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0
- 62
- 32
- 11
- 2
- 59
- 58
- 57
- 40
- 38
- 67
- 45
- 31
- 30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杰雅 任艾齐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53卷1期 167-172页
【摘要】 为探究谷子可溶性膳食纤维(FMB-SDF)对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2.5、5.0、7.5、10.0 mg/mL不同质量浓度FMB-SDF作为试验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FMB-SDF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文娅 杨渊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3卷6期 147-153页ISTICCA
【摘要】 胆绿素、胆红素是血红素代谢的产物.有研究发现,胆绿素依靠胆绿素-胆红素氧化还原系统,不断地消耗氧自由基,激活胆绿素还原酶,从而发挥抗氧化、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稳定血管内皮细胞、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将从胆绿素、胆红素的结构与代谢、胆绿素的作用...
【关键词】 胆绿素;胆绿素-胆红素氧化还原系统;氧化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小丽 董宪喆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5期 674-6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走马胎皂苷成分AG4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检测其对MCF-7细胞凋亡、细胞周期、Caspase-3 和Caspase-9的活性、以及SOD活性和GSH、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终浓度为0.51~8.13 μmol·L-1的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刘承芸 等 《卫生研究》 2005年34卷2期 167-1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采用二氧化硫动式熏气装置对小鼠进行气体吸入染毒,测定二氧化硫对小鼠睾丸匀浆上清液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测定二氧化硫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海军 陈坤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2期 229-2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2个品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部分性质及其在田间缓慢干旱下氧化还原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2个品种小麦叶片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在40℃左右,Mg2+对其...
【关键词】 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缓慢干旱;质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衍恭 刘刚 等 《天津医药》 2014年10期 1043-104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均源于细胞内外钠钙离子稳态失衡,其潜在的细胞内信号调控机制除了经典途径,如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和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等蛋白激酶使之活化外;近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氧化应激时活性氧自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静 熊爱生 等 《生命的化学》 2003年23卷3期 210-212页ISTICCA
【摘要】 硫氧还蛋白是生物体调节体内氧化还原系统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参与了生物体内众多的氧化还原反应,其活性位点是 -Cys-Gly-Pro-Cys-,在众多的生命过程中,通过构象的改变行使其调节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爱生 彭日荷 等 《生命的化学》 2002年22卷2期 142-144页ISTICCA
【摘要】 生物体中的氧化还原系统主要是由一些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质组成,通过巯基和二硫键的改变调节生物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爱生 彭日荷 等 《生命的化学》 2002年22卷5期 472-474页ISTICCA
【摘要】 植物中氧化还原系统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一些氧化还原蛋白在光照和黑暗中结构改变,使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系统发生变化,实现对光合作用的调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淑芳 朱月林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年14卷6期 1098-1103页
【摘要】 在NaCl胁迫下,对番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根系活力、根系质膜H+-ATPase、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质膜和液泡膜Ca2+-ATPase、质膜氧化还原系统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嫁接苗根系活力显著高于自根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永生 王为民 《稀土》 2007年28卷2期 54-59页
【摘要】 两相法分离纯化小麦(Triticum sativum L)根细胞质膜微囊用于测定La3+和Eu3+对质膜H+-ATPase及氧化还原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00mmol/L NaCl溶液处理显著抑制了小麦幼苗根细胞质膜H+-ATPase...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sativum L);稀土元素;质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泽 刘永臣 《华北农学报》 2007年22卷6期 127-129页
【摘要】 对苹果梨和杜梨两种梨树叶片的质膜氧化还原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使梨幼树叶片质膜NADH(还原性辅酶Ⅰ)和NADPH(还原性辅酶Ⅱ)的氧化速率及Fe(CN)3-6和EDTA-Fe3+的还原速率降低.在干旱胁迫时,GSH(谷胱甘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桂珍 关军锋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年11卷3期 48-50页
【摘要】 小麦根及胚芽的质膜均存在氧化还原系统,正常供水时小麦胚芽生长最快时期活体质膜氧化NADH速率最高,PEG-6000溶液(200g/kg)渗透胁迫时小麦根和胚芽生长明显受抑,完整根、芽还原K3Fe(CN)6的能力增强,且小麦胚芽的还原能力增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海莹 王钰琨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4年55卷5期 613-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过度积累诱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证明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进展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关键病理机制,形成AD致病"铁死亡假说".近年,基于铁死亡致病机制的AD治疗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艺林 刘淑兰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1年30卷2期 132-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想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应在肿瘤部位高度累积且快速释放药物,而在血液循环中无泄漏,利用肿瘤环境改变的氧化还原状态及细胞内外的谷胱甘肽差异,结合纳米给药系统,可实现精准肿瘤靶向.本文对氧化还原敏感型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原理、氧化还原敏感键及其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钞艳惠 高梅梅 等 《中南药学》 2021年19卷7期 1364-1369页ISTICCA
【摘要】 化疗药物普遍存在着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基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二硫键对氧化还原电势的响应性,二硫键已被广泛运用于设计纳米前药和纳米载体,这一策略能够实现靶向肿瘤部位的特异性药物递释,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并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超 伍中宝 等 《微生物学报》 2025年65卷5期 2128-21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新型氮杂环卡宾银配合物(N-heterocyclic carbene silver,Ag-NHC)兼具优异的稳定性、水溶性和杀菌活性,是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抗菌候选物.[目的]探讨合成的 1,3-二苄基Ag-NHC[1,3-dibenzyl-...
【关键词】 SBC3;氮杂环卡宾银配合物;硫醇依赖的氧化还原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章明 刘文慧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1期 38-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人CYP3A4与POR和cyt b5用悬浮细胞共表达时的最佳条件.方法:悬浮培养Sf9细胞,分别摸索摇床的温度、转速、摇瓶中细胞液的量、表面活性剂的加量、细胞的培养时间,以及3种病毒的加量比例等条件,并进行优化;然后,将表达产物制...
【关键词】 细胞色素b5类;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氧化还原酶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永强 夏洪娇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年29卷12期 1288-1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探讨氧化还原态和淋巴细胞凋亡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0例SLE患者和40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2组人群红细胞溶解产物的还原...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氧化还原态;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定璋 陈少贤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8卷10期 1861-18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催化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TPOR)活性域相互结合的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首先构建pBTM116-MIF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L40;将表达MIF催化 TPOR活性域的L40酵母菌...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酵母双杂交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虎 薛保国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年29卷4期 748-7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硫氧还蛋白是一类催化二硫键氧化还原的小蛋白,它通过调控细胞中氧化还原状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硫氧还蛋白系统尤为复杂,参与了植物的新陈代谢、转录翻译调控、信号传导以及植物的抗逆反应等.本文主要通过对植物硫氧还蛋白分类、活性位点、结构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桂 夏金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7年1期 5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硫化矿的酸溶解和化学氧化过程中(H+和Fe3+作用下,金属硫化矿中分解),伴随着硫元素转变成多聚硫S8或硫代硫酸盐的过程.对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过程的研究表明,胞外环状多聚硫S8可能通过细胞外膜蛋白巯基活化成线状-SnH后,被转运到细胞周质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平 梁立平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16期 1726-1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普遍认为线粒体是控制细胞凋亡的中心和产生氧自由基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功能失调可以导致许多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 刘艳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6年22卷5期 355-3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化学性质活泼的自由基(free radicals)在保持产生和清除平衡的稳衡性动态下能履行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超过生物体的清除能力则可导致多种疾病.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
【关键词】 自由基;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晶晶 刘艳霞 《生理科学进展》 2005年36卷4期 319-32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factor 1,Ape/Ref-1)是一种在体内分布非常广泛的蛋白质,具有修复损伤的DNA,调节氧化还原反应,参与...
【关键词】 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碱基切除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月桦 高俊凤 《西北植物学报》 2002年22卷3期 682-6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介绍了植物质膜中3种主要的功能蛋白,质膜H+-ATPase、质膜Ca2+-ATPase、质膜氧化还原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生理功能,并对近年来有关逆境下这些膜功能蛋白(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质膜H+-ATPase;质膜Ca2+-ATPase;质膜氧化还原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5年2期 154-156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体内氧化还原系统的变化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产科检查的孕妇中选取发生新生儿窒息的ICP 孕妇35例作为窒息 ICP 组,另外选取3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军民 李琳 等 《胃肠病学》 2013年18卷6期 374-377页ISTICCA
【摘要】 DNA碱基切除修复(BER)参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DNA损伤修复过程,是维持基因组DNA完整性的一个重要修复机制.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BER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具有DNA修复、氧化还原激活、基因表达...
【关键词】 DNA-(无嘌呤或无嘧啶位点)裂合酶;氧化还原因子-1;消化系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家畅 周倩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28期 6-10页
【摘要】 植物细胞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存在着氧化还原状态的动态平衡,对维持生物大分子正常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植物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会发生氧化还原代谢的紊乱,导致植物细胞中活性氧大量积累,进而对植物形成氧化胁迫.氧化胁迫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胜军 盛红专 《天津医药》 2010年38卷8期 670-67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酶2C9基因 (CYP2C9) 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VKORC1)多态性对华法林临床应用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南通地区临床口服华法林患者70例,对照组70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关键词】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型;华法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