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6
- 1
- 37
- 10
- 9
- 7
- 6
- 8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嬿钧 操锋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9年40卷4期 321-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纳米复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双氯芬酸钠插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层间.通过激光粒度仪、XRD、IR、TEM等手段对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桨法考察了复合物在不同介...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双氯芬酸钠;药物-无机纳米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硕 李淑梅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2卷4期 690-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比,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含量的影响,评价其对AMI对凝血系统的...
【关键词】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重组葡激酶;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来鹏 张远之 等 《药学研究》 2014年33卷4期 230-2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钠对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天进行NIHSS评分,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
【关键词】 脑梗死;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3期 500-50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1].其中包括了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刘鹏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16期 3069-30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PCI操作是否能诱发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以及替罗非班(欣维宁注射液)能否改善PC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方法:实施PCI的冠心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19例(10 μg/kg),对照组19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内皮,血管/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民 赵婷婷 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8卷6期 56-58,68页
【摘要】 以水溶性低聚壳聚糖(CS)为载体,与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复合,成功制备了水溶性复合物CS/5-Fu,研究了其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S/5-Fu(5∶1)、CS/5-Fu(10∶1)可明显抑制肝癌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宁 导师:王本 唐睿康 滕理送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癌症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化疗仍然是目前一线的治疗手段。然而传统化疗总是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过去我们提出了一种肿瘤矿化的治疗策略。为诱导实现肿瘤细胞的钙化,需要局部注射入高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这一点违...
【关键词】 抗癌药物 ; 叶酸-聚唾液酸复合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眭银花 导师:卢乃浩 江西师范大学 化学 无机化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儿茶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能预防许多疾病,一直是人类营养和功能食品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很容易被氧化并降低其生物活性。血红素(Heme)是一种蛋白质辅基,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生理功能,血红素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当浓度过高时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易翠翠 导师:任雪玲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是一种甾体激素类抗肿瘤药,该化合物对生长增殖较快的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并且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尽管口服制剂具有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等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浩潮 导师:敖宁建 暨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仍具有着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缺陷,为了更有效地治疗恶性肿瘤这种顽疾,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和治疗策略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利用季鏻盐和壳聚糖的优点(低...
【关键词】 抗癌药物 ; 季鏻盐-壳聚糖接枝复合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衍志 导师:崔燎 广东医学院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
观察HPMA-地塞米松复合物(P-dex)长期使用对健康大鼠的骨量,骨质量,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血液和器官组织的影响,探讨P-dex的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比较游离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
【关键词】 HPMA-地塞米松复合物 ; 骨代谢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小轶 2009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由于针对HIV的疫苗研发失败,且已有抗艾滋病药物大都产生了耐药性,导致艾滋病治疗失败,因此,新的抗艾滋病药物研发十分迫切。本研究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多种二酮酸类(DKAs)小分子与IN的结合模式,...
【关键词】 整合酶-二酮酸复合物 ; 三维药效团模型 ; 数据库筛选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钦生 导师:周珮 复旦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分别采用了DS.50-MnCl<,2>法从人血浆提取获得opoA-I,冷丙酮-MnCl<,2>法从FIV提取获得apoA-I,冷丙酮-等电点法从基因工程毕赤酵母菌表达物提取获得基因工程apoA-I.这些apoA-I经Dot blott...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 基因工程apoA-I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达 李佳璟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年30卷4期 533-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在合并FLT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和/或DNMT3A共突变或伴不良细胞遗传学等条件下会使原本较好的预后变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靶向Menin-KMT2A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明秀 桓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51卷1期 245-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F-Box蛋白家族是一类含有F-Box结构域的蛋白,与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1(SKP1)、Cullin1和环框蛋白1(RBX1)共同形成SKP1-CUL1-F-Box(SCF)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该复合物介导底物发生泛素化修饰并经蛋白酶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园 杜利新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7期 1394-1400页ISTICCA
【摘要】 芍药苷是芍药科植物中主要且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展现出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梗死、抗血栓及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等.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到稳定性差、溶解度低、代谢快和口服吸收效率低等因素限制.针对这一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茹 高琴 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5年23卷4期 13-17页ISTIC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遗传复杂的自身免疫病,其特点是产生许多不同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并在不同器官发生炎症,导致多器官和多系统功能障碍.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生态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参与SLE的发病.干扰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华 齐艺诺 等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40卷4期 1-11,50页
【摘要】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癌症干细胞稳态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作为该通路的核心蛋白,其异常表达和功能与多种癌症相关.开发靶向 β-catenin/T-细胞因子(TCF)相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思洁 糜坚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12期 1607-16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靶向治疗药物.ADC在进入体内后,与肿瘤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ADC-抗原复合物;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瑕 赵银龙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2期 1533-15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为鼻-眶-脑型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诊疗和药学监护提供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ROC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治疗指南及药物可及性、经济性等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泊沙康唑的抗真菌治疗方案,...
【关键词】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泊沙康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鑫 程振田 等 《食品与药品》 2024年26卷4期 后插21-后插26页ISTICCA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其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炎药、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和中药等.SLE的发生和发展是复杂的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佳芮 程小育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3年15卷8期 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3种类型,在临床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长期使用势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出血风险.因此,相应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逆转剂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抗凝药物逆转剂主要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宁 徐晓芬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0卷1期 81-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在肺部疾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为控制医院...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脓毒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烨卿 於佳炜 等 《上海医学》 2023年46卷9期 594-6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利妥昔单抗(RTX)的早期全程B细胞耗竭方案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增殖性LN的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根玲 《海南医学》 2022年33卷22期 2981-2984页ISTICCA
【摘要】 泛素偶联酶E2C(UBE2C)是第10个被识别的泛素结合酶家族成员,又称为泛素结合酶10(UBCH10).UBE2C在细胞内蛋白质的泛素化和降解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还可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UBE2C在肝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年33卷3期 161-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一线抗抑郁剂大多是基于经典的"单胺假说(策略)"研发的,这些药物普遍存在起效缓慢、有效率不高、损伤认知和致自杀倾向等缺陷,因此,突破经典单胺策略框架,发展快速起效、兼可增强认知和低毒副作用抗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伯美 严秀云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8年27卷20期 2426-24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双胍基(biguanidine,BIG)和聚乙二醇修饰的pH/还原敏感聚酰胺-胺(PAMAM)聚合物(PSSPG),并考察其对阿霉素(DOX)细胞内递送的影响.方法:合成3种不同双胍基比例修饰的双胍基化聚酰胺-胺聚合物,物理包载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小飞 徐晓莉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5期 515-5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是肿瘤适应缺氧微环境的重要调节因子.它调控细胞增殖与存活、新陈代谢、血管生成、入侵与转移等相关行为的100多个靶基因,而HIF-1 α/p300是调控这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京振 陆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年38卷8期 592-5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标 β-环糊精6位取代基链适当的”长度”及其较强的疏水性能提高其”内洞”与客体药物分子形成复合(包合)物的能力,使其药物分子能够得到充分保护.依据这种性能,化学合成了β-环糊精衍生物6-辛基胺基-6-去氧-β-环糊精盐酸盐(1).方法 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京振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年38卷11期 824-8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标 β-环糊精衍生物6位上取代基的“大小”及其疏水性能影响其与药物分子形成复合(包合)物的能力.依据这种特性,6-(4-甲氧基苄基)-胺基-β-环糊精作为主体化合物可以能够与抗生素分子形成一定形状和构象的特殊复合物,并因此可以使抗生素对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