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3
- 1
- 8
- 7
- 1
- 1
- 1
- 20
- 19
- 8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新露 许婉莲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47卷6期 521-52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可霉素是一种由林可链霉菌产生的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由革兰阳性菌引发的感染.近年来,随着林可链霉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林可霉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近期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在结构基因、调控基因、抗...
【中文期刊】 庄智慧 高淑红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年43卷8期 1049-10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林可霉素A(Lin A)产量提高以及林可霉素B组分(Lin B)含量降低为目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林可链霉菌18-8菌株的含硫前体物质(硫酸钠、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与戊糖磷酸途径(HMP)的关键前体(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钠...
【中文期刊】 乔现婷 叶蕊芳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年38卷2期 116-12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林可链霉菌的发酵工艺,提高林可霉素的产量.方法 在林可链霉菌发酵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在一定时间添加一定量的旁路代谢酶抑制剂丙氨酸和三甲胺,用生物效价法测定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产量.结果 在发酵开始时添加0.01%的丙氨酸,同时在24...
【中文期刊】 李啸 储炬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年34卷4期 215-218,23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采用FUS-50L(A)罐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研究发现,在发酵初期(0~24h)和前期(24~40h),通过严格控制硫酸铵和葡萄糖的补入时机和补入速率,可使林可链霉菌保持较高较稳定的生理活性,并实现菌体由初级代谢向次级代谢的过渡.在发酵中...
【中文期刊】 李啸 储炬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年33卷1期 6-1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合成培养基中利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当向培养基中加入生物素和氨基酸时,林可霉素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本研究中首先采用两水平因子设计法筛选出6个显著影响因子,即生物索、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酪氨酸;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得...
【中文期刊】 唐雅琚 吴海珍 等 《微生物学报》 2001年41卷5期 559-56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链霉菌中的同源整合频率和机制,采用不能在链霉菌中复制的大肠杆菌质粒转化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 B48.质粒pYYE04a1上携带的被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灭活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与染色体DNA上的同源基...
【中文期刊】 李啸 储炬 等 《工业微生物》 2009年39卷6期 16-19页 ISTICCA
【摘要】 菌丝形态的定量计算表明,添加玉米浆后,菌团核心面积、菌丝面积、圆形因子和边缘菌丝密度等形态学参数均呈上升趋势,菌丝形态得到明显改善,中后期和后期的平均比生长速率增大,菌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保持在较高较稳定水平,有效解决了中后期及后期林可链...
【中文期刊】 李啸 储炬 等 《工业微生物》 2009年39卷4期 1-6页 ISTICCA
【摘要】 在FUS-50L发酵罐内,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研究发现,NH_4~+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补入硫酸铵前,发酵液中的NH_4~+浓度由3.0 mmol/L消耗至1.0 mmol/L以下的控制过程非常关键,这样可能使林...
【中文期刊】 李啸 储炬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年39卷5期 339-343页 ISTICCSCDCA
【摘要】 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经分析表明:补入硫酸铵前,应待发酵液中的NH4+浓度消耗至1.0mmol/L以下,使迟效碳、氮源充分降解,可能促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20~24...
【中文期刊】 李啸 杭海峰 等 《工业微生物》 2008年38卷4期 7-13页 ISTICCA
【摘要】 在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采用FUS-50L多参数全自动发酵罐,通过在线参数、离线参数等的关联分析,发现中后期的调控非常关键.从80h开始补入适量的玉米浆和碳酸钙,可增加三羧酸循环的通量,强化菌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184h...
【中文期刊】 许玉荣 刘梦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3年50卷11期 5097-51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由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产生的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鉴于其具有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和分子调控备受关注,并取得了...
【中文期刊】 刘瑞华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5期 1138-11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可霉素是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产生的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它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已被克隆和测序.近年来,围绕林可酰胺和丙基脯...
【中文期刊】 蒋程恺 孟思童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2期 334-3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帕马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活性.该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生理活性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本实验室在林可链霉菌NRRL2936的全基因组序列中发现了帕马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目的]尽管其生物合成途径...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NRRL 2936; 帕马霉素; 异源表达;
【中文期刊】 杨洪涛 刘瑞华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年26卷8期 657-662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克隆到林可链霉菌染色体黑色素生物合成基因melC位点,使melC基因被破坏失活,vgb基因实现表达同时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方法 构建大肠杆菌-链霉菌重组质粒pYHT04,通过接合转移实验将重叠延伸PCR得...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
【中文期刊】 许玉荣 许婉莲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1期 40-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林可链霉菌野生菌NRRL2936和高产菌LC-G中lmrB基因的抗性以及对林可霉素产量的影响,将来自两种不同菌株的lmrB(2936-B和LC-G-B)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和pIB139上,分别转入异源宿主大肠杆菌BL21与变铅...
【中文期刊】 白茹玉 石彥鹏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56卷3期 53-59页
【摘要】 为探究林可链霉菌摇瓶种子液最佳培养条件,分别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种子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种子液pH值、菌浓、镜检菌丝、还原糖、氨基氮为检测指标,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林可链霉菌种子液代谢影响,确定林可霉素摇瓶种...
【中文期刊】 李啸 张娅 等 《工业微生物》 2010年40卷5期 5-9页 ISTICCA
【摘要】 在林可霉素发酵过程中,当向培养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吐温80(Tween 80)和曲拉通(Triton X-100)时,林可霉素的产量受到较大影响.本研究应用响应面设计法(Response surface design...
【中文期刊】 孙玉杰 杨淑慎 等 《山东化工》 2017年46卷16期 9-10,12页
【摘要】 在林可链霉菌发酵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添加丙氨酸有利于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在摇瓶发酵过程中,于发酵开始24h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2%的丙氨酸,林可霉素的效价提高了15%;放大至15L发酵罐,成功验证了丙氨酸对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发酵...
【中文期刊】 李兴 韩舒婷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1期 291-3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来源于林可链霉菌NRRL2936中的nosokomycinB2的生物合成基因簇(noso-BGC)为基础,组装获得完整的福林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pho-BGC),再利用异源表达策略,激活pho-BGC的表达并通过底盘宿主...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NRRL2936; 福林霉素; 链霉菌宿主;
【学位论文】 作者: 王琰 导师:俞耀庭 南开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 1996年
【摘要】 该文首先对华北地区比较常见的九种工业菌丝体废渣对铅、铜、铬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比较,九种菌丝体对铅的吸附均较强,饱合吸附量在58-152mg/g这间,而对铜、铅的吸附在低平衡浓度(C<,f>-10mg/L)时则不高于6mg/g,综合考虑菌丝体对...
【中文期刊】 汤海云 郭元昕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年32卷12期 723-726,76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金属离子在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林可霉素生物合成中的交互作用,并应用均匀设计法,以最终发酵液的生物效价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通过软件Uniform Design Version 3...
【中文期刊】 陈春福 郭一平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年27卷7期 394-397,44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林可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对林可链霉菌进行推理选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林可霉素是由一个氨基酸亚单位PHA和一个糖亚单位MTL组成,L-酪氨酸和葡萄糖可能是合成它们的前体.将2mg/mi的NTG和UV(253.7nm,300w,120s)处理后的...
【中文期刊】 董维平 杨淑慎 等 《河南科学》 2016年34卷3期 327-331页
【摘要】 以林可霉素生产菌L10-18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loinensis)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双重复合诱变处理,以终点产物林可霉素的产率为选择压力进行菌株筛选,结果表明,诱变得到的林可...
【学位论文】 作者: 林春燕 导师:赵广荣 天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博士) 2020年
【摘要】
林可霉素是由林可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林可霉素生合成途径中的LmbU和葡萄糖利用的调控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
LmbU是林可霉素生物合成(lmb)基因簇内的转录调控因子,对林可霉素的合...
【会议论文】李啸 2010年生物产业技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本文以FUS-50L(A)多参数全自动控制发酵罐为反应器进行林可霉素发酵,探索以酵母浸出物作为关键营养源的林可霉素发酵新工艺。
【学位论文】 作者: 杨洪涛 导师:何建勇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由林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产生的一类林可糖胺类抗生素,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在林可链霉菌基因功能不完全明确,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的情况下,探索式的对林可链霉菌加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