克服现有无菌检查方法检查周期长(14~21 d)、灵敏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容易引起误判等局限.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法,以常规方法为参照,对方法灵敏度进行考察,建立基于微量量热法的无菌检查新方法;考察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忠琴 靳恒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年27卷5期 822-8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五倍子是一种具有高药用价值的漆树科植物的寄生虫瘿.本研究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五倍子的7种组分,分离溶剂体系为:乙酸乙酯-乙醇-水(5∶1∶5,v/v/v).利用微量热仪测定五倍子各分离组分对弧菌G1-1的抑制曲线,通过细菌生长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秋实 张哲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8期 94-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N-丁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4-HSL)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群体感应信号,其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激活细胞膜表面的Ca2+通道,从而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代谢。然而,植物感应C4-HSL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拟南芥GCR2作为ABA的受体,对植物的生...
【关键词】 群体感应;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拟南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铁 张英泽 等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24期 2100-21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湿热证的共性特征.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AS)湿热证患者、痛风性关节炎(GA)湿热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微量元素组学研究,比较AS湿热证患者、GA湿热证患者相对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洁 玉延华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年33卷2期 413-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与钙、镁、锌三种人体微量元素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Ca2+、Mg2+、Zn2+与HSA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存在差异,Ca2+、Mg2+的浓度比例变化对HS...
【关键词】 圆二色技术(CD);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人血清白蛋白(H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会芳 马永刚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1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毒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仪考察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物热活性参数的影响.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顺序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对四膜虫生长的抑制毒性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正香 魏立新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6期 691-6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藏药南寒水石中微量元素、主要物相构成、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X射线发射荧光(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南寒水石样品中的元素成分;通过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珊珊 张甜甜 等 《药学学报》 2011年46卷10期 1251-1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微量量热法从生物热活性角度,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生物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以山银花中的灰毡毛忍冬为例,考察不同浓度的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提取液对志贺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测定其产热变化规律.以产热曲线和热动力学参数为评价指标,客观地表征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铭 鄢丹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7期 1084-10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生物检定角度,探索并建立表征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法,建立基于痢疾杆菌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评价方法,制备避光室温、高温(60℃)及光照(4 500±500)lx样品S1~S9.以生物热活性...
【关键词】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微量量热法;痢疾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小河 王伽伯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0年35卷16期 2207-22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
【关键词】 中药药性;寒热药性;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春美 彭成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7期 1136-1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定黄连中的3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对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小檗碱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 以微量热法测定小檗碱类生物碱作用于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热谱曲线,并得出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产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草药》 2009年40卷12期 1893-1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方法 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相应的比例配伍.在100℃下水浴加热1 h,得单味药分煎后配伍所得的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药液.采用微量热法,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俊岭 马莉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年29卷20期 1718-17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人参不同制备部位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影响的差异.为中药活性的筛选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建立新的方法.方法:采用瑞典生产的2277型热活性检测系统,以对淋巴细胞的最大发热量,代谢热平均值及衰减速率常数为考察指标,进行研究;同时,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琴 石童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32期 6393-6397页ISTICCA
【摘要】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不仅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而且为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发现提供基础.MST技术是一种基于检测在温度梯度中的生物分子电泳迁移率的变化而检测生物分子间结合、解离过程,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哲勤 吴茜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8卷4期 596-600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应用微量热法检测两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方法:挑取白色念珠菌单菌落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中,37℃恒温摇床培养,然后将菌液稀释至108 CFU/ml备用.再将稀释后的细胞贮备液、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安瓿瓶中,密封、擦净安瓿瓶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彩霞 安亮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5年28卷12期 1444-14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人红细胞内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与血红蛋白(Hb)的相互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红细胞Hb再释放试验分离红细胞和溶血液电泳释放的4个区带,即HbA、HbA2、HbA与HbA2之间(HbA-A2)及再释放Hb,将这些区带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冠 《中医药导报》 2015年21卷7期 73-75页ISTIC
【摘要】 目的:将微量生物热技术引入中药四逆汤加减配伍对细菌生长代谢影响的研究中.方法:模型菌采用大肠杆菌,建立热动力学模型,分析大肠杆菌在单药、附子配伍及四逆汤中的热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附子、干姜可增加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甘草可使大肠杆菌的代谢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辉 江伟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2期 1746-17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全血锌、钙、铁、铜、镁的含量和葡萄糖、胰岛素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2型糖尿病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翔宇 赵冰夏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13卷18期 3401-34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利用微量热法研究磁性生物材料与大肠杆菌相互作用的优势.方法:将大肠杆菌与磁性生物材料共同培养,利用微量热仪记录大肠杆菌的生长放热曲线,分析拟合获得大肠杆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参数.然后观察大肠杆菌的显微形态,并分析其形态变化.同时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宁 李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9年14卷4期 18-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分析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类型关系.方法用速率散色法检测HFRS患者晨尿的尿微量蛋白(UALb)、尿LgG(UIgG)及尿α1-微球蛋白(Uα1-MG),隔日一次,至第14病日止.结果 UALb、UIgG、早期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力那孜·阿不都热合满 阿斯亚·吾甫尔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34期 6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谢尔比提巴地洋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血压正常伴微量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谢尔比提巴地洋50ml,3次/日.均治疗25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