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34
- 49
- 18
- 1766
- 1200
- 628
- 419
- 345
- 756
- 279
- 147
- 118
- 1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邹军 喻理飞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19卷4期 894-898页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贵州西南部花江典型喀斯特峡谷区选择裸地、草本、灌木、乔林四个植被恢复阶段作为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阶段.然后在一年中四个季节的每一季节分别对四个阶段样地进行取土,带回实验室风干磨细.分别用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沛凌 曾思博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2期 5970-59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规模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中国西南岩溶区成为全球变绿的热点区域,然而目前缺乏这一区域植被恢复水文效应的综合评估.通过获取西南岩溶生态工程覆盖的8个典型流域2002-2021年间的气候、水文、植被遥感以及重力卫星数据,分析了西南岩溶生态工程覆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渤 冯世龙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26卷3期 297-303页ISTICCA
【摘要】 森林可燃物是指林内可燃烧的一切物质,可燃物的热解过程是燃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林火发生防控及危害程度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长白山风灾区不同恢复区地表细小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基于热重分析法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淑凤 操润琴 《当代护士》 2024年31卷31期 64-6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长蛇灸配合围长蛇灸过程护理对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西省某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恬田 朱琼芳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22卷3期 33-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燕 熊存锦 等 《安徽医学》 2023年44卷4期 464-4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健康教育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健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晓航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054-60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生态系统在平衡与非平衡之间复杂的转化模式使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备受阻力,如何科学地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内在调控机制是实现从自然资源利用到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的关键.从论述生态系统稳态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 苏强 等 《运筹与管理》 2023年32卷8期 51-56页
【摘要】 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创伤且通常伴有多发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制定并优化创伤患者的手术分配计划.首先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生命稳定状态,将手术患者分为恢复期和计划期两类;针对两类患者的不同特点,为恢复期患者设置随机恢复时间,以最大期望收益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欣悦 肖烨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9卷23期 3619-3623页ISTIC
【摘要】 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及隔离观察期长,由此导致的心理困扰并不随疾病的治愈而消失.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而言,除了症状的控制和病情观察外,如何将其从患者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亦是康复的重点.因此,抗疫医疗队在厦门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方案融入健康行动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光茹 李文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8期 6293-63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但退化态势较为严峻,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退化高寒草甸的复健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效果也因退化状态、恢复措施及气候环境而异.以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及翻耕改建等典型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晰 陈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2期 84-97页
【摘要】 氮(N)、磷(P)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养分元素,且N、P循环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系统地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准确揭示土壤N、P有效性及其供应能力随植被恢复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促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便荣 王娟 《校园心理》 2022年20卷3期 238-240页
【摘要】 本文以焦点解决模式为依托,从确定问题、保证安全、给予支持、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和得到承诺这六步法作为危机干预的步骤,记录了对1例身患抑郁症、有自杀风险的学生的危机干预过程,并梳理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言丰 黄远洋 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2年44卷5期 691-704页
【摘要】 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一直是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经典生态学在研究系统状态转化过程时,通常是基于渐进式变化的研究假设,即状态转化过程是一个线性变化过程.但是自然界中物种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在状态转化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清 刘晓伟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261-52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湿地景观变化是湿地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湿地景观要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研究是揭示湿地演变规律,开展生态恢复实践的重要科学基础.以哈尔滨太阳岛苔草草丘恢复湿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草丘面积、斑块形状特征、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雅莉 杜剑卿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8期 6794-68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是生态系统的基本非生物组成要素,土壤水分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微地形改造被证明能有效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并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工程中.然而,在微尺度下人造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明确.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舒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2期 3957-39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严重的水土流失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退化,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服务不断下降.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问题,我国学者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围绕“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水土流失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的框架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跃伟 袁兴中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873-4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包埋人工基质法研究大型无脊椎动物在山地河流潜流层中的拓殖过程.结果表明:群落个体密度在7-29 d呈“J”型增长,在29 d后骤然降低,55 d后呈波动趋势;物种丰富度在1-29 d呈增加趋势,29 d后呈波动状态;群落的生物量总体呈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贵楠 《养生保健指南》 2021年26期 183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胃肠手术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哪些积极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胃肠科疾病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69位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按照系统排序法将其划分成A组35人和B组34人;对A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王俊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117-4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简介了恢复生态学中常用的生态学原理,以及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状态过渡模型及阈值、集合规则、参考生态系统、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适应性恢复等理论;从生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尺度层面,以及将全球变化与人类干扰纳入生态恢复范畴等方面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伟 余韵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462-6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大勇 杨永兴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4期 1293-1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经济发展、城市扩张、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是当前国际湿地科学前沿领域的热点.从湿地退化标准、退化特征、退化分级、退化过程、退化机理、退化监测体系、退化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退化监测新技术及其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9个方面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继义 赵哈林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0期 6060-60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对不同沙漠化程度的6个沙质草地群落样地的调查资料,并通过构建恢复力指数,尝试性地对沙漠化过程草地群落在经历约为0.5个生长季的短时间尺度极端干旱事件干扰后、在当年后0.5个生长季表现出的恢复力稳定性进行了定量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6个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成军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869-8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形成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热 刘国彬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3期 517-5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人工柠条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柠条林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飞军 童春富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1910-1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Exergy作为热力学指标是指系统从给定状态到与其周围介质达到热力学平衡所需做的最大功,Exergy概念被生态学家借鉴应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使它有了生物学的含义.应用Exergy作为生态指标,用于指示崇西潮滩湿地生态工程中受到干扰的大型底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立哲 林鹏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4期 497-5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对截污前后的深圳河落马洲段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两周年的季度监测.结果表明,截污前深圳河落马洲段没有发现大型底栖动物;截污后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有随时间推移呈增加的趋势;截污后底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桂林 何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9期 1751-17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河口湿地由于其发育和形成过程较为特殊,加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重要的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湿地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在分析中国河口湿地分布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河口湿地生态过程及动态变化、河口湿地的形成和发育机制、河口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彦 刘庆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8期 1301-13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样方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恢复阶段各层物种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都在波动中逐渐增加,云杉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 乔永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5期 748-7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近70年不同林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材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年林龄前的云杉单株生物量增长缓慢,以小枝和叶生长为主,约占50%;20年以后,单株生物量增长加快,以树干积累为主,大体上超过60%;30年后增长速度相对减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波 刘庆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9期 1491-1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森林凋落物入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10龄、30龄、40龄、50龄及60龄的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以原始林为对照,比较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演替不同恢复途径下森林凋落物动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林恢复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