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1
- 40
- 18
- 9
- 1
- 1
- 13
- 8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维军 柳茵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20卷5期 466-46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慢传导旁道伴房室结三径路(慢快型).患者的房室交界区在340~240 ms的范围内存在2条慢径,慢径虽不参与该心动过速折返环的组成.但是每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只能由心房程序刺激S2跳跃后激动沿房室结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谭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19卷6期 460-461页ISTIC
【摘要】 报道5例射频消融后出现的房室阻滞及其临床转归和电生理特点.1 2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下位法消融慢径,208例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行右后间隔消融,共有5例出现延迟后(>24 h)的房室阻滞.慢径消融组的患者3例分别于术后第2,3...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旁道;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丰富 贾海波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2期 91-94页ISTIC
【摘要】 探讨左侧旁道(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标测及射频消融(RFCA)靶点定位方法.154例左侧隐匿性AP构成的AVRT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均经股动脉逆行法进入大头电极(ABL)于二尖瓣环下RFCA.A组经大头电极以S1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马坚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5期 350-351页ISTIC
【摘要】 探讨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DRT)的临床特点.397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术,22(5.5%)例(包括Mahaim纤维旁道12例)诱发出ADRT,心动过速的周长为302±56(230~410) ms, 2例心...
【关键词】 电生理学;预激综合征;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浩 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显性旁道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相关性.方法:40例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同步记录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以食管导联(EB)P波呈正负双向且电压最大时为起搏部位,脉宽10ms,起搏电压8~25V.常规选用S1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春晖 张邢伟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年35卷10期 1274-1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有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家族聚集现象,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家族性预激综合征(WPW)[1],而隐匿性旁道与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所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W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病的家族集聚性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钰 陆映珠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6期 421-4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对显性预激旁道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学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体表心电图诊断为典型预激综合征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心内电生理检查(EP)和经导管心内射频消融(RFCA)前后用DTI定位房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豪 陈芳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12卷3期 157-1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唯一手段,其关键在于准确地进行旁道定位.目前,通过食管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房室旁道部位已不困难,但临床实践中体表心电图仍是最常用的手段.心电图旁道定位虽不能直接指导R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晋从海 徐岩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5期 401-40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房室旁道伴顺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占多数.笔者分析108例左侧旁道(LAP)和右侧旁道(RAP)伴O-AVRT时体表和食管导联心电图,测量其R-P'E间距,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玮 胡司淦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15卷10期 1756-17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确定其具体分型,为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PSVT患者61例,测定食道导联的R-P'E、P'E-R时限,V1导联的R-P’时限,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鼎 李学斌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2期 130-1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经验.方法 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影像学和导管操作的特点,以及消融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结果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为32,46,46岁,分别为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和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道野 高金国 《心脏杂志》 2011年23卷4期 534-53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家务.1990年6月于活动时出现心悸,发作约5 min自行停止.后反复多次发作,每年发作2~3次,每次持续3~5 min,均能自行缓解,故未引起本人重视.于2005年出现发作次数与时程较前明显增多,来我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百鸣 钱琳艳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年25卷2期 108-1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EnSite-NavX)非x线透视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町行性.方法 对42例PSVT患者,在NavX系统非X线透视引导下行RFCA.结果 42例PSVT,其中房室...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导管消融,射频电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燮晶 葛世俊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年24卷1期 87-87页ISTIC
【摘要】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 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新 李运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年24卷5期 467-468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41岁,有心动过速病史,心率较快时,心电图可见预激delta波,心率较慢时,无预激delta波.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心动过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了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提示常规电生理检查发现心室刺激呈现室房分离时,不能完全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朱立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年23卷2期 179-179页ISTIC
【摘要】 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AVRT)射频消融术后3天内电张调整性T波(EMTV)的产生与心室异常除极顺序有关; 显性旁道比隐性旁道,右侧比左侧更易产生EMTV(P<0.05);EMTV的产生与术中消融的即时有效时间呈负相关,与其他的因素无显著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自立 楚咏晗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31卷7期 60-61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37年Mahaim等在解剖时首先发现一束心肌纤维自左束支与心室肌相连,其后又发现了房室结与心室及束支之间的异常解剖通道,后统称为Mahaim纤维[1].自1982年以来,随着外科手术,特别是射频消融术的开展,进一步证实,Maha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校林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5期 465-46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入院.入院后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示左后间隔旁道,冠状静脉窦造影示冠状静脉窦憩室.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标测到理想靶点放电后阻断心外膜房室旁道,体表心电图delta波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 惠杰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1期 54-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及其持续时间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鉴别价值.方法 126例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PSVT患者,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1例.分析其aVR导联ST...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段抬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辉 杨晓云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5期 463-463页ISTIC
【摘要】 79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总的复发率为3.77%.在单条旁道中,右侧旁道复发率明显高于左侧旁道(7.84% vs 2.27%,P<0.05);26例多条旁道中,复发与再发各4例,复发率与再发率均为15.38%,明显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琳艳 屈百鸣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2期 122-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非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肺静脉电位(PV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需经房间隔穿刺行射频消融术的左侧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普通射频消融术后,根据肺静脉逆行造影显示的肺静脉大小、位置,放置环状标测导管(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亚玲 熊俊惠 等 《现代护理》 2007年13卷17期 1638-16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食道调搏诊断小儿预激综合征.方法 食道调搏前按常规描记12导心电图,经鼻腔插入食道电极管,应用多功能心脏电生理诊疗仪,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对26例预激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测定旁道不应期,房室结不应期,心房不应期,以及将室上速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贤 刘俊良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2期 132-1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冷冻导管消融术在治疗不同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2004年12月1日至6月30日82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冷冻消融治疗.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54.8±15.5岁.共计84例次心律失常接受冷冻消融术.对于手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成军 吕树铮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4期 319-3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在数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观察应用磁导航技术行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复杂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Niobe 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 Inc) 遥控操作,用Helios Ⅱ磁性标测和消融导管行射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应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1期 83-8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众所周知,Jackman心脏电生理中心是全球最著名的几个心脏电生理中心之一.Jackman教授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先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率先发表了应用导管消融方法阻断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1]和应用导管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乔华 刘启明 《中国医师杂志》 2007年9卷11期 1509-15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对检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58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房颤,其中32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时这58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45例程序期前刺激首先诱发...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并发症;心房颤动/并发症;心脏起搏,人工/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素华 唐安丽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7年9卷4期 527-5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ECG)在鉴别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的价值.方法 240例窄QRS波心动过速经成功的射频消融确诊为慢-快型AVNRT和逆向型AVRT. 开始...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诊断;诊断,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辉 黄丽萍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4期 219-2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9例肺静脉相关的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合并其他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9例PAF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2~62(49.8±12.5)岁,PAF病史3个月~10年.其中3例合并预激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强 曹江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z1期 11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射频消融治疗作为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有效方法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为了探讨老年患者SVT的类型构成及发病机理方面的特殊性,及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我们总结了189例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SVT病例,其中男性90,妇性99例,年龄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平 郭继鸿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6期 450-452页ISTIC
【摘要】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选择1995~200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共321例,男210例、女111例,年龄中位数13.4±3.6(1.5~18)岁;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