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4
- 1
- 9
- 7
- 3
- 2
- 2
- 23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欧平 唐祺超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3期 9305-9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潜在的、强大的温室气体,应该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开展监测和削减.河流、水库、鱼塘和沟渠等受人类影响的小流域水生生态系统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活跃区域,更是N2O重要的源和汇.然而,同一流域不同水体N2O的排放特征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博文 潘萌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45卷3期 625-6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通过构建中尺度控温围隔模拟系统,模拟21世纪末气候变化与富营养化趋势,探讨未来气候变暖与富营养化趋势下浅水湖泊水-气界面N2O交换过程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1)恒定与波动升温引起的代谢过程及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改变显著促进了水-气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蕙琳 娄运生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期 553-5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及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备受关注.品种混栽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植株抗性.增温或混栽单因子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影响已有报道,但二者耦合如何影响水稻生产及稻田CH4和N2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音嘎 王晓丽 等 《微生物学报》 2024年64卷10期 3780-37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基于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以及黄河流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于2023年7月选择黄河内蒙古段流域为对象,测定流域内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水体理化性质及水-气界面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气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东彦 杨灵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8期 2171-21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在我国开展的66个野外氮沉降模拟试验的290组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探究实验样地特征(气候因子、土壤性质)和施氮因素对施氮后土壤N2O通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地的年均降水量、年均温、自然氮沉降量和土壤C/N与施氮后N2O通量增幅呈...
【关键词】 整合分析;氮沉降;氧化亚氮(N2O)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登超 高霄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2期 165-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N)、磷(P)等养分添加是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策略,但其对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该研究以南疆昆仑山北坡高山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氮添加、磷添加、氮磷交互以及不施肥(CK)4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连续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润成 吴起鑫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3期 791-7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河流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山地河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区域,但迄今山地河流CH4和N2O释放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究高原中大型河流CH4和N2O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雅鲁藏布江(雅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培欣 杨亚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7期 2072-20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含氧化亚氮还原酶(NOS)的反硝化细菌驱动的氧化亚氮(N2O)还原成氮气(N2)的过程是N2O排放的重要调控途径.为探明施肥对稻田土壤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宁乡县长达30年的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智勇 贾俊香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年25卷3期 611-6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地下气体原位采集系统-气相色谱法,周年监测休耕裸地与轮作菜地(茼蒿-空心菜-大青菜)7、15、30和50 cm土层N2O浓度变化,旨在探究菜地土壤剖面N2O扩散通量变化和净周转率.结果显示:菜地土壤剖面N2O浓度呈现较大的时空变异性,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鑫 刘小龙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3期 613-6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规模筑坝拦截是当前世界河流普遍面临的共同趋势,河流筑坝导致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效应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河流拦截背景下的水库中氧化亚氮(N2O)的产生与释放是理解河流-水库体系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水库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明升 王晓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6期 1815-18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和最主要的臭氧层破坏气体.填埋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而垃圾填埋场是N2O的排放源之一.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均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可以有高的N2O释放通量,但不同填埋场测定数据差异很大.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秀枝 张秋良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8期 2149-21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区6-9月生长季土壤CO2、CH4和N2O通量进行原位测定,研究了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季节和昼夜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为大气CH4的汇,吸收通量为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钟瑶 导师:李郑杰 卢伟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氧化亚氮(N2O)是强效温室气体,其导致大气变暖的潜力是二氧化碳(CO2)的265~298倍。虽然N2O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湿地N2O排放仍是全球温室气体预算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干旱、洪涝、热浪等极端气候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实 王传宽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5期 4075-40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高纬度森林土壤在漫长的非生长季中对重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释放或吸收在碳氮年收支中作用很大,但目前研究甚少.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研究东北东部4种典型温带森林土壤表面CO2、CH4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毅勇 郑循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3期 493-4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2~2004年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3种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类型(常年积水的毛果苔草沼泽、季节性积水的小叶章湿草甸和常年土壤过湿的灌丛湿地)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N2O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3种类型湿地N2O通量均有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雪 导师:詹力扬 叶旺旺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作为强效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海洋,尤其是大陆河口和陆架区域,在大气N2O和CH4收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河口和陆架区域溶解N2O和CH4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台湾海峡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 王传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5期 1007-10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东北东部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人工红松林、落叶松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其土壤N2O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4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总体上表现为大气N2O的排放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 张旭东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789-37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反硝化细菌是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关键因子.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RF:对照;RB:火烧;MT:粉碎;NR:移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nosZ为标记基因,测定了自2018年9月-2020年9月,2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 刘凯明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7期 2330-23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业排水过程改变了水体氮的空间分布,从而进一步控制了水体N2O的产生.探究农业活动对水体N2O的产生和排放对于完善全球N2O预算和间接排放因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三江平原浓江流域来探究农田排水期水体中碳氮分布、N2O产生机理和源汇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炳 曾立雄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7期 2218-2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及其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对长江三峡库区估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改善面源污染问题和柑橘园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长江三峡库区管理措施对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N2O排放通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及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华军 程淑兰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7期 4799-48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分非饱和的森林土壤是大气甲烷(CH4)汇和氧化亚氮(N2O)源,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导致森林土壤碳氮气体通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之间存在协同、消长和随机等复杂的耦合关系,关于氮素对两者产生过程的调节作用以及内在的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晓波 李玉娥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546-5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土壤氧气可获得性(SOA)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多种管理措施影响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及田间淹水深度(H)等3种SOA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甲烷(CH4)排放最集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建初 张岳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9期 6138-6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8-2011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下游稻麦轮作系统冬小麦农田N2O排放进行了为期3a的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免耕、旋耕和翻耕)对冬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农田N2O排放高峰出现在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晓波 李玉娥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6期 1812-18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多种田间管理措施综合影响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通量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多元回归关系,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稀释培养计数法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土壤产气微生物菌群数量的连续观测.2a研究结果显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微生物总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淑方 王为东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0期 6279-6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密闭箱法研究太湖流域源头溪流N2O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苕溪N2O释放通量范围在-18.11—397.42 μg·m-2·h-1,平均值为(30.37±10.87) μg·m-2·h-1.溪流N2O释放呈现明显的季节模式.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惠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1557-1558,15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盐酸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12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的方法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的方法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刘丛强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4期 289-2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于2006~2007年对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的释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研究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是大气CO2、N2O的释放源,CH4的吸收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杉 冯明磊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6期 1269-12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菜地、旱地、林地、果园、水改旱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在-21~435μg·m-2·h-1之间变化,N2O年排放总量为菜地果园旱地水改旱林地,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品晶 陈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7期 1591-15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法,现场监测黏土和砂土覆盖层生活垃圾填埋场N2O释放通量的春夏季节及昼夜变化,研究渗滤液灌溉、覆土土质对填埋场N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土和黏土覆盖层填埋场N2O夏季的释放通量均值分别为(242±576)和(591±76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立明 孔祥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0期 2265-2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预设取样器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渗滤液灌溉条件下,土柱土壤不同深度剖面 N2O的浓度以及N2O和CO2的表面释放通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渗滤液灌溉可促进N2O的生成和释放,灌溉后24 h内土柱N2O的释放通量与表土下10 cm(r=...
【关键词】 N2O和CO2释放通量;渗滤液灌溉;土壤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