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66
- 211
- 99
- 52
- 2
- 776
- 367
- 271
- 257
- 255
- 465
- 427
- 288
- 252
- 2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家军 吴松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3期 618-62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功能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24只健康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燕 杜成芬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10期 2105-21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预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莹 刘新伟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8期 1838-18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和老年大鼠内源性及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差异,在与寿命相关的SIRT1蛋白水平揭示缺血预处理在老年大鼠中效果较成年大鼠差的可能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成年和老年各30只,其中成年大鼠200...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处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 程劲松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13卷4期 352-3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PC)对成年和老年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组织和血浆中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和老年大鼠各85只,将IPC成功的成年和老年大鼠各50只中,随机各取40只为IPC组,另10只再建心肌梗死(MI)模型为IPC-MI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庆 汤碧娥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1411-141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研究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研究心肌缺血预处理(IP)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IP后48~72 h),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Ⅱ(Cyclooxygenase-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忠人 王一茗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7期 1382-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逆灸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1]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明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20卷3期 327-330页ISTICPKU
【摘要】 缺血-再灌注会导致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PTP)的开放,通道的低水平开放和随后的关闭,会导致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及其他前凋亡分子,如果开放无限制继续,会导致离子稳态失衡,引起一系列细胞死亡的瀑布式反应.缺血-再灌注期间直接或间接的抑制MP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元生 邓圣明 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6期 877-8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物预处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受到关注.作者综述了近年来药物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认为探讨中药是否能加强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应,探讨复方药物预处理是否可通过多途径、多机制模拟缺血预处理启动心肌的内源性调控保护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日欣 廖福龙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年8卷1期 2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心肌缺血预处理的整体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清醒大鼠心肌缺血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面积、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先将实验动物麻醉,在人工呼吸状态下,开胸,左主动脉下穿线.然后,缝合胸腔.术后第6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喜 陈运贞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26卷1期 3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IP(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缺血预处理)、HS(heat shock,热休克)对I/R(ischemic/reperfusion,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I/R动物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虎 陈胜喜 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4卷5期 478-4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Murry 1986年首次报道心肌缺血预处理以来[1],许多学者发现对心脏手术患者行心脏缺血预处理有心肌保护作用[2,3];动物实验证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i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星彤 贾强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12期 1217-12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肾衰大鼠经过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后心肌组织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的表达,探讨PlGF在老年慢性肾衰大鼠心肌损伤修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映红 王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0卷7期 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DMI/R组)、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DMIPC组)及非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ND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萍 彭吉霞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7期 710-7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经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翠芳 邹佩霞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0期 1049-10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兔实验性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为对照组,另取24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1组、缺血预处理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手术结扎左侧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万红 梅斌 等 《安徽医药》 2014年18卷4期 764-767页ISTICCA
【摘要】 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及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近年的动物实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杰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17卷10期 31-3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48 h缺血大鼠心肌Bcl-2、Bax、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灌胃中药悬液,10 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滨 惠杰 《浙江医学》 2010年32卷1期 62-64,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MIP)对缺血-再灌注期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23只)和MIP组(25只),分别在试验的不同时间段行血细胞计数,并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血栓烷B2(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晨光 张顺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7卷2期 181-1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48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缺血后处理组(IPO)、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忠人 王一茗 等 《甘肃中医》 2008年21卷8期 73-7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HSP70(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针刺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璠 郭志宏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8年14卷2期 165-1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短期禁食(S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其心肌酶含量的变化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诱导作用并与心肌缺血预处理(IP)作比较.方法 结扎/松解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I/R实验模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天剑 郭斌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20卷4期 87-8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指心肌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后,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来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限制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和改善心室收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吕桂芬 《广西医学》 2003年25卷8期 1347-1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梗死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对154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8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处理(A组)与76例无心肌缺血预处理(B组).观察梗死前心肌缺血预处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亚平 易受乡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年10卷8期 26-2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内关与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内关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健康家兔46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开颜 王永武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23卷6期 515-5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一些HSP有组织型表达,它们参与一些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如多肽的折叠、跨膜转位,因此又被称为"分子伴侣".但通常在多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宁利 胡成俊 等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12卷1期 14-1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理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和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250~300 g SD雄性大鼠27只,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以Murry氏法复制、评估I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劲松 《广西医学》 2000年22卷3期 454-4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五年来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138例,其中梗塞前有明确心绞痛病史者103例,占76.3%,无明确心绞痛病史者35例,占25.4%,两组对照其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凌 李源 等 《心脏杂志》 2000年12卷1期 16-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与"腺苷预处理"对兔心收缩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探讨两种处理方法对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有益作用.方法:采用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缺血前短暂心肌缺血预处理,缺血前腺苷预处理和缺血前应用腺苷受体阻滞剂后行缺血预处理.采用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5卷21期 2625-2627页
【摘要】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可因氧自由基增多和钙超载造成心肌损伤,造成心肌持续收缩无力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可通过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的应用;Ca2+ 拮抗剂和通道抑制剂的应用;控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因素及通过静脉及吸入麻醉剂加以防治.近年心肌缺血预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蓓 张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29卷2期 119-122页
【摘要】 缺血预处理是指心肌反复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对随后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一种保护.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十分复杂,一般公认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是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的终末效应器之一.mitoKATP开放后可...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处理;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心肌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