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0
- 241
- 11
- 6
- 3
- 101
- 78
- 52
- 49
- 17
- 205
- 92
- 40
- 38
- 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翟百强 程楠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2期 383-397页
【摘要】 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CRISPR)及CRISPR相关蛋白(Cas)组成的CRISPR/Cas系统因优越的靶向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中.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核酸传感器具有...
【关键词】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CRISPR);核酸传感器;食品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雄平 许丹科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1年17卷5期 262-265页ISTICCA
【摘要】 本文综述了金表面自组装技术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及其在核酸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包括金表面自组装技术的原理:金硫键的形成;金电极及金膜的沉积制作技术:热蒸发沉积、电子束蒸发沉积、飞溅沉积等;金表面Piranha溶液的清洁与处理;自组装常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莉 高志贤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3年22卷1期 99-101页
【摘要】 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双层类脂膜(BLM)核酸传感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详细论述了该传感器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核酸杂交、序列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并与其它核酸传感器的研究作了对比;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引文31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清娟 许丹科 等 《分析化学》 2002年30卷1期 56-58页
【摘要】 报道了用戊二醛将氨基修饰的寡核苷酸探针固定于氨基磁珠表面制成核酸传感器.传感器与生物素标记的DNA杂交,再利用亲和素-生物素偶合系统,偶联上亲和素标记的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α-萘酚磷酸酯(α-NATP)水解形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宸葳 杜再慧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期 131-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b2+在低浓度下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带来多重损伤,尤其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在自然环境中也可以通过生物链传递进入到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Pb2+的检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传统的Pb2+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联臻 张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9期 104-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Mg2+是人体内重要的二价金属阳离子之一,在催化细胞核酸的相关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体体内Mg2+的缺失或过量会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同时,Mg2+在自然环境中也有多种作用.因此Mg2+的检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中Mg2+的仪器检测技术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文佳 孙铁强 等 《军事医学》 2025年49卷7期 535-541页ISTICCSCDCA
【摘要】 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快速、准确、灵敏的抗生素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核酸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因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实时监测能力,在抗生素检测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基于核酸传感器的抗生素检测研究进展,包括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喆 陈志国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17期 2062-2068页ISTICCA
【摘要】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早期检测手段,因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仍有诸多问题限制了液体活检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四面体框架核酸(tFNAs)因其结构稳定性、可编程性、优异的细胞内吞和组织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欢 汪恩婷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6期 173-176页
【摘要】 本文论述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技术等的原理和特点,并分析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技术在食品中塑化剂等污染物、赭曲霉毒素A等真菌毒素、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等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探讨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技术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等优点,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瑶 王发展 等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62卷5期 15-22页
【摘要】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妇女健康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大多数情况下由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引起,HR-HPV感染的复发性较高,准确的筛查对其控制至关重要.常用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受到专业设备和人员的限制,无法满足基层临床检测的...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核酸扩增;生物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玥 韩尧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5年15卷4期 597-605页
【摘要】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场效应晶体管原理检测生物分子或生物标志物的传感器,由于其电场效应的信号放大特性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进一步实现生物分子识别,在核酸检测领域具有无需核酸扩增的独特优势,核酸检测时间更短.此外,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娇 张昕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5期 643-65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为了准确定量检测易残留的小分子药物,利用核酸适配体强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特点,已开发出多种小分子药物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本文对现有的几类小分子药物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进行综述,从而促进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小分子药物检测的开发与应用.方法 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倩 杨宁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9期 181-187页
【摘要】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与DNA长距自组装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 在磁珠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OTA,并释放引物链.通过磁性分离将引物链分离出来,并利用电极界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淑雪 王艳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2期 102-112页
【摘要】 棒曲霉素是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果、谷物及农产品中的一种真菌毒素,在较低浓度下产生持久性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增加,棒曲霉素在水果及其制品中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适配体传感器因灵敏度高、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张蕴哲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1期 232-241页
【摘要】 为构建一种基于链置换扩增技术(SDA)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技术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方法,根据OTA特异性适配体设计发卡结构,并在发卡结构的茎部设置SDA反应识别位点,进行SDA扩增.将扩增产物与修饰二茂铁(Fc)的电化学探针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殿夫 丁宁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2期 160-167页
【摘要】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致病性弧菌对水产养殖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此,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包括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秋平 沈静怡 等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26卷6期 107-110,114页
【摘要】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快速精准检测是有效控制其传播和感染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表的快速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的相关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技术)、核酸检测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衍生技术、多种等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璘 吴源益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384-388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磁性层状双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对修饰在单链和双链DNA上的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FAM)的高效淬灭,以及核酸外切酶Ⅰ(exon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飞 张毓秀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13期 153-156页
【摘要】 粮食谷物类食品是我国的主要食物,却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在众多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高的真菌毒素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并且能够现场及时地对粮食中的AFB1进行检测,对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粮食中A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莹杰 王佳琦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4年60卷11期 85-97页
【摘要】 作为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广谱识别性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和环境中小分子化学污染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同时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有关腺苷受体拮抗剂、被非法滥用活性物质、抗炎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工业化学品、农药、类固醇雌激素和毒素等小分子化学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荟钧 王树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44卷2期 231-235页ISTICCA
【摘要】 微小RNA(miRNA)作为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一类核酸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或预后阶段水平极低,需要提高miRNA检测灵敏度.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特异性水解DNA-RNA杂交链中DNA、而对单链RNA不产生作用的核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凡 韩尧 等 《军事医学》 2023年47卷5期 371-377,39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均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检测.方法 通过逆转录-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RT-RAA)对目标核酸进行扩增,经过体外转录后,激活Cas13a蛋白高效切割单链RNA的活性并对...
【关键词】 CRISPR/Cas13a系统;均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核酸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史宇辰 汤思淇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11期 4536-4544页
【摘要】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传播,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在病毒性疾病暴发时,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毒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PCR和ELISA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等问题.近年来,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昕 贺荣荣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1495-1502页
【摘要】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卓 李成勋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13卷1期 30-38页
【摘要】 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虽然一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在诊断和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开发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仍然是一项挑战.功能核酸(functional nucleic a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惠文 王馨悦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3年39卷6期 306-312页
【摘要】 该文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和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构建一种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检测.MOF材料为氨基功能化的奥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妍妍 彭宇思 等 《无机材料学报》 2023年38卷1期 3-31页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大流行引起全球对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经过多次突变,出现传染速度加快、免疫逃逸、隐匿性传播等特性,令...
【关键词】 SARS-CoV-2;检测方法;核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书娟 徐燕 等 《分析化学》 2023年51卷9期 1423-1433页
【摘要】 四面体框架核酸是由四条单链DNA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组装形成的拓扑结构,具有细胞毒性低、无需转染试剂辅助进入细胞等优点,常被用于活细胞内mRNA的检测.四面体框架核酸进入细胞并遇到靶标mRNA,将发生靶标识别作用,难以控制反应起点,使得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帅帅 王瑞安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13卷3期 339-344页
【摘要】 磁珠(magnetic beads,MBs)是具有磁性的微小球形颗粒,在将分析物从复杂基质中分离出来以及固定配体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了获得不同的识别及信号输出性能,MBs可以与各种反应基团进行功能化并发挥相应作用.对磁珠的性质、制备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范炳元 等 《广东化工》 2023年50卷13期 205-206,204页
【摘要】 电化学传感器因其实验成本低、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时在线化监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临床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且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检测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在核酸、蛋白质以及重金属离子检测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