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6
- 1
- 11
- 4
- 3
- 3
- 1
- 7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石子 宋伟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年38卷1期 126-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雄性不育是植物雄性细胞或生殖器官丧失生理机能的现象,该现象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生产的效率.植物雄性不育包含细胞质雄性不育、不受环境影响的核雄性不育、光温敏型雄性不育及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这些不育类型也已经被以三系或二系的方式应用于很多作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江 陈忠毅 等 《广西植物》 1999年19卷3期 199-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通过对红树林海桑属植物进行形态学、花粉学、细胞学以及其它方面的比较研究,证实了拟海桑和海南海桑为两个杂交种,它们的嫌疑亲本分别是杯萼海桑和海桑、杯萼海桑和卵叶海桑.Sonneratia ×hainanensis Ko, E. Y.C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良碧 陆嘉惠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年36卷3期 342-34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新疆分布的3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和黄甘草(G.eurycarpa)的人工杂交试验,比较了杂交结果率、杂交种子的萌发参数、幼苗成活率等指标,并对杂交授粉后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硕 吴昌银 《植物学报》 2019年54卷5期 550-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育种中早熟和高产往往不能兼顾.最近一项研究分离鉴定了1个调控水稻早熟的基因Ef-cd (Early flowering-completely dominant).Ef-cd编码一段长链非编码RNA (In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彩娟 公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8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筛选对二系杂交小麦杂交种具有育性恢复功能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以期进一步研究PPR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通过对小麦全基因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1351个小麦PPR成员,并对该基因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德真 聂迎彬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2期 23-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生态型杂交种的最佳播种时期,以6个冬、春小麦亲本材料和8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播期(2014年10月2日、2014年11月3日和2015年3月21日),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筛选强优势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杂种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良 毛建丰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33卷3期 269-2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为了探讨横断山区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其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机制,采用实际的路线踏查方法,调查了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开花物候特征,并基于7个气象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中,以云南中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甜 李庆军 《云南植物研究》 2010年32卷3期 230-23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种间配子不亲和以及种间杂交种子活力低是众多的物种间杂交隔离机制中的两个方面.通过对云南澜沧地区分布的4种(型)姜花属植物--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草果药 (H.spicatum)、两类型滇姜花(H.yunn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娥 王春晖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8年36卷5期 633-6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C.L.Li)是杏属的一个狭域分布种,基于形态观察被推测为杏(A.vulgaris Lam.)和梅(A.mume Sieb.)的天然杂交种,但目前尚无该种与杏、梅亲缘关系的分子系统学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爱国 宋伟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年38卷1期 108-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已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有力工具.CMS是由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基因表达产物的不协调而产生的不育性,可被核基因组中的恢复基因恢复.根据育性恢复专效性,玉米CMS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雅宾 张爱菊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12期 5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从生物体生活环境中直接提取到的不同物种DNA片段的总和,eDNA在鱼类资源研究上越来越热,主要是在鱼类的特异性基因识别片段的基础上,与利用分子手段检测eDNA所获得的识别片段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晨阳 许玉凤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6期 554-5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入侵种与本地种杂交可能会改变其入侵性.为探讨入侵种与本地种杂交是否能促进植物入侵,我们通过盆栽实验比较了高、中和低3种氮水平下入侵植物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本地近缘种苍耳(X.sibiricum)及两者杂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齐硕 等 《动物学杂志》 2018年53卷1期 61-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两栖类宠物贸易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贸易两栖类类44种,隶属2目16科35属.有尾目(Caudata)2科7属8种,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1属2种,蝾螈科(Salamandrida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瑞霞 王洪飞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年18卷3期 573-5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不育系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硕 李慧婷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6年53卷5期 988-9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力求建立一种准确鉴定室内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青虫 H. assulta (Guenée)及其杂交种的分子技术,探讨棉铃虫和烟青虫杂交的可能。【方法】室内暗期设置0.5 lx 黑光灯和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 董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1期 59-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筛选适合豫北盐碱地种植的高产红麻杂交组合,本研究以H318为对照,比较了栽培在盐碱土壤上的6对红麻杂交组合F1代和F2代的11个性状,分析了各个材料各个性状的竞争优势,F1代和F2代性状的平均竞争优势、显著性、相关性以及F2代性状相对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开祥 杜德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年15卷5期 1156-1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指纹图谱,筛选出这3个恢复系的共显性SSR标记,测定了这3个恢复系的异交率.结果表明,恢复系材料4395、3509、4152的异交率分别为46.02%、33.32%、18.12%,在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俊娇 张建华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9期 97-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确定一套适于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SSR引物,利用17对SSR引物对100份已知辣椒(Capsicum)杂交种进行DNA指纹分析.根据多态性和杂合率两个指标,确定Hpms1-214、Es395和Hpms1-5为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首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庆九 霍仕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12期 3479-34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比较了在人工遮光增湿环境和自然环境下18个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研究了阴湿环境对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增湿环境使空气湿度比自然环境增加15.0% ~ 16.4%,土壤湿度增加27.0% ~ 78.4%,光照强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廉玉姬 《生物工程学报》 2012年28卷9期 1080-10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拓宽白菜育种的基因资源,改良白菜品质,以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2n=20,AA)和甘蓝(B.oleraceaL.var.capitata,2n=18,CC)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40%聚乙二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瑞昌 万正杰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2年30卷3期 261-2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异地多代的育性鉴定及花器形态观察来调查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的不育性及结籽能力;同时分别以不育系0912A和其保持系0912B为母本,与5个典型叶用芥菜自交系配成10个同核异质的杂交种,以研究hau胞质的胞质效应并测定杂种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凤华 魏建和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12期 1815-181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在桔梗育种中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对一个不育系的F1杂交组合进行了株高、主茎粗度、主茎节数、主根鲜重、鲜主根长、主根上茎、主根中茎等12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超标优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F1杂交组合除单株地上干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建明 游建军 等 《中药材》 2010年33卷9期 1371-137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开展白豆蔻高产抗寒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用从国外引种栽培的爪哇白豆蔻和泰国白豆蔻进行种间远缘正反杂交.结果:正反杂交均能杂交成功,杂交种植株生长良好,均开花,其中"豆蔻1号"种子已经育苗.结论:表现出优良性状的杂交种,有望作为提高我国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凤华 魏建和 等 《中药材》 2010年33卷12期 1836-183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自交系在桔梗新品种选育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了5个自交系和1份天然杂交种,计算它们的农艺性状的超标优势.并进行小区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与天然杂交种相比,自交系的单株地上部分性状除果实数以外,其它性状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慧 袁公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1999年19卷4期 678-6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两年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资料,用Eberhart法、Tai法及变异系数法对陕资1号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吻合,充分表明陕资1号高产、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优良杂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王春语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1期 217-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SSR分子标记由于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操作等特性,使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广泛应用.目前高粱SSR标记多基于测序已经完成美国高粱品种BTX623基因组开发,在应用中筛选多态性标记的效率低.对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的26个高粱材料进行了重测序,然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 王建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4期 1080-10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甜瓜是国内外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目前,生产上推广甜瓜品种性型绝大多数为雄花两性花同株,杂交种生产中需人工去雄且易混杂,而利用全雌系作母本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制种效率,对于保证杂交种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全雌系基因型为AAgg,利用常规方法合成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治慧 种康 《植物学报》 2019年54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杂种优势在提高作物产量和适应性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杂交种后代不能稳定遗传,每年均需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配置杂交种子,不仅制种成本高,而且存在制种纯度问题,限制了杂种优势利用的推广范围.近期,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