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8
- 44
- 7
- 25
- 17
- 14
- 9
- 8
- 33
- 30
- 26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裴男才 陈步峰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5期 191-1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为发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为了更好地掌握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等基本特征,建立起广东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研究区域涉及广州(主站点为帽峰山)、佛山、中山、肇庆等地,也是中国森林...
【关键词】 城市林业;森林生物学;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飞 黄华艳 等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50卷5期 575-580页
【摘要】 为利用眼纹斑叩甲(Cryptalaus larvatus)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生物防治,调查广西眼纹斑叩甲的分布,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在广西7个县(区)挂设诱捕器,定期收集眼纹斑叩甲成虫;解剖被松褐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伟 吴超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2期 263-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癌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复杂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这些疾病并不是由孤立的单个基因发生改变所致,而是多基因联合作用的结果.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针对以往基因网络重构算法非疾病驱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决策森林构建复杂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宗明 韩亮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4年15卷1期 43-44,50页ISTICCA
【摘要】 为了解森林脑炎疫源地的分布变化趋势及样本分离病毒的特性,采集了森林脑炎高发区周边的森林全沟硬蜱、血蜱样本及森林脑炎患者的脑组织样本,用小白鼠脑内接种法检测、分离病毒.分离的病毒经鉴别试验证明为森林脑炎病毒;蜱、脑两种标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香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年29卷3期 431-434页
【摘要】 宣带槌腹叶蜂Tenthredo nubipennis是中国长江流域常见的一种害虫.在浙江省的遂昌、松阳、庆元、龙泉等地的竹林内有分布,取食竹叶,危害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骏威 李素芳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年27卷6期 950-955页
【摘要】 研究了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寒莓R.buergeri,山莓R.corchorifolius,茅莓R.parvifolius和蓬藁R.hirsutus等5种悬钩子属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飞 侯平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年27卷4期 494-500页
【摘要】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卫东 张季 等 《贵州林业科技》 2009年37卷3期 35-40页
【摘要】 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幼莲 劳冲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3期 367-370页
【摘要】 蔗扁蛾Opogona saccgari在浙江省慈溪市1a发生3代,危害植物有14科25种,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6月上旬,7月上旬到8月中旬,9月上旬到11月,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DUAN Yan-qing 李青青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7年26卷1期 32-36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是欧亚大陆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后电泳分析、PCR-RAPD、PCR-RFL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重点介绍了纵坑切梢小蠹起源及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国良 程益鹏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年24卷4期 463-467页
【摘要】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 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1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忠诚 何天龙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年21卷6期 151-153页
【摘要】 从种类、区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和防治技术及对策4个方面综述了陇东尤其是庆阳市1980年以来森林害虫防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品 《植物保护》 2005年31卷6期 73-75页
【摘要】 杉针黄叶甲在甘南林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云杉树冠下30~50 cm的土壤内越冬,成虫危害云杉当年生针叶,幼虫危害苗木及幼树根系,活动隐蔽.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成虫期,其次为幼虫期.成虫喜阳光,上午11:00至16:00为活动高峰期,有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修山 张梅 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年29卷1期 20-24页
【摘要】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atsch)是柏类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杉木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皖西大别山林区1年发生1代(或2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文丽 侯宗柳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1年23卷3期 231-233页
【摘要】 通过1988~1994年对云南森林脑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病毒的普通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首次发现云南高黎贡山存在森林脑炎病毒的自然疫源地,经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推测卵形硬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鼠类动物为其主要贮存宿主。对人可引起高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音查汗 岳城 等 《地方病通报》 2001年16卷2期 74-77页
【摘要】 在室内(T:12~28℃,RH:6%~86%)条件下较系统地观察了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的生活史包括越冬,获得了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参数,再次证明森林革蜱在幼蜱、若蜱和成蜱各个蜕化期均离开宿主,表现为三宿主型,成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冬梅 宋莉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4年42卷2期 152-1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脑炎是经硬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为黄病毒科中蜱传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死率较高,实验室检测对此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森林脑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森林脑炎实验室检测主要为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分子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俭 张婕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23年50卷1期 6-9,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BA)可以更有效的判断个体真正的衰老状态,精准预测BA有助于为老年个体早期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目前关于老年人分亚群对生物学年龄与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较少.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宁夏地区老年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艳 吴建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519-1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内部结构不仅是决定鸟类多样性组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还在维持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森林退化和恢复、毁林和造林事件的持续发生,森林结构发生了显著而复杂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李淇 黄文雯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1期 22-24页PKU
【摘要】 日本初中技术教材《技术的希望》将生物培育技术分为作物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水产生物养殖技术和森林培育技术.本文分析了生物培育技术中的实践项目部分,发现其具有涵盖农林牧渔的生物培育技术、构建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框架、强调实地考察与体验、融合多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静 兰利伟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49卷1期 12-15页
【摘要】 为了筛选出可高效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菌种,采集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森林土壤,使用木质素唯一碳源培养基进行细菌富集和培养,通过苯胺蓝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并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以木质素降解率为指标,对菌株的发酵条件(温度、pH值、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苏敏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8期 46-49页
【摘要】 在"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中,围绕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一大情境进行任务教学,以画眉鸟的百度百科词条内容为明线,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及"生态位"的学习创设任务情境;以4个评价任务为暗线开展评价活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任务教学;评价任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新民 汲旭阳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175-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掌握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对科学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狍(Capreolus pygargus)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学习性对于植被更新及同域物种分布具有指示作用,掌握其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是恢复生物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彪 张袁 等 《四川动物》 2024年43卷5期 505-511页ISTICPKU
【摘要】 白喉噪鹛Pterorhinus albogularis是一种典型的森林鸟类,其基础生态学资料十分匮乏.2022-2023年繁殖季(4-9月),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岩方片区内,对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记录了20群89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玉钊 覃小诗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9卷12期 1508-1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水中溺死大鼠和CO2窒息死后入水大鼠盲肠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并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的推断.方法: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豆书杰 导师:李淑瑾 河北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法医学(博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在法庭科学实践中,个体特征刻画是法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如年龄、性别、身高、体貌特征、民族、饮食习惯、病理状态的刻画等。这些信息的获取有助于确定嫌疑人、缩小侦查范围,提高案件侦破效率。近年来微生物组学的发展为其在个体特征刻画领域带来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森 余鹏飞 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7期 781-787页
【摘要】 目的 建立非远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衰老基因模型和确定核心的衰老基因,分析其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方法 下载TCGA和GEO数据库的非远处转移性CRC数据库,单因素Cox分析确定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多因素Cox分析建立非远处转移CRC的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银双 李倩 等 《中国食用菌》 2023年42卷3期 50-56页
【摘要】 以贵阳市森林公园采集的 3 株野生羊肚菌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 5 个片段(ITS、LSU、EF1-a、RPB1、RPB2)联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了 MAT基因研究.结果表明,3 份样本分别属于Morchella sp.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怡平 王春喜 《生物学通报》 2022年57卷6期 35-37页ISTICCA
【摘要】 本节复习课针对初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这一模块内容,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生生态系统的建造及对"水华"的处理和生态系统的修复这一真实问题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诺明达来 甘露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39卷10期 28-33页
【摘要】 为了解新疆焉耆马体表硬蜱的种类及其遗传进化特性,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采样点,采集马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的硬蜱共830只,借助显微镜观察鉴定其形态结构;使用PCR对其COI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Meagalign与Mega11.0生物学软件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