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64
- 14
- 1
- 11
- 10
- 9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亚芳 李彦欣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8期 5-9页ISTIC
【摘要】 魏绍斌教授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ODI)的病机以肾虚肝郁脾虚为本,痰湿为标,治疗应标本兼顾,提出益肾扶脾填精、疏肝理气活血、燥湿祛痰通络的治疗原则.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采用四期序贯治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新 《山西中医》 2023年39卷6期 69-70页
【摘要】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结合"天人相应"的中医观点,根据月经周期中"心"、"肾"的阴阳变化进行月经周期分期,将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经后期、黄体期前半期、黄体期后半期四期.分析月经周期各阶段"心"、"肾"的阴阳消长情况及"心"、"肾"的阴阳偏盛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鑫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30卷9期 13-15页
【摘要】 陈莹教授认为原发性痛经以虚实夹杂者多见,虚为脾肾阳虚,实乃血瘀,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因虚致实.强调在月经不同时期采用相应治疗,经前及经期治本兼以治标;经期胞宫由满而溢,经血以畅下为顺,应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活血化瘀,使经血畅下,给瘀血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其木格 红霞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19卷8期 77页
【摘要】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女性最显著的生理特点,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的形成在"三素"的作用下,食物进行清浊分泌,产生"七元三秽",精血之浊,即为女子胞卵,受精可怀孕生育,若无受孕,即成为月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珮欣 吴莉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5期 221-224,228页ISTIC
【摘要】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之一.王萍认为该病病因主要责之于肾阳偏虚,正气不足,瘀浊内结,遂成血瘕.辨证离不开虚、瘀、寒,且瘀是关键.治疗时,王萍主张可根据患者诉求分为有孕求、无孕求两阶段.无孕求阶段,可分经期、平时进行论治,经时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怡萱 张雨蝶 等 《福建中医药》 2025年56卷7期 32-34页
【摘要】 本文总结了吕绍光主任近年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机、临床分型及治疗的独到见解,其认为PCOS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临床常见的2种证型为脾肾阳虚兼痰瘀互结型和肝肾阴虚兼虚火内扰型2种,在治疗上,吕师以补肾为本,并顺应月经周期阴阳消长之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嘉丽 易玮 《新中医》 2024年56卷20期 136-140页ISTICCA
【摘要】 易玮教授认为月经过少总不离肝、脾、肾三脏,肝郁脾虚及肾虚血瘀是该病症常见病机;在治疗上,要顺应月经周期,结合易医理论,坚持"一针二灸三中药"治疗原则,针刺方面将脐针与体针相结合,灸法方面重视辨证分期,灵活选用直接灸或隔物灸;遣方用药方面提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遥遥 李梦 《中医康复》 2024年1卷4期 54-57页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妇科疑难杂症之一,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蔡圣朝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病位主要在肾,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治疗时以补肾为主,辅以化瘀,灵活用药;并提出针灸"分期论治"的特色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雁秋 陈思思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62卷28期 87-89,138页
【摘要】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育龄期女性中非常常见,常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临证应从整体出发,着眼于肝、脾、肾三脏,同时根据女性月经周期气血阴阳盈亏变化进行分期论治:经前期宜"疏"、行经期宜"通"、经后期宜"补".治疗中同时运用"辨证祛邪、攻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超 于潇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8期 1373-1375,1383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郑惠芳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的经验.青春期功血是一种常见的月经病,西医主要以性激素治疗为主.郑惠芳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本,兼有肝旺脾虚,治疗时应区分出血期、血止后两个阶段辨证论治,急性出血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凡琪 韩延华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8卷11期 2126-2129页ISTIC
【摘要】 龙江韩氏妇科以"肝""肾"为主导,据"肝肾学说"及"肝主冲任"理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期论治,分别在移植前调经种子、移植后补肾安胎,通过辨证论治加减制裁,结合心理疏导对不孕症相关因素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突出了韩氏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雯琪 廖堂宇 等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2期 7-10页ISTIC
【摘要】 介绍徐涟教授基于"疏肝健脾调冲任"理论运用中药按月经周期分期论治女性迟发性粉刺的临症经验.在治疗中,徐涟主张"分期论治".女子月经前期、月经期主要采用逍遥散为主加减治疗,重在疏肝理气健脾;月经后期、月经中期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重在滋补肝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陈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15卷11期 50-54页
【摘要】 不孕是困扰育龄期女性及其家庭常见的身心疾病.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因病理所致多为排卵障碍型不孕,故促排助孕为治疗的关键.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是指由于女性双侧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导致无法正常受孕的病证.陈霞教授认为,排卵障碍型不孕症的发病原因为...
【关键词】 排卵障碍型不孕症;肾虚;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林娟 马堃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5期 850-853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从肾虚血瘀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肾虚血瘀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在诊断中关注舌象变化,指导遣方用药;在治疗上以补肾活血为法,创立补肾促卵方,重点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鸽 韩延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9期 982-985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龙江韩氏妇科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和总结分析龙江韩氏妇科基于"肝肾学说"对POI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本病的治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珊珊 于晓华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3卷14期 32-35页
【摘要】 卵巢早衰作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西医治疗多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难以满足患者生育需求."益肾固冲调神法"是在单秋华教授疏肝调神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凝炼形成的,在治疗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卵巢早衰的病机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灿灿 张菁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15期 27-29页
【摘要】 崩漏是指妇女月经周期严重紊乱,或淋漓下血,或量多如山崩,中医治疗独具优势.张菁主任以肾虚为本施治该病,以滋肾补肾为主,兼顾它症.此外,其看重分期论治,顺应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自然变化,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然伟 郭珺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10期 2083-2085页ISTICPKUCA
【摘要】 总结张银霞主任从不同分期治疗月经不调的临证经验.张银霞主任认为依据月经周期的不同可将月经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期,依据月经周期时的阴阳消长变化、气血盛衰起伏的理论,采用不同的调经方法,并结合素体特点加减化裁.根据月经不同时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琼 邓雪梅 等 《中医杂志》 2004年45卷7期 520-5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20例,治疗以活血祛瘀法贯穿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周期中行经期祛瘀止痛、理气健脾,经后期补肾活血,经间期并经前期注重活血消症3阶段分而治之.对照组16例使...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峰 林莺 等 《中医药通报》 2019年18卷4期 30-32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针刺周期疗法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形成过程,介绍了月经周期中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法、取穴、操作及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痛经)的具体应用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冬妹 谢伟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26卷4期 71-74页ISTIC
【摘要】 经行头痛是女性常见病,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中医治疗此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认为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肝郁血瘀,治疗上应结合西医学的月经周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为主要治则,同时注重气血阴阳变化的规律,分期施治,标本兼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敏 余欣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8卷1期 33-36页ISTICCA
【摘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不孕、宫外孕等.李伟莉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湿热内阻,复感外邪内侵,合而为病,病久多虚、多瘀、多郁.其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或自拟验方或化裁古方,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燕 代艳敏 等 《生殖医学杂志》 2019年28卷7期 768-7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痛经临床路径改进版分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被确诊为内异症合并不孕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1期 46-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傅萍教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CSD)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傅萍教授对CSD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在临床实践中CSD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依据,分析临床遣方用药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倩 郑玮琳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21期 130-133页ISTICCA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司徒仪教授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疗工作近50载,在“治病求本”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以补肾调冲、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并巧妙运用药对,随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丽娟 区淑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7期 98-10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味结合分期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远期及近期疗效以及对雌二醇及孕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少腹逐瘀汤加味结合分期埋线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凡圆 《江苏中医药》 2018年50卷8期 23-25页ISTICCA
【摘要】 陈霞教授根据国医大师夏桂成“月经周期分期”理论,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为经后期阴分病变,治疗上着重经后初期肾阴的恢复,以滋肾养阴为总治则,并注重调畅患者情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慧丽 时燕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4期 303-30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时燕萍教授从虚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虚瘀理论出发,论述时燕萍教授治疗内异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加以总结,佐以验案两则.[结果]时燕萍教授认为,脾肾亏虚、瘀浊内蕴是内异症发病的基本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莲 金季玲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10期 2037-203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活血化淤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于平时服用桂枝茯苓丸加味,于经前1周至经行结束服用失笑散加味,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 两方配伍分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痛经、经量增多方面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但对于经期延长这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