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37
- 4
- 2
- 1
- 1
- 7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为娅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12卷4期 252-2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例1 患者男性,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周就诊.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昌泉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14卷1期 79-80页
【摘要】 <篇首>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即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点为间断出现P波后QRS波群(心室脱漏),P-R间期不固定,心室脱漏后第一个P-R间期最短,以后逐次延长,但较前延长的程度逐次减少,最后形成心室脱漏.本文对1991年11月~199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黄捷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11期 892-89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人中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0~2011年常规心电图发现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并经各项临床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年龄小于35岁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特点、房室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伟华 王丽鸣 等 《中国临床医生》 2012年40卷12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早搏住院患者,在原发病药物继续治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7天,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留臣 吕金兰 等 《山东医药》 2004年44卷5期 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65岁.因心悸、胸闷1年,活动后加重2小时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脏未闻及杂音,双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min,P-R间期0.19~0.32s,P-R间期之后QRS波群脱漏为一文氏周期,长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志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12卷4期 251-25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7岁.因心悸、胸闷2周就诊,2周前有"感冒"史.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示基本心律为窦性,PP大致匀齐为0.98~1.04s,约合频率94~103bpm.下传的PR间期表现为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则林 李忠杰 《心电与循环》 2015年4期 287-290,300页
【摘要】 房室结双径路及多径路传导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电生理现象,常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通过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了解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性,判断其伴发的心律失常特征[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吴强东 等 《医学信息》 2013年20期 488-488页
【摘要】
左房心律是一种心律规则、心率正常、异位节律点位于左房的比较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自1962年有人首次提出左心房心律的心电图特征,现在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道日见增多。现将所遇19例左房心律的特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男性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10卷23期 54-55页
【摘要】 目的:比较和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相关心脏病变的心电图特征,探讨心电图检查对评价SLE 心脏病变性质和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集完整病史、临床检查、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112 例患者中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高频 刘仁光 等 《心电学杂志》 2009年28卷4期 272-274页
【摘要】 <篇首> 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的关键是P波,当伴有干扰时P波难以准确辨认,同时伴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不等)和心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宽大畸形)时,心电图表现更为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23卷15期 2328页
【摘要】 <篇首> 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6天就诊.有"冠心病"史10余年.体检BP 160,100 mmHg.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15次/分钟,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杨佩 等 《心电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35-36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60岁.因胸闷、心悸1周,加重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体检:BP160/100mmHg,神志清,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智春 陈惠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6期 466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4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无心衰表现,未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图1为Ⅱ导联,示:P1~P8、P10~P12呈倒置状,结合PaVF倒置、PV1直立、PV5、V6低平(图略),可判定Ⅱ导联倒置状P波为窦性起源伴P波电轴显著左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学勇 王艳萍 等 《心电学杂志》 2004年23卷3期 148-149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71岁.因上腹疼痛2天,加重10h就诊.体检:BP100/70mmHg.心率70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未闻及啰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和娟 《心电学杂志》 2004年23卷1期 30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伴心悸1周入院.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查:血清钾3.10mmol/L.入院后经控制感染、扩张血管及强心利尿平喘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秀杰 柳丽萍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60-160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77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4h而入院.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监护MⅡ导联(图1A)显示:P波呈窦性,规则出现,频率104次/min.P-R间期及R-R间距均长短不等,可见多个P波重叠于T波及QRS波之前,另有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兰 魏留臣 等 《心电学杂志》 2004年23卷4期 217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65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5天就诊.有"冠心病"史10余年.体检:BP150/100mmHg.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15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消失,基本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17卷8期 875页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突发性心慌半小时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T 36.5℃、P220次/min、R 22次/min、BP 110/70mmHg.一般情况较好,心界不大,心率220次/min,心律整齐,双肺无干湿性罗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俊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13卷6期 465-466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73岁.因突发胸闷憋气半天,加重1h来诊入院.体检:T 37℃、BP140/100 mmHg,心率70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3/6双期杂音,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双肺未闻及罗音.实验室检查:血糖15.6mmol/L.临床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华 臧红云 《心电学杂志》 2001年20卷2期 90-91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17岁.因心悸、气促半天就诊.4个月前患者因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在外院手术治疗.12导联心电图(图1A)示:窦性P波,P-P间期相等,频率108次/min,P-R间期0.40s,Ⅱ、Ⅲ、aVF导联P波增高有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凯 李利嘉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18期 270-271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1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喜蹲踞10年"入院.入院后心脏超声确诊法洛四联症,心电图(图1)诊断:右室肥大型心电图改变、左房病变型心电图改变.TOF术后第一天心电图(图2)诊断:急性心肌损伤型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热古力·赛提瓦力迪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7期 171-17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1例新近发生房颤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首剂予以负荷量,继以静脉点滴维持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及心功能和不良反应. 结果 48小时内转复为窦率的患者共计47例,成功率为77.0%;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杰 余更生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2年20卷3期 161-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11例2月~15岁儿童进行食道心房调搏(TEAP)电生理检查,发现49例房室结双径道(DAVNP),其中12例(24.5%)在常规心电图上表现为I°房室传导阻滞(I°AVB)、间歇性I°AVB、Ⅱ°AVB呈不典型文氏现象等3种类型.提示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宏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6卷2期 74,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问:心房扑动伴文氏型房室传导和莫氏型房室传导时能否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河南张珍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尚林 李伟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2卷4期 495-496页ISTIC
【摘要】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发生文氏型房室阻滞(莫氏Ⅰ型),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且常于夜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亚君 杨奋 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16卷1期 60页ISTIC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2013-04-01以头晕10个月,突然抽搐意识不清来院就诊.体检:神志不清,瞳孔正常,心率81/min,节律不整,血压158/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
【关键词】 心房扑动;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苑 任鹏涛 等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12期 1917-19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儿,女,6岁.因心率快近1个月,间断腹痛2周,晕厥1次,约10 min缓解.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我院.查体:T 36.8℃,P 120次/min,R 24次/min,BP 99/63 mm Hg(1 mm Hg=0.133 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欣伟 时衍坤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年23卷1期 87-88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28岁.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窦性P波与QRS波无关,频率与交界性频率相同;交界性节律以 2∶1,3∶2,4∶3,5∶4文氏型下传阻滞,有时呈4∶2,5∶3顿挫型文氏型下传.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下传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琴 章爱群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10卷8期 1130-11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不典型的文氏周期比典型的文氏周期更为常见,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PP间期并非绝对整齐、PR/RP的关系并不恒定,以及患者自主神经张力有着变化,这些因素都能影响房室结的传导,都能使典型的文氏周期发生改变[1].本文分析30例不典型I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