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99
- 144
- 58
- 48
- 3
- 1279
- 1134
- 1091
- 321
- 305
- 327
- 290
- 275
- 265
- 20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玲娜 汪龙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5年28卷7期 503-5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抗血小板药物联用中草药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据此制定精细化审方规则,提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抽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抗血小板药物联用中草药的所有门诊处方,依据Lex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柏生 《医学信息》 2025年38卷11期 154-157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抗血小板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1 月-2023 年 12 月峡江县中医院收治的 62 例ACS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 例)与观察组(31 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玥珂 钱程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4年40卷1期 20-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血小板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参与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也与癌症有关.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以通过血小板和癌细胞之间的各种串扰来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包括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外渗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润光 杨坤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24年30卷3期 106-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基因多态性和交互作用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关联,为NT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01月至2023年10月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NT患者105例为NT组,同期未诊断为NT的患儿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劲松 于红静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29卷10期 1906-19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FIB、CEA和PLR的指标水平对老年结直肠癌的预测作用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共 116 例,将此 116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的老年...
【关键词】 结直肠癌;癌胚抗原;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勇 秦宝磊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2卷1期 139-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贫血小板血浆(PPP)、富血小板血浆(PRP)及血小板凝胶上清液(PGS)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与抗菌肽血小板因子4(PF4)含量的关系.方法:从本市中心血站获取健康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作为PRP来源,采用平板培养细菌法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田田 尹志芸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8卷23期 1771-17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从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的1430个化合物中通过微复制子系统筛选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药物筛选;抗病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婉婷 周飞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年38卷11期 1753-17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高粱根活性流分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考察高粱根水提醇沉上清液经MCI柱层析,30%乙醇洗脱流分(WEAE-M 30%)对胶原蛋白(collagen)、凝血酶(thrombin)、二磷酸腺苷(ADP)等激动剂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燕 周兰兰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30卷30期 27-30页CA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再加上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的积聚、激活以及粘附均有一定作用,可很好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病等,还能很大程度降低疾病致死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佳峰 吴先昊 等 《江西化工》 2023年39卷2期 6-9页
【摘要】 文章在调研 2014 年版《江西省中药材标准》、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抑制血小板内含物释放、血小板膜蛋白受体拮抗和影响核苷酸系统四个方面综述了苏木、桃仁、红景天等 8 味平性活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贵芳 钱鑫 《抗感染药学》 2023年20卷10期 1061-1065页
【摘要】 目的:分析 1 例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咯血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此类疾患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一肺结核患者因"间断咳嗽、咯血 6h余"入院治疗,该患者抗结核治疗一直较为规律,2 个月前因冠心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筱婉 冯筱巍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37卷3期 296-2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血小板药物在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其带来的风险是可能发生出血事件,临床多见部位为消化道损伤.因此,使用抑酸药预防消化道损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临床药师依托循证药学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对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影响,参与患者抑酸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沁雨 章泽恒 《中南药学》 2022年20卷3期 649-656页ISTICCA
【摘要】 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在体内以复杂的方式协同参与抗感染过程.伴随炎症发生的血栓形成即炎症型血栓形成,在多种疾病中被发现,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它是血液中级联系统(如补体、凝血和纤溶)等被激活的结果,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在炎症型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少波 梁淑贞 等 《中国药业》 2022年31卷10期 64-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与雷贝拉唑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6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00例.3组患者均口服硫酸氢氯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静 范娜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5卷2期 127-1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s,HPA)交互作用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发生的相关性,建立免疫性PTR的多基因预测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雅琴 蔡强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19卷10期 1073-10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方法,建立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佳 韩燕 《中国药房》 2020年31卷20期 2551-25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抗血小板""血小板黏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Antiplatelet""Platelet adhesion""Platelet activation""Platel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诗颖 严大鹏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2卷22期 50-53页
【摘要】 阿司匹林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抗血小板药物,但相同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会有血小板反应性的差异,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阿司匹林低反应或无反应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引起血小板功能测定的预期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复发,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据统计,高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佳峰 吴先昊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22卷20期 124-128页
【摘要】 心血管类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以及发病趋势日渐年轻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高致死率疾病之一[1],而血栓又是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重要因素.血栓的形成原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如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其中血小板聚集是导致血栓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凤丹 倪铭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4期 2008-20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口服抗栓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口服抗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dissolving Chinese patent m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添艳 柳亚敏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21期 3018-30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综述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抗血小板""抵抗""血小板反应性""影响因素""P2Y12-recepto...
【关键词】 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血小板反应性;基因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苏 崔鹤蓉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36卷1期 95-1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丹参中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并探究两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方法 基于B3LYP/6-31G *优势构象,采用Gaussian 09W软件计算化合物的化学构型,使用QSAR模块及O range软件计算影响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薇薇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17期 2342-23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RPZ)对大鼠体内氯吡格雷(CLP)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PZ组、CLP组、RPZ+CLP组、CLP+RPZ组,每组8只,CLP和RPZ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75、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利 侯俊杰 等 《医药导报》 2017年36卷10期 1116-11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麦角甾醇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方法,观察麦角甾醇对二磷酸腺苷(4μmol?L-1)、胶原蛋白(4μg?mL-1)、花生四烯酸(1 mmol?L-1)和凝血酶(0.5 U?mL-1)诱导体外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宇 林阳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6期 3604-36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主要心血管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映新 黄晓亮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8期 3938-39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SNFE的抗凝作用及机制,为SNFE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血栓通组(阳性对照,15 mg/kg)和SNFE低、高剂量组(15、30 mg/kg),每组10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殿文 李木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17期 4157-41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豨莶精醇的抗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实验、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实验等方法。结果豨莶精醇可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重并能显著抑制大鼠体内外血小板集聚和黏附。结论豨莶精醇具有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佳伟 宋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11期 2367-23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DPPH自由基的量效关系和协同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量效关系和协同作用.首先,考察银杏内酯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然后,考察银杏黄酮对D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提 刘冬 等 《中国药房》 2015年20期 2878-28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抗血小板药物临床个体化给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药物相互作用、基因多态性和血小板功能监测方面对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个体化给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药物相互作用和基因多态性均导致抗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芳 卫莹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1期 180-186页
【摘要】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溶栓酶(Lyophyllum ulmarium fibrinolytic enzyme,LUFE)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LUFE低、高剂量组,除假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