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4
- 22
- 104
- 19
- 13
- 1
- 1
- 98
- 32
- 27
- 17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春明 刘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662-66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典型河漫滩湿地——二卡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阈值研究.根据湿地补给河流——海拉尔河的月均流量频率分布特征,选取58.72 m3/s(P=74.6%)、119.26 m3/s(P=44.4%)、190.35 m3/s(P=2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勇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668-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区域生态风险具有大尺度、多因素、多风险受体的特点,难以直接定量;从生态风险的定义出发,构建景观破碎度和而积加权生态价值指数评价区域生态风险,并以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为研究平台,通过空间采样和插值方法得到区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成 吕世海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982-49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解译并提取了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在Fragstats3.3软件中,分别从景观级别和类型级别出发,分析了该区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劲松 王珂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期 41-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耕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耕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整理工作开展迅速,但由于目前我国耕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地区耕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念鹏 周道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6期 897-8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村落具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许多景观特征,是研究人为干扰对景观破碎度影响的良好场所.本文运用地表植被的改变状况和主要辅助能的投入为指标,按重度干扰强度、中度干扰强度和轻度干扰强度3个等级把村落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基质区,分析不同研究区的景观破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遇堤 文志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820-48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破碎化对物种的影响依赖于斑块属性,斑块属性体现了斑块的类型、面积、形状及其与周围斑块间关系.然而,在破碎化农业景观中这些斑块属性对关键物种的联合影响仍知之甚少.选取中国海南地区的典型农业破碎化景观,实测了 180 个斑块中三类关键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畅 吴卓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8期 3032-3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能够帮助理解区域森林变化过程.传统的景观指数方法多以均值为计算结果且空间信息表达不足,基于形态学方法能够从空间上直观辨别景观类型,综合破碎化和聚集度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以199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孝 栗云召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6期 105-1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构建生态网络能够有效连接破碎的生境,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重力模型构建黄河口湿地"三横两竖"的生态网络框架,并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法、廊道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法和网络结构分析法对黄河口湿地生态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悦晴 魏妍儿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7期 6937-6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生境斑块破碎化及损失会影响物种迁移、捕食等生态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然而,现有生态保护区可能无法覆盖其内生物的必要活动范围.生态保护区外的生境斑块对于维持生态过程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识别生态保护区外的关键斑块并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静怡 赵允格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4期 1381-1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广泛发育,并在干扰等因素下形成不同分布格局.为明确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生物结皮条带状、棋盘状和随机3种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计算了生物结皮斑块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芳宁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0期 3303-3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化不仅改变景观类型和组成,也导致空间形态变化与自然生境连接度的降低,刻画不同城市化过程中人工表面、耕地与自然生境的空间关系对于研究其景观生态效应,尤其是对不同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丽芸 何东进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1055-1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缓冲带分析和移动窗口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福建东山岛18年来从沿海到内陆和海岸地带的景观破碎化梯度变化特征.结果 显示:东山岛各缓冲带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随时间在不断增强,但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近海岸地带、西北部及南部的有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梁 尹艺洁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619-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库区的景观格局,还会导致区域生物生境质量的变化.以澜沧江漫湾库区为例,在综合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水源地距离生境因子的基础上,考虑生物扩散过程,研究了建坝前后整个库区以及典型研究小区(库首、库中、库尾、对照)的重要生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灿 张凤荣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363-5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索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格局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有助于把握景观动态的变化机制及其生态问题.以北京市顺义区这一典型大城市边缘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有效粒度尺寸方法,对1992年、1999年和200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进行了地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广 唐中海 等 《兽类学报》 2007年27卷2期 146-1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5年3~1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通过利用样方法发现的大熊猫痕迹频次对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景观连接度(适宜性)赋值,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面积约为2 266.79 k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琦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2118-2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天然湿地开垦为农田,排水渠系扩张,随之带来两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作为廊道,排水渠系的隔离作用割裂了景观,造成湿地景观破碎化,甚至景观性质的改变;同时,其通道作用影响了湿地的水文过程,将局部湿地排干而转变为农田,并成为农田污染物向受纳河流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广顺 张明海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7期 1691-1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马鹿生境相关因子重要性、对景观连接度进行模糊相对赋值,建立了景观连接度评价模型及景观斑块指数,研究了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关于马鹿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水平、生境的适宜性以及景观的空间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光进 张增祥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7期 1028-1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地区包括建成区和郊区的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景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其空间格局的转变模式在不同阶段出现一定程度差异.破碎度和分离度能描述景观破碎程度和景观要素斑块之间距离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寒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1期 20-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平均接近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海南岛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利顶 刘雪华 等 《生态学报》 1999年19卷3期 291-2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境破碎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态(景观结构)上的破碎化;二是生态功能上的破碎化.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生境评价研究中,通过选择影响大熊猫生存的3种典型景观因子:地形高度、地形坡度和食物来源,从生态功能上研究3种景观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双竹 杨春 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33卷3期 243-252页
【摘要】 以塞罕坝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等信息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树种龄组3个角度,对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斑块及景观水平上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林地占景观面积的80.39%,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月 王建力 等 《中国岩溶》 2008年27卷3期 246-254页
【摘要】 根据重庆岩溶区县土地利用景观破碎情况,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研究区县及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排序,揭示其空间分布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及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22种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未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宇 姜海瑞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3期 331-335页
【摘要】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大尺度上分析陕西凤县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生境相关因子的重要性.通过对景观连接度进行模糊相对赋值,建立景观连接度评价模型,分析该地区林麝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水平,评价生境的适宜性,并组建林麝生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桐 雷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135-9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整的关键性生态用地,量化最小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最小生态用地的内涵解析出发,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为切入点,提出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与情景模拟法的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丽雪 方江平 《绿色科技》 2023年25卷11期 226-231,238页
【摘要】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能直观地反映出区域相应的生态环境变化.基于拉萨市19902000、2010与2018年土地分类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借助GIS与Frag stats进行了拉萨市土地利用动态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表明:①拉萨市以草地与...
【关键词】 GIS;Frag stats;拉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怡娜 孔令桥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844-8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流域景观格局通过影响生态过程,改变进入河流污染物的数量,进而对水质净化服务产生重要影响,探讨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对于流域景观规划、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分析45个子流域景观格局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 叶长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4期 1248-1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城镇用地空间扩展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南昌市为例,运用遥感、GIS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借助城镇扩展强度指数研究了南昌市2000-2017年城镇空间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以3 km×3 km的单元网格进行系统采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济宏 王新杰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0期 1370-13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北京市五环内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9月16日的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依据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森林划分为附属庭院美化林、道路河流防护林、城区公园休闲林和城市郊野游憩林四个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王亚娟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8期 2672-2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宁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例,以1995年、2000年、2005、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析法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95-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楠 韩宝龙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8期 6442-6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澳门回归祖国近20年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填海造地工程加速推进、海岸带人口不断集聚,生态系统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以2001年和2017年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重心转移状况;然后,通过粒度上推法确定最佳分析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