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4
- 1
- 22
- 1
- 19
- 8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兵 陈圣斌 等 《中成药》 2019年41卷4期 832-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扁担藤Tetrastigma llanule(Hook.) Gagnpp.的化学成分.方法 扁担藤8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琴 庾丽峰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1卷2期 90-91页
【摘要】 [目的]研究扁担藤根、茎、叶三个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测定扁担藤根、茎、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水提取物对6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复伤寒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松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14卷10期 108-110页
【摘要】 扁担藤是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常用药.从扁担藤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江存 陈勇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6卷14期 30-34页
【摘要】 目的:以原儿茶酸为指标性成分,建立扁担藤薄层鉴别和提取工艺以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鉴别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体积比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2∶6∶1)为展开剂,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采用正交试验,以原儿茶酸含量为指标,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圣斌 李小乾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13卷15期 12-14页
【摘要】 目的:优选瑶药扁担藤药材中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瑶药扁担藤药材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扁担藤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影响扁担藤药材中原儿茶酸效果的三个因素(溶剂浓度、料液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汉深 蒋兰兰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6卷15期 27-29页
【摘要】 目的:建立壮药扁担藤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壮药扁担藤药材根、茎、叶部位的粉末进行鉴别试验.结果:在相同的提取和鉴别条件下,壮药扁担藤的薄层色谱鉴别分离效果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壮药扁担藤的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贤彬 潘乔丹 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17-19页
【摘要】 目的:研究扁担藤醇提物抗 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效果。方法采用0.15% CCl4对小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扁担藤醇提取物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台海川 徐荔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18卷11期 45-46页
【摘要】 目的:建立傣医常用药材扁担藤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植物学、生药学、化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基源、性状、系统成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急性毒性等项目.结果:植物来源明确,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澄生 李兵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14卷2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对瑶药扁担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成分预试验.[方法]分别以水、乙醇、石油醚为溶剂,对扁担藤药材化学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各类化学成分的定性试验,初步探索瑶药扁担藤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化学成分预试表明,该药材可能含有糖类、皂苷类、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加春 何翠红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0年45卷21期 1615-16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我国瑶族植物药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Hook.)Gagne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扁担藤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琴 卢显兴 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5卷5期 1226-1237页
【摘要】 为了测定扁担藤茎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筛选扁担藤茎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提取工艺,采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扁担藤茎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采用热电Thermo Hypersil ODS C18(5μ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琴 陈明伟 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5卷2期 73-79页
【摘要】 建立壮药扁担藤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Ultimate C18(5 μm,4.6×250 mm)色谱柱对10批壮药扁担藤提取液进行分离分析,以乙腈-0.1%醋酸溶液(体积分数)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8 nm,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琴 卢显兴 等 《中药材》 2021年44卷2期 369-37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抗炎谱效关系研究.方法:建立10批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为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分别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指纹图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兵 廖广凤 等 《中药材》 2014年37卷4期 610-61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瑶药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色谱、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MS、1 H-NMR、13 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汉深 梁晓乐 等 《中药材》 2013年36卷6期 900-90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扁担藤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扁担藤的显微特征明显,根有10余层木栓细胞,排列整齐,皮部薄壁细胞内含有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茎的皮层有黏液细胞散在.叶主脉有8个外韧型维管束.结论:以上特征可为壮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乔丹 熊圆圆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年19卷1期 232-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和茶多酚为阳性对照,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清除羟自由基(O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测定法,评价扁担...
【关键词】 扁担藤;抗氧化活性;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乔丹 熊圆圆 等 《中药材》 2012年35卷10期 1679-168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扁担藤总黄酮和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扁担藤中总黄酮和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FRAP法、水杨酸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扁担藤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在70℃超声波提取3次,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卢汝梅 等 《中医药导报》 2019年25卷19期 121-126页ISTIC
【摘要】 就葡萄科崖爬藤属扁担藤及其同属药用植物三叶青、崖爬藤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归纳出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油脂、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等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强 导师:卢汝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在前期进行抗炎活性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扁担藤(Tetrastigmaplanicaule(Hook.)Gagnep)和黄皮血藤(Whitfordiodendronfilipes(Dunn)Dun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阐明两种药用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圣斌 导师:卢汝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以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ule(Hook.) Gagnep.的干燥藤茎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瑶药扁担藤的物质基础和药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甄汉深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对扁担藤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通过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扁担藤的显微特征明显,根有十多层木栓细胞,排列整齐,皮部薄壁细胞内含有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茎的皮层有粘液细胞及纤维束散在.叶中柱有多个外韧型维管束.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科 导师:甄汉深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扁担藤的原植物形态进行生药学研究,并用理化、TLC等方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扁担藤药材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集原植物进行鉴定,对该药材进行性状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善生 朱辉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8年33卷3期 475-479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了伪足瘿螨亚科Nothopodinae 3新种:黄葛树同足瘿螨Colopodacus uirens sp.nov.,继木伪足瘿螨Nothopoda chinense sp.nov.,扁担藤分位瘿螨Disella planicaule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