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3
- 2
- 9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建伟 安三平 等 《广西植物》 2011年31卷4期 479-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欧洲云杉6年生母树为采穗母株,系统研究了不同插穗条件对生根和幼苗生长的响应,同时观测了网袋容器基质配比对扦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后20 d愈伤组织开始形成,37 d时根尖开始出现,50~65 d是生根的高峰期和根系发育期,6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军 高微微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年23卷6期 552-5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提高杜仲生根率的方法.方法将4年生(4 y)和20年生(20 y)杜仲母树的插穗用清水、α-萘乙酸、N6苄基腺嘌呤和α-萘乙酸+N6苄基腺嘌呤浸泡4 h后分别在普通荫棚下和全光喷雾下培养45~60d.定期采样观察插穗的生长情况,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向林 李政博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671-674页ISTICCA
【摘要】 利用人工栽培的东北红豆杉树尖作插穗进行扦插繁殖试验。采用4种不同扦插基质和 ABT 生根液50×10-6,100×10-6两种质量分数及浸液处理8和16 h观察插穗生根的实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种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影响。插穗生根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晓丽 刘修树 等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32卷2期 93-96页
【摘要】 为了研究扦插基质、插穗长度、成熟度和外源激素对细柱五加(Eleuthercoccus gracilistylus W .W .Smith)扦插生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不同基质、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对不同长度和成熟度的细柱五加插穗生根效果。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仲 高宇 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22卷10期 33-35页
【摘要】 该文介绍了对佳木斯地区进行薰衣草引种栽培及扦插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露地和普通塑料大棚2种方式定植薰衣草植株,并对2种方法的成活率、株高、冠幅、花枝总长及花穗长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薰衣草总体长势优于露地种植;且采用简单覆土方式即可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炜 谢平凡 等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57卷4期 555-557页
【摘要】 以泡叶冷水花(Pileanummulariifollia)的10 cm茎段为插穗,研究了不同浓度NAA处理后水培、沙培与基质培对其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3d后即可出根,扦插5d,水培条件下平均根数可达8.6,平均根长9 mm,优于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夫贵 王步连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5期 4696-469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光质对水培植物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以南林895杨为材料,研究了蓝、黑、绿、红和白5种颜色的培养水培盆对南林895杨插穗生根早晚和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在南林895杨插穗水培的早期和中期,蓝盆和黑盆的插穗出芽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书果 吴薇 等 《北方园艺》 2012年5期 91-93页
【摘要】 研究不同基质材料、不同激素浓度、不同年龄插穗处理对秤锤树硬枝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雾试验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BA、基质、树龄对扦插成活率均有影响,幼龄树木、混合基质和高浓度BA处理对秤锤树硬技扦插最为有利.5 a生硬枝作插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则焰 刘金福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22期 22-26页
【摘要】 为了构建有效的水松扦插无性繁殖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了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及插穗的选择等因素对水松扦插生根率及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处理的插稳生根率明显高于其他激素,浓度为150mg/LABT1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波 猫玉白 等 《吉林农业》 2011年9期 70-71页
【摘要】 黄花木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花卉植物,但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本文以黄花木当年生、1年生和2年生枝条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探索黄花木扦插繁殖的部分试验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霞 彭朝忠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27卷19期 125-128页
【摘要】 采用不同扦插材料、扦插基质、外源激素、扦插时期筛选倒心盾翅藤扦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倒心盾翅藤的根和茎均可以作为扦插材料,其中以半木质化枝条或根做扦插材料,以河沙作扦插基质,成活率可达到67.78%~100%.NAA和IAA两种激素可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期 173-175页
【摘要】 为了研究欧洲荚蒾的无性繁殖条件,以1年生的常绿欧洲荚枝条为试材,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枝段及不同生根剂处理对插条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河沙+园土(1:1)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为61.6%,平均根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朋 肖娅萍 等 《陕西林业科技》 2009年5期 1-4页
【摘要】 全光喷雾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激素处理和不同时间超声处理的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处理的绞股蓝插穗平均发根数极显著高于吲哚丁酸(IBA)、萘乙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朋 原雅玲 等 《陕西林业科技》 2009年4期 19-22页
【摘要】 全光喷雾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基质、不同长度(下端节到剪口)、不同的剪口形状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Tzvcl.)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基质中菊花插穗的平均发根数极显著高于河沙和育苗土(P<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洋 徐秀芳 等 《北方园艺》 2008年2期 172-174页
【摘要】 对紫景天(sedum purpureum)的扦插条件进行了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和浓度、温度条件、插穗类型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珍珠岩+全营养土(4:1)最佳;激素是分别用NAA和IBA 2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有不同生根效果,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娜 魏春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年20卷4期 47-50页CSCD
【摘要】 为寻求兴安百里香人工扦插繁育的适宜条件,研究了三种不同基质(校园土、细砂、珍珠岩)、两种处理(ABT生根粉溶液处理和不经处理)和三个生长期(15d、30d、40d)三因素对兴安百里香插穗的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经生根液处理直接扦插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鹏 唐嘉泽 等 《植物学报》 2017年52卷2期 210-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分布在干旱沙漠地区的高大乔木,根蘖能力强,但自然条件下插穗难以生根,扦插繁殖困难.该文研究发根农杆菌菌株ATCC11325诱导胡杨发根,菌液浓度为OD600=0.4,添加100 mg· 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霞 彭朝忠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1期 18-2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肾茶扦插繁殖技术,为肾茶的种苗繁育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插穗类型、不同扦插基质及生根粉处理筛选白花肾茶和紫花肾茶扦插的最佳条件,并进行了白花肾茶的耐贮性实验.结果:肾茶扦插以软枝和硬枝做插穗扦插效果优于半硬枝;以壤土或沙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辉 高洁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年22卷6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何首鸟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方法 以野生何首乌嫩枝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荆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等处理对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 (1)ABT2(生根粉2号)、IBA(吲哚丁酸)和NAA(奈乙酸)处理嫩枝插穗的平均生根率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7210765 陕西 S723.13 基础研究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成果简介】 叉子园柏耐旱、耐寒、耐瘠薄,是固沙保土和干旱山地造林的好树种。但由于长期人畜破坏,受粉力不强和种子休眠期长等原因,限制了发展。为保存和发展北方这一濒危珍贵长绿针叶树种,寻求其繁殖技术,促使这一树种在黄土高原生产上大力应用和发展,1982年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