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1
- 22
- 10
- 4
- 85
- 20
- 2
- 1
- 46
- 38
- 16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珊珊 叶珍林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1期 6944-69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典型样方法,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通过对45个20 m×20 m标准样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运用Chao's群落距离指数衡量该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并通过Mantel检验、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菁黎 罗菊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年24卷4期 379-384页
【摘要】 文中在分析了国内外风景林资源质量评价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认为从充分发挥风景林植物群落各项功能的角度考虑,以往的研究只注重植物群落美化作用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从森林植物群落的美化作用、生态效能和保健功能3个方面对森林植物群落进行综合、全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男才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年34卷3期 263-27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群落水平上重建植物系统发育关系是当前植物系统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DNA条形码技术的出现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国际通用的植物DNA条形码(rbcL,matK和psbA-trnH),对鼎湖山大样地的183个物种(隶属于24目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跃伟 屈利利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307-53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别山地区植物资源丰富,区系组成复杂且起源古老,为连接华东、华北和华中三大植物区系的纽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采用样方法,在大别山南坡的多枝尖、庵基坪和麒麟沟 3 个地区,沿着不同海拔高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森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品川 罗丹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4期 64-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木本植物是绿道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要素.以广州市域分布的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处理,并对主要树种组成、开花时间特征、重要值、乡土植物使用情况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绿道常见观花木本植物有28种;全年皆有开花树种,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恒庆 王海双 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4卷1期 57-65页
【摘要】 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步云山进行了森林植物群落调查.共记录植物79科226属379种,其中,被子植物66科210属35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蕨类植物12科15属26种.对群落分类、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芸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4期 1204-1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合理的森林恢复方式能提高植物多样性,进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我国南方红壤区研究了3种典型森林恢复方式(引进种恢复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本地种恢复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和自然恢复的天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勃 张金屯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8期 1457-14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χ2检验方法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天龙山木本植物群落进行了种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以正相关为主,但是负关联的比重也较大,而且还有一定的独立格局存在,表明物种间的关系不大稳定,群落正处于发展演替之中;同时也表明物种对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术锦 莫晓霞 等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27卷6期 336-337页
【摘要】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享有“海上森林”之称。东兴市海岸线长50公里,红树林面积约1.6万亩,林下水产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沿海村民在自家庭前院后养殖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为华 张桂莲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2期 155-163页
【摘要】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露炎 侯满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12期 1380-13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菌子山喀斯特森林区位于云南东部师宗县,在植被区划上属滇中、滇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区.该片森林以次生林为主,是这一植被区东部边缘残留森林的典型代表.为揭示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类型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Bobbymoore Konsam Shyam S.Phartyal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0年13卷2期 177-184页
【摘要】 了解植物群落火烧后的再生策略对于解释其如何应对喜马拉雅次生林中反复发生的人为森林火灾非常重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1)火烧如何影响土壤种子库组成;2)森林火灾后土壤种子库组成与立地植被的差异有多大.在森林火灾发生后,立即从火烧和相邻的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逸飞 王郅臻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2期 6000-60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掌握小兴安岭地区南部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先锋、中期、稳定和顶极阶段)林下植物组成及其多样性以及种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趋势.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先锋阶段(Ⅰ)→中期阶段(Ⅱ)→稳定阶段(Ⅲ)→顶极阶段(Ⅳ)构成的演替序列的4种森林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志尧 北京生态学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结合中国东部森林种-面积关系分布格局,发现SAR的斜率随着纬度和海拔升高而降低。这其中分解空间分布与种多度分布的贡献程度存在不同。随温度升高,物种在空间上趋于随机,种多度趋于均匀分布。群落构建在低纬度随机过程更强,而在高纬度更趋向于确定性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淑兰 导师:高宝嘉 河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在河北省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带,沿着山地森林带经高原森林草甸区到草甸草原区由东向西选取样带,从景观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两个方面,对交错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探讨了该区景观格局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根据塞罕坝地形林相图并利用Map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明 导师:杨宇明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硕士) 2006年
【摘要】 垂直地带性是山地最显著的特征,对于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垂直变化的研究是山地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之一。论文以地调查为基础,定量地分析了临沧大雪山西南坡森林植物群落垂直变化规律。 以样地法从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宇 导师:薛跃规 广西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以大石围天坑群中9个具有代表性的天坑森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野外样地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种-面积曲线、重要值-面积曲线拟合天坑森林的最小面积;应用重要值和α多样性测度法对比分析天坑森林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银菇 喻阳华 等 《广西植物》 2022年42卷6期 961-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究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碳氮(C、N)、稳定碳氮同位素值(δ13 C、δ15 N)随演替发生的变化特征与内在联系,该文以喀斯特高原峡谷区草灌、灌木、乔灌和乔木4个演替阶段的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凋落物-土壤的C、N及稳定同位素...
【关键词】 δ13C值;δ15N值;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贵峰 刘玉平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4期 4646-4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叶功能性状与植株生物量和植物对资源的获得、利用及利用效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生境条件非常特殊,在沙沟里存在着一片茂密的森林,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志雄 杞金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8期 1191-12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哀牢山地处滇中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在海拔2 000-2 600 m范围内分布有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该区域设置有哀牢山综合观测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长期观测样地(样地编号:ALFZH01AC0_01)进行长期生态监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常明 熊高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8期 1215-1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基础,决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固存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要素长期观测的重要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友 郑路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7期 848-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广西大青山地处广西西南部,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林,而对其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该研究基于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 k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用方差比率法( VR)和基于2×2联列表,通过χ2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有宁 王得祥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6期 1238-12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样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B)、生态位重叠值(L)及生态位相似比例(C)指标对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彼此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经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乃江 张文辉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期 6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方差比率(VR)和幕于2×2联列表,通过x~2.统计量检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联结系数(AC)的方法,对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子午岭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12个树种、灌小层20个树种和草本层21种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谷畴 赵平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698-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和PMS压力室,在田间测定了群落演替早期强阳生性树种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和三叉苦(Evodia lepta)、偏中性的阳生性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群落演替后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华 董怡霄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期 3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3年9月-2005年11月,在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的灵谷寺森林中,研究了鸟类对湘楠(Phoebe hunanensis)种子的取食与传播作用.乌鸫(Turdus merula)、黑脸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1期 184-1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针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原文所依据的6个调查样地,从其分布海拔、生境、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及单位面积植物种数的统计上反映出它们并非都属于同样的植被类型,即原文所称的热带山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超 王孝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4期 791-7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s)对子午岭马栏林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1个样地共记录草本151种,灌木111种,乔木33种.马栏林区森林植物群落其总体多样性是混交林>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寿安 吕淑杰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1期 2961-29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不同森林植物群落中植物类群与小蠹类群的结构特征以及小蠹类群随海拔高度而发生的变化,于2001~2003年夏季,采用取样调查法,依据海拔高度将秦岭火地塘生态定位站植物群落划分为山麓农田和侧柏群落(群落I)、油松-华山松-锐齿栎群落(群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穗波 佘济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4期 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弄清雪峰山西南支脉丘陵山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及其特性,研究了26个典型森林群落的结构及组成特点.区域内共有植物162科405属759种,主要为热带分布及亚热带分布,其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过渡与交汇特征,与其联系最为广泛的是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