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8
- 119
- 7
- 4
- 22
- 11
- 9
- 8
- 7
- 149
- 111
- 29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晓燕 《生物学通报》 2016年51卷10期 35-36页ISTICCA
【摘要】 以“尿的形成”一节为例,论述了生物学教学应围绕重要概念展开,在概念的习得过程中,要关注从模型到实物间的认知矛盾,从宏观到微观的递进过程,关注科学探究历程与科学结论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前概念至科学概念形成的转变,引导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侠 《生物学通报》 2015年50卷6期 35-37页ISTICCA
【摘要】 生物学概念的构建有其客观的规律.以基因突变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目前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呈现了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操作,选一步深化了生物学概念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晓青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3期 19-21页PKU
【摘要】 从考察一线课堂教学现状出发,梳理当前中学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归因,寻找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促进从认知改变到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科实践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庚 韩翼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5年33卷1期 25-41页
【摘要】 面对错综复杂和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组织要想做出快速响应,领导者的有效倾听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尚未对领导倾听的概念形成统一界定,且理论视角和研究层次较为单一,这不利于我们深入理解领导倾听的内涵及其多层次效应.事实上,作为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安文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27卷4期 78-82页
【摘要】 文章阐述了中医药术语"配伍"的概念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从"能怎么译""要怎么译"和"该怎么译"三个角度,分析了该术语现有的四种译法,指出现有译法存在语义框架误用的问题.作者基于人类隐喻认知的共性,强调概念的本质特征应成为术语翻译的出发点,尝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晓婷 黄胜琴 《中学生物学》 2024年7期 30-32,36页
【摘要】 本文运用概念形成策略及问题链支架策略,引导学生剖析落地生根的繁殖现象、细胞全能性的探究史、细胞全能性的现代应用等实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对"细胞全能性"概念的深度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小梅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20期 38-40页
【摘要】 针对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存在的概念关联缺位、迁移缺少、建构缺失的现实困境,在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具体体验"教学活动、"反思观察"科学事实、"抽象概括"次位概念和"行动应用"重要概念,实现图式建构、认知思维、概念关联和生命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建烽 田树青 《中学生物学》 2024年3期 52-54,57页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基因突变"概念教学.通过巧设问题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突变的本质和影响.注重知识进阶和概念形成,活用教材资源,旨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珍爱生命的观念,实现深度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邰玉韦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34期 4-7页
【摘要】 归纳了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讨论》栏目的编写理念和设计特色,并提出重视素材重构,促进概念形成;创设学习任务,发展高阶思维;关注交流成效,开发评价工具的教学建议,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英 罗玲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3期 59-61页PKU
【摘要】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中,通过丰富实验材料,拓展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概念的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从根本上把握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既加深学生对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美洲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8期 91-93页
【摘要】 以"生物的分类"为例,通过"尝试分类"激发学生思维,通过"科学分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重要概念,通过"给动物分类"的模型建构来帮助学生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玲 陈妙君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6期 55-58页
【摘要】 以"渗透作用"概念教学为例,实施探究性教学,从感知概念、思考概念、形成概念、应用概念、内化概念和迁移概念的角度,探索生物学概念形成过程的规律.在教学中渗透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中学教学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丁丁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3年42卷2期 226-240页
【摘要】 20 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基因"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基因"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兰兰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9期 77-79页
【摘要】 以大概念为统领,真实性问题情境为线索,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群,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并迁移知识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促进概念形成,落实素养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慧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6期 77-79页
【摘要】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会用"好孩子"标签约束孩子,长久使用该标签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削弱自我价值感,阻碍自我概念形成;忽视孩子感受,压制个性发展;弱化内部动机,减缓行动效率.家长可尝试通过由内而外释放爱意、温和且坚定的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圣强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19期 7-10页
【摘要】 概念教学是生物学教学中最重要的育人方式,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概念学习主要有概念同化、概念形成与概念建构3种方式,重点阐述将教材中有些采用概念同化呈现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概念形成、概念建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一是前置并改变"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爱坚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11期 25-27页PKU
【摘要】 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例,以情境问题的解决为背景,利用已知知识建构数学模型,延展认知范围;从思维模拟到物理模型,促进概念具象化;利用已知案例推演情境问题,使复杂关系逻辑化,让模型建构成就初中生物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军 郭丽丽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4期 30-31页PKU
【摘要】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染色体组"概念教学为例,根据概念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三种课堂提问策略,包括调动学生的前概念,促进学生的概念间迁移以及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希望以此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迁移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於琳雅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11期 61-62页PKU
【摘要】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入地认识生命世界、探寻生命本质以及科学地解释生命现象.本文以"藻类植物"一节教学为例,探讨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是一种生命观念,以及这一生命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仁忠 阮云洲 等 《中国防痨杂志》 2021年43卷6期 539-5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定义对于指导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秋奇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2021年43卷6期 546-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随着结核病患者并存疾病的增加,结核病共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不乏对共病现象的研究,但在结核病领域"共病"概念使用不多,对于结核病与其他疾病的共病管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探讨结核病共病相关问题,笔者从"共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廷秀 张伯超 等 《海峡药学》 2022年34卷12期 85-87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课程绪论是课程教学的第一节课,本文旨在对绪论课教学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效果.方法 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分析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兰兰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30期 53-55页
【摘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通过补充观察实验、优化实验设计、拓展探究实验、借助实验任务单等形式,让学生亲历概念形成的各个环节,积累丰富的事实证据,得出实验结论,修正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呼吸作用"的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文静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12期 49-52页
【摘要】 创设新冠病毒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和资料分析,以自主构建"中心法则"相关知识,形成"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的大概念.实践证明,在利用知识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发展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锐 张冰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2年10卷11期 1198-120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中药药性是中药有别于现代药物的根本属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中药药性理论肇始于四气五味,经过几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补充完善,形成了目前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为主体的中药药性理论.由于阴阳五行哲学思维的渗透和不同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锦玲 从紫薇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2卷13期 1516-1521,1527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对当前卫生领域常用绩效评价概念框架进行比较总结,理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概念框架的构建思路,明确概念框架的内容,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的框架概念化为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5个维度,并从供需方角度区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产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静 徐亚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年34卷9期 1130-1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认知属于大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范畴,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实际上认知是人脑为解决问题而摄取、存储、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当这些基本功能因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异常,则称之为认知障碍.其表现形式分为执行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峰 张冉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1卷3期 256-260页ISTICPKUCA
【摘要】 由生活习惯和环境变化引发的共病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共病在概念上的界定至今尚未达成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体系的不规范、研究成果的不可比问题逐渐显现.本研究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共病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不同共病概念表述的区别与联系,对共病研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震 王睿 等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期 71-74页ISTICPKU
【摘要】 概念是思维的原点和逻辑的起点,概念的定义方法决定了知识的特征和发展路径,东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源于概念的形成方法不同.中医知识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概念定义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知识概念体系.中医知识概念价值主要对中医药临床实践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博 柴民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5期 5246-5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起源发展,总结了推动其概念形成的发展脉络,分别是人居环境视角、生态保护视角和绿色技术视角.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空间、功能、要素上的内涵,阐述了它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外延关系.通过文献研究,综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人体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