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7
- 3
- 1
- 1
- 16
- 11
- 7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焦振泉 刘秀梅 等 《微生物学报》 2001年41卷1期 70-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一种新的DNA-DNA杂交方法一微孔板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中11个种的DN-DNA同源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及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的DNA-DNA同源性均大于75%,建议这...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DNA-DNA同源性;微孔板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振泉 刘秀梅 等 《卫生研究》 2000年29卷4期 243-2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复性速率法(Tm值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生化性状比较相近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共7个菌株的鸟嘌呤(G)和胞嘧啶(C)摩尔百分含量(G+C)%进行了测定,并对这2种方法做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鸟嘌呤和胞嘧啶百分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嘉妮 杨丹婷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3期 4112-4118页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 在广东省中选取粉丝粉条、河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1570份样品按照GB/T 4789.29-200...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璐 栾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23期 8098-8101页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方法 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米酵菌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琼英 李乐诗 等 《中国粮油学报》 2023年38卷6期 164-168页
【摘要】 湿米粉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但近年来出现了湿米粉的食物中毒事件,因此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和酸度变化,为湿米粉的加工储藏提供参考.将一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发酵菌液按照不同的初始浓度接种到湿米粉中,模拟生活中湿米...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湿米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妙贞 丁清龙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5期 128-130,136页
【摘要】 目的:降低湿米粉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防止湿米粉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加热和紫外的方法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灭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加热和紫外均可以杀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结论:湿米粉企业可以使用加热或紫外的方...
【关键词】 湿米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灭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娟 黄永德 等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37卷12期 203-211页
【摘要】 本文研究了木耳、大米、淀粉及米面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找出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以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为采样点,随机抽取生产环节132份样品,包括原料25份、成品11份和环境样品96份;流通环...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毒黄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颖希 梅灿辉 等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37卷1期 196-202页
【摘要】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有发生,中毒食物多为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长时间泡发的木耳和变质的银耳等.然而近年来南方地区相关中毒案例显著增长,广东传统河粉等米面淀粉制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风险,其毒素的...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食物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荣桥 陈汉金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38卷5期 320-327页
【摘要】 采用在湿米粉及其原料米和米浆中分别接入不同浓度(103、105和107 cfu/mL)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在最佳产毒温度(26℃)和最佳生长温度(36℃)中培养并检测毒素米酵菌酸含量变化等技术,研究分析了椰毒假单...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湿米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美丹 尹玮璐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5期 174-177页
【摘要】 近年来,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常有发生,其毒素米酵菌酸的致病性极强,死亡率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从国标法中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基因测序技术、PCR技术(包含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微...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基因测序技术;PCR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琼英 李乐诗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1期 56-59,63页
【摘要】 目的: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和产毒情况,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接种不同初始菌液的马铃薯葡萄糖水(PD水),静置培养72 h,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的菌株和米酵菌酸浓度;接种同一浓度菌液的P...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生长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文芳 陈嘉聪 等 《食品与药品》 2021年23卷6期 509-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用甲酸调pH 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毒黄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荣桥 陈汉金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37卷1期 260-267页
【摘要】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碎米18份和食用...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米酵菌酸;米和食用淀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汉金 陈荣桥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37卷6期 320-325页
【摘要】 研究湿粉(湿米粉及淀粉制品)加工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清除作用.模拟米样品污染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36℃培养72 h后,在米表面形成菌膜,再模拟目前湿粉生产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方式(静态浸泡清洗和动态缓慢搅拌清洗...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湿米粉及淀粉制品;浸洗米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荣桥 陈汉金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年12卷9期 3854-3859页
【摘要】 目的 溯源分析湿米粉与淀粉制品(统称为"湿粉")及其原料米中分离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 采用GB/T 4789.29—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在14份湿粉及其原料米中分离出34株唐菖...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湿粉及其原料米;全基因组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莹 刘军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7卷5期 814-8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掌握广西酵米面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规律,为有效开展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1990~2006年广西酵米面食物中毒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6年广西共报告19起酵米面中毒,中毒121人,死亡76人...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综合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捷 方陈玉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年11卷11期 3538-3544页
【摘要】 目的 建立食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16S~23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用Oligo7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摸索最佳退火温度,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建立椰毒假单胞...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实时荧光PCR;TaqMan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腾 陈焕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16卷12期 126-132页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湖北省孝感市一起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引起的中毒事件,分离鉴定病原菌,并检测其毒素.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米酵菌酸;食物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娓娜 薛笛笛 等 《现代食品》 2023年29卷11期 23-26页
【摘要】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毒素,常见于粮食类发酵食品中,且暂时未寻找到解毒办法,所以对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十分必要.本文对米酵菌酸的认识历程、理化性质及检测方法、合成机制及中毒机理、减毒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玥 董建华 等 《现代食品》 2023年29卷2期 200-203页
【摘要】 本课题通过采用添加不同比例乳清发酵粉的方式,考察乳清发酵粉对鲜湿河粉贮存过程中微生物,特别是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体系中,0.1%乳清发酵粉可有效完全抑制4-lgCFU/mL唐菖蒲伯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慧 王海燕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12期 70-76页
【摘要】 目的:了解防腐剂(脱氢乙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培养温度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湿米粉培养基上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方法:以1株自食物中毒事件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接种至添加脱氢乙酸...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湿米粉;米酵菌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春明 焦振泉 等 《卫生研究》 2005年34卷5期 613-6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并利用MIDI-FAM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椰毒假单胞菌的菌株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中其他致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译丹 杨祖顺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10期 7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布和传播情况.方法 对59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用限制性内切酶SpeI酶切17株椰酵假单胞菌染色体DNA以进行脉冲电泳(PFGE)分析.结果 采集样品59份,分离鉴定出椰酵假单胞菌14株,检出率为23.7...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母面亚种;分离鉴定;细菌性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绍强 王三亨 等 《临床荟萃》 2002年17卷4期 225-22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酵米面中毒,是我国广大农村病死率最高的一种细菌性食物中毒,1987年命名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1,2]。近年我地区3起18人食用霉变糯玉米汤圆(酵米面食品)发生中毒,经常规对症处理,血液透析治疗不能使病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奈淑娟 郭振坤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1年11卷3期 384-384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0年7月3日,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收入一名食物中毒患者,女性,年龄48岁.其主要临床症状:上腹部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胀、轻微腹泻、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烦躁、轻度皮下出血.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患者呕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月娟 李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21卷18期 2524-2525页
【摘要】 <篇首> 酵玉米面中毒是属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中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2000年8月~2004年9月我地区发生5起酵玉米面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43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凤英 西藏科协2004学术年会 2004年
【摘要】 2001年11月26日在拉萨蔡公堂的学发现7名儿童因食陈旧不洁食物,出现消化症状及全身痉挛性抽搐等中毒症状.对其食用物及呕吐物检查并经细胞学证实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所致,并且经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抢救临床亦证实为此菌所为,经查新资料,此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兴乐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本文介绍广西隆林县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案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救治诊断以及事故后续处理经过和事故涉及的经济损失等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