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2
- 9
- 7
- 2
- 79
- 45
- 9
- 5
- 4
- 10
- 9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朝辉 高峻青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7期 58-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对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急诊116例术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福琴 刘凤云 等 《中外医疗》 2009年28卷22期 142-1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尽早移植中厚或全厚自体皮,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创面愈合后早期行动功能锻炼,应用手部支具及弹力套压迫,配合预防瘢痕的药物及水疗等综合疗法.结果 伤后10~12个月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梅津 王乃针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卷16期 2860-2862页
【摘要】 目的:不同腕手固定支具与弹力绷带对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重建手部抓握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6 月—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40 例患者采取弹力绷带进行固定作为对照组...
【关键词】 颈6A~B级脊髓损伤;腕手固定支具;弹力绷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沁圆 王思圆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年18卷2期 144-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多发手部关节挛缩的分类方式及支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共诊治80例先天性多发手部关节挛缩患者,将患者按不同病理解剖特点分为6类,并且按照不同的分类情况进行相应的支具治疗.平均2个月随访一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坤然 闫立强 等 《山东医药》 2022年62卷11期 70-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在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带线锚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带线锚钉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电针穴...
【关键词】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带线锚钉术;电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松 陈元荣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35卷1期 101-1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手部多功能支具联合弹力手套在手部烧烫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对手部烧烫伤术后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手部多功能支具联合弹力手套治疗和弹力手套治疗.于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心荷 简玉洛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28卷1期 15-18页
【摘要】 目的:研究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DEB)手畸形患者双手瘢痕挛缩松解术后手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行双手瘢痕挛缩松解术DEB患者,记录可能影响患者手功能的因素及患者术后手功能受限情况,根据术后2年手功能评分,将患者评分等级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25卷6期 75-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静脉输液支具对减少腕、手部输液所致漏液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行腕、手部关节部位穿刺的患者3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8例)采用废弃的长条形针剂硬纸盒固定穿刺部位,观察组(178例)采用自制腕、手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松 詹晓欢 等 《广西医学》 2019年41卷2期 153-1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手部动力支具治疗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挛缩患者,随机分为支具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支具组采用手部动力支具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掌指关节松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关键词】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挛缩;手部动力支具;关节松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桦杰 詹晓欢 等 《广东医学》 2019年40卷6期 842-8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手部动力支具在Ⅱ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Ⅱ区屈肌腱粘连患者行肌腱松解术,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支具组和对照组.支具组40例,术后采用手部动力支具牵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40例,术后采用功能锻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璐 姜锐 等 《上海护理》 2019年19卷8期 21-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固定支具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9).观察组应用髋关节支具固定,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妮 黄亚川 等 《医学美学美容》 2020年29卷7期 8-9页
【摘要】 目的:观察烧伤后应用手部功能训练系列组合支具实施手部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11~2018.4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收治的120例手部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抽样分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用手部功能训练系列组合支具实施手部功能锻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晓欢 高峻青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2卷1期 86-89页ISTIC
【摘要】 临床中,超过80%严重烧伤患者,常伴有手部烧伤. 虽然单手烧伤面积不足全身表面积的3%,但手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软组织较少,手烧伤被归为严重损伤事故, 需要至专门的烧伤中心或手外科进行治疗[1].另外,研究表明手部烧伤的深度与患者住院时间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惠萍 王应琼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14卷5期 269-271,2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防治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急诊手部虎口损伤患者42例,按治疗方式随机分成4组: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疗组、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组治疗后随访16周,观察并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玲 许永先 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28卷7期 531-534页
【摘要】 目的:观察手部动力支具在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桦杰 詹晓欢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8卷8期 1-3,7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手部动力支具在多区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具组45例和对照组36例.支具组安装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中药熏洗;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都热依木 张师师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16期 52-53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防治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02月至2014年10月选取在乌鲁木齐市某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急诊手部虎口损伤住院治疗患者42例,随机分成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疗组,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组按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胜军 《医疗装备》 2015年15期 153-155页
【摘要】 目的:介绍目前手部肌腱功能锻炼支具的现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总结手部肌腱功能支具的功能,分类,材料及特点,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合并肌腱断裂手外伤患者54例,且术后使用手部肌腱功能支具进行锻炼,通过随访根据手指总主动...
【关键词】 手部肌腱功能锻炼支具;手部矫形器;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勇 苏永康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4期 14-17页
【摘要】 目的:评价手部功能支具调控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洗2方熏洗对减轻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确定了97例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拟通过屈肌腱修复术后,49例应用手部功能支具调控下进行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及骨洗2方熏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才项措 仁青卓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年16卷9期 76-77页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输液支具对减少腕、手部输液所致漏液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3月~6月行腕、手部关节部位穿刺的患者3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8例)采用自制腕、手部静脉输液支具固定穿刺部位,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漏液情况及局部皮肤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学峰 严杰伟 等 《河南中医》 2022年42卷4期 596-60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3D打印外固定支具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3D打印外固定支具治疗,B组给予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C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巧霞 王娅 《长寿》 2022年6期 156-158页
【摘要】 目的:探究手部动力支具在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急救中心收治的56例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28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予以手部动力支具功能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峻青 付记乐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年32卷1期 59-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组合式可调节手部多功能牵引支具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手部外伤患者52例,根据患者病情划分为骨折粘连组(15例共39支患指)、肌腱粘连组(23例共58支患指)及瘢痕挛缩组(14例),分别采用组合式可调节手部多功能牵引支具对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力 费起礼 等 《中华骨科杂志》 1997年17卷9期 571-5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手部多功能电动牵引支具由机械和电子两部分构成。它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多项调节等特点,可作为固定器、牵引器和练功器使用,治疗手部的关节骨折脱位、关节挛缩和肌腱粘连等疾病。天津医院及大连210医院从1992年1月~1993年11月应用于关节松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旭 《大健康》 2020年20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多区肌腱损伤患者在实行修复术后,应用手部动力支具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4例多区肌腱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华 景福琴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23卷2期 182-18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方法:创面愈合后早期被动锻炼时主要由家长对患指各关节囊实施牵拉、捻转、背伸屈曲运动,间歇期佩戴个性化的弹性支具.结果:伤后6个月~1年随访14例23只手功能良好,3例6只手外观基本正常,功能较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詹晓欢 导师:高峻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观察智能化手部支具在手指屈侧皮肤瘢痕挛缩松解植皮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修复重建外科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而无任一项排除标准的手指屈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家盛 导师:高峻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防治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02月至2014年10月选取在佛山市中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急诊手部虎口损伤住院治疗患者42例,按治疗方案分成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秀秀 北京市第一届残疾人康复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低温板材手部支具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在复杂性手外伤后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在我院骨科收治外伤致手部屈肌腱不同程度断裂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物理因子治疗、早期手指牵引和手法治疗和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红 乔雨晨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19期 176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偏瘫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长期卧床导致患肢萎缩痉挛,早期应用肢具进行患肢的良肢位摆放,利于患肢的早期恢复.目前临床病人应用的手部、足部支具为量身定做.但支具采用聚乙烯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