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4
- 13
- 9
- 4
- 102
- 75
- 50
- 40
- 14
- 152
- 25
- 23
- 18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7卷19期 92-9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240例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病毒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乡乡 黄晓玲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4年2卷5期 298-30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利用DAD检测器,通过药材阴性和阳性对照试验进行原药材与成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建立了有22个特征峰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此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琳 李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年27卷7期 796-7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门诊就诊的360例疱疹性咽峡炎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共三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荆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美 林朝展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年20卷1期 4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再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芒果苷和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RP-C18柱(4.6 mm×250 mm,5 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丽 陈亮 等 《中国药房》 2007年18卷15期 1166-116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6∶94),检测波长为207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丽明 林华庆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7年18卷5期 402-4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HP-β-CD比例、...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日刚 刘伟林 《中成药》 2004年26卷11期 888-8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等)新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石菖蒲、连翘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连翘苷的含量,Inertsil ODS色谱柱.(4.6mm×250mm,10μm);乙腈-水(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玲 刘乡乡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年15卷3期 181-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高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知母、石菖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含量.结果知母和石菖蒲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含量在0.1~0.6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平 黄小兰 等 《中成药》 2004年26卷9期 附1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抗病毒口服液由板蓝根、连翘、知母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为控制本品的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连翘、知母进行了定性鉴别,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 毕小利 《辽宁中医杂志》 2003年30卷8期 645-64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感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应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80例,同时与双黄连口服液作对照,旨在客观研究抗病毒口服液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家风 黄薇薇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年32卷5期 388-3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方法: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产生发热模型后不同时间体温波动情况、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病变和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以0.193 g/kg抗病毒口服液ig后,家兔体温变化与0.610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佳 张平 等 《安徽医药》 2019年23卷3期 463-4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 口服液的高剂量组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都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鑫 姚荣妹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15卷9期 518-5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ICR小鼠,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经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陈劲 孟鹤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8卷7期 870-873,875页ISTIC
【摘要】 目的:提高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R,S)-告依春、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并同时建立抗病毒口服液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C18柱(150 mm×4.6 mm,2.7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秋玲 严鹏科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13卷22期 3255-32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片和单用利巴韦林片治疗,疗程均为3 d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和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佳 苏倩雯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18卷1期 51-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电刺激疼痛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中、高剂量的射干抗病毒口服液与注射液都能显著增加用药后15 min和30 min的小鼠痛阈值(与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艳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18期 19,22页
【摘要】 目的:比较奥司他韦与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收治流行性感冒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和观察组(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莹 谭健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7卷25期 144-145页
【摘要】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俊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17卷8期 137-138页
【摘要】 目的:对比用抗病毒口服液与清开灵胶囊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4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儿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抗病毒口服液组与清开灵胶囊组,每组各有70例患儿.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骁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6期 83-84页
【摘要】 目的:本文分析芦青颗粒应用在流感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芦青颗粒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进行治疗的流感中盲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按照治疗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例数纳入,对照组100例接受抗病毒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颖 《健康之友》 2019年14期 97页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兜的是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性.方法:本文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90例小儿病毒性感冒患儿,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口服液治疗组,每组有45例患儿,常规治疗组患儿应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媚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17卷8期 215-216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为手足口病患儿使用金莲花颗粒与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0例患儿平均分为金莲花颗粒组和抗病毒口服液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军 吕靖 《四川医学》 2015年7期 968-9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探讨抗病毒口服液作为治疗牙龈炎用药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90例门诊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共3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龈上洁齿并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佳 陈星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9卷11期 1180-11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结果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剂量组对酵母混悬液致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佳 陈翠 等 《中国药业》 2013年22卷10期 67-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射干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射干、菌陈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质量浓度在20.30 ~ 121.80 μ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佳 廖欣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卷7期 131-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确定射干抗病毒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绿原酸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最佳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为:处方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醇沉浓度为70%.结论 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为射干抗病毒口服液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巧丽 柏金秀 等 《儿科药学杂志》 2012年18卷6期 27-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诊断的285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95例,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晶 施法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12年27卷1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抗病毒口服液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等4种防腐剂的限量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1 mL L-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军 江新宁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1卷11期 1154-1155,11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予以清开灵注射液0.5~0.6mL/(kg·d)静滴,抗病毒口服液1~1.5mL/(kg·d)口服,对照组42例利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0卷4期 140-141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性.方法 抽取80例2016年1月—2017年6月小儿病毒性感冒患儿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抗病毒口服液组则给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病毒性感冒控制率;症状改善时间、发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