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17
- 14
- 2
- 19
- 12
- 4
- 2
- 2
- 19
- 18
- 17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丹 任玲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25期 4027-403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316L-Cu 抗菌不锈钢是通过在不锈钢中添加一定量的铜元素,并采取特殊的热处理使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富铜析出相,从而赋予抗菌不锈钢优异的抗菌性能。目的:评价新型316L-Cu 抗菌不锈钢种植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并检测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任玲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25期 4622-462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正畸矫治器的戴用破坏了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环境,造成菌斑堆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目的:检测含铜抗菌不锈钢正畸矫治器的细胞毒性.方法:①CCK-8 检测细胞增殖:取生长旺盛的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实验组加入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浸提液,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张扬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16期 2916-292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降低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的脱落率,开发新型的抗菌材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新型抗菌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方法:将待检试件(抗菌不锈钢、医用不锈钢、医用纯钛)制备成15 mm×10 mm×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伟超 南黎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3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铁素体和奥氏体2种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采用覆膜法检测抗菌率,用透射电镜观察与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细胞形态.2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对供试的 17 株常见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铁素体和奥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育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691-693页ISTIC
【摘要】 抗菌不锈钢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类新型材料,通过在不锈钢中添加抗菌元素,使其兼具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保健设施、食品加工设备、医疗器械及其他卫生敏感领域.在口腔医学中,不锈钢可用来制作正畸用托槽、弓丝、微种植体,义齿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亚兰 杨春光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32卷1期 10-1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抗菌不锈钢外科手术器械的研发以及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铜马氏体抗菌不锈钢(2Cr13Cu)来研发抗菌外科手术器械并依据相关检测标准评价其硬度、耐蚀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抗菌不锈钢手术器械的硬度可达48~52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南黎 等 《口腔医学》 2012年32卷1期 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MTT法和CCK -8法对医用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证据.方法 将各组材料制备成15 mm×10mm×3 mm的长方体试件,按样品表面积:溶液体积3 cm2/ml的比例制备浸提液,通过倒置相差显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楠 张丹 等 《口腔医学》 2010年30卷12期 712-7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细胞毒性,并与商品化的两种正畸材料纯钛和普通不锈钢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方法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L-929细胞在普通不锈钢、抗菌不锈钢和纯钛浸提液中的生长情况,用CCK-8试剂盒检测L-929细胞在不同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柯 任玲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2年18卷7期 14-17,55页
【摘要】 医用不锈钢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以及成熟的生产加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齿科、心血管介入等医疗领域,以及各类外科手术工具,但仍然存在一些临床问题,并面临着其他生物材料带来的挑战.发展新型医用不锈钢,进一步提高医用不锈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安峰 李利军 等 《铸造技术》 2009年30卷7期 860-863页
【摘要】 含Cu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经特殊的抗菌热处理析出ε-Cu相,采用覆膜法研究其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于杀灭;鼠伤寒杆菌需要一定时间杀灭;白色念株菌需要较长时间杀灭.这与细菌的细胞壁组织结构、细胞壁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志伟 王蕾 等 《材料保护》 2006年39卷8期 32-34,56页
【摘要】 采用沉积扩散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检测手段,研究了沉积扩散工艺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耐蚀性能及银在不锈钢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和价态.结果表明,基材表面化学镀银后经离子轰击抗菌处理(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蕾 覃志伟 等 《表面技术》 2006年35卷3期 39-41,56页
【摘要】 为了研究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手段,研究了扩散工艺参数与抗菌性能、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的可行工艺参数为:电压1.2kV,气流量为20~4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维虎 李玉宝 等 《功能材料》 2006年37卷3期 408-410,414页
【摘要】 抗菌不锈钢是目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AgNO3、ZnSO4和TiO2为主要原料,制备含有Ag+、Zn2+和TiO2的浸泡液.在常温条件下,将普通不锈钢浸入浸泡液中,制备出表面含有抗菌离子的新型抗菌不锈钢,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持久性进行了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平源 倪红卫 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年19卷6期 650-652页CA
【摘要】 Cu离子注入不锈钢,其抗菌性能与饱和注入量有关.当注入能量为60keV时Φ0=1.2×1017cm-2,10keV时Φ0=1.92×1017cm-2,试样在接近饱和注入量时,具有最佳抗菌性能.采用饱和注入量注入的不锈钢,未进行抗菌处理也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维虎 李玉宝 等 《高技术通讯》 2005年15卷7期 45-48页
【摘要】 以AgNO3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含有Ag+的冷敷液,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将冷敷液涂抹在不锈钢表面上或将不锈钢浸入冷敷液中的方法,制备了出表面含有抗菌Ag+离子的新型抗菌不锈钢.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吸收光谱(AAS)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四红 吕曼祺 等 《金属学报》 2004年40卷3期 314-318页
【摘要】 通过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中添加适量Cu,经过特殊的抗菌处理,使不锈钢具有了优良的抗菌特性.探索了含Cu 不锈钢经过抗菌处理后抗菌析出相的分布和形貌,抗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一定量Cu的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显示出了很强的广谱抗菌性能.在生物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森 许伯藩 等 《金属热处理》 2003年28卷2期 49-51页
【摘要】 使用自制的渗铜剂在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表面获得≥50μm深度的抗菌层.研究了渗铜工艺对渗层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00℃×8h缓慢冷却.研究表明获得的渗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勇 李文辉 等 《金属功能材料》 2000年7卷4期 1-7页
【摘要】 文章综述了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开发现状.包括加铜和加银的抗菌不锈钢,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以及抗菌复合不锈钢板.另外还探讨了各类抗菌不锈钢的特点和抗菌作用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福 李梅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6期 1048-10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普通304医用不锈钢和304-Cu型医用抗菌不锈钢的体内抗细菌感染性能.方法:将两种不锈钢片涂布浓度为1× 107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h,植入SD大鼠胫腓骨肌袋内,继续饲养并在术前及术后第1、4、7、14天进行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飞 何国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22期 3464-347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既往利用活性屏等离子技术制备的银涂层大都不涉及纳米领域,形成的银涂层为"薄膜样",被覆基质表层且表面银颗粒分布不均,其长效抗菌能力受到挑战.目的:采用活性屏等离子体表面改性(ASPSM)技术制备可"埋入"不锈钢(SS)基质内部的纳米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杨俊杰 等 《材料导报》 2021年35卷23期 23097-23105页
【摘要】 各类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催生了各类抗菌产品研发和应用.抗菌材料按原料来源分类包括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天然抗菌材料和合成抗菌材料.不锈钢作为运用最广泛的无机金属材料之一,在抗菌材料的应用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不锈钢获得抗菌性能的常规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子晴 任玲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32卷1期 7-9,17页ISTIC
【摘要】 本文探讨了304型含铜不锈钢(304-Cu SS)的体外抗菌性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304不锈钢(304 SS)相比,304-Cu SS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并表现出明显抑制细菌粘附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植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生兰 张帆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8年30卷9期 1501-1505页
【摘要】 通过聚多巴胺薄膜结合和复合水溶性庆大霉素分子,以改善医用316L不锈钢的抗菌性能.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不锈钢表面的自聚合多巴胺薄膜很薄.电化学测试表明,聚多巴胺薄膜使阻抗谱的膜电阻减小,极化曲线的维钝电流密度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治强 李炫 《医学美学美容》 2025年34卷1期 66-6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材料的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抗菌性能及安全性.方法 于2023年1月-6月,选择15只雄性家兔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每组5只.A组选择不锈钢微种植体支抗,B组选择钛合金微种植体支抗,C组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柯 任玲 等 《中国材料进展》 2012年31卷9期 20-26页
【摘要】 不锈钢、钛及钛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齿科及心血管介入等医疗领域,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是正在研究发展的新型医用金属材料,具有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面对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植入物引发的细菌感染问题,开展医用金属材料的抗菌功能研究意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广 张伟 等 《铸造技术》 2006年27卷5期 499-502页
【摘要】 分析了高铜马氏体不锈钢和加银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及抗菌性能.通过HREM分析显示,高铜马氏体不锈钢经抗菌热处理后(600 ℃时效0.5 h),基体弥散分布着大量小于40 nm的球状ε-Cu相,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随时效时间增长,ε-Cu相逐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 许伯藩 等 《金属热处理》 2005年30卷2期 8-11页
【摘要】 采用沉积扩散法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和2Cr13马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抗菌渗铜层,讨论了不同的扩散工艺参数对这两种不锈钢抗菌渗铜层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的影响.用小角度X射线衍射 (GXRD) 分析了渗铜层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用沉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 张伟 等 《特殊钢》 2004年25卷2期 42-43页
【摘要】 由ZG-25真空感应炉熔炼成的含银18-8不锈钢0.16C-17.63Cr-8.65Ni-0.27Ag与普通18-8不锈钢0.07C-17.80Cr-7.92Ni的性能对比试验表明,18-8 Ag奥氏体不锈钢的机械性能与普通18-8奥氏体不...
【关键词】 18-8奥氏体不锈钢;银;抗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李宁 等 《特殊钢》 2004年25卷2期 27-28页
【摘要】 研究了ZG-25真空感应炉熔炼的3Cr13Cu3(%:0.35C-13.11Cr-2.68Cu)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组织、机械性能和抗菌性.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3Cr13Cu3马氏体不锈钢经1 050 ℃固溶处理600 ℃ 4...
【关键词】 3Cr13Cu3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力学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李宁 等 《金属热处理》 2004年29卷8期 21-23页
【摘要】 研究了抗菌热处理对含铜3Cr13不锈钢组织和抗菌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抗菌热处理是其获得优异抗菌性能的关键.粘结薄膜法显示抗菌热处理后的0.35C-13Cr-2.68Cu马氏全不锈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99%.试验确定了最佳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