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3
- 2
- 4
- 4
- 1
- 19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艳 刘苗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1期 45-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氨氮对底栖动物的毒性效应,在位于湖北保安湖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单个水域面积约600 m2,水深约1.5 m)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6个不同氨氮浓度[N25>N20>N15>N10>N5>N0(对照);0.2—33.7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龙 张海龙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5期 1157-11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氨氮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在氨氮过高的养殖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从生态、环境及养殖效益角度来看,研究氨氮对鱼类的毒性以及鱼类应对环境或体内高氨浓度的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鱼类具有其特殊的策略来降低氨毒性,使得这些种类能适应极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杰 姜宏波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3期 516-5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中华小长臂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8±1)℃,pH为7.3±0.1条件下,氨氮对中华小长臂虾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65.47、371.16、291.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训彬 张秀霞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26卷4期 316-3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近年来,红螯螯虾养殖面积越来越广泛,明确不同规格的红螯螯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有利于提高其养成率,促进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在水温24~25℃、pH 7.9~8.0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家英 《中国沼气》 2021年39卷5期 12-16页
【摘要】 厌氧发酵技术在有机垃圾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工程运行中氨氮的抑制问题比较突出.试验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中的氨氮毒性抑制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氨氮梯度探讨了氨氮对发酵过程产气量、脂肪酸和碱度的抑制影响.试验证明氨氮可以引起发酵系统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小琴 王岚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49卷7期 81-87页
【摘要】 氨氮作为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对鱼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具有毒性效应,氨氮会对鱼类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环境因子对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超 胡威 等 《四川动物》 2013年32卷4期 568-572页ISTICPKU
【摘要】 在pH 8.09、水温28C±1℃、盐度5‰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对全甲宽小于1.5 cm、1.5 cm、1.5 cm至2.5 cm之间3个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飞 邓育林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48卷1期 81-84页
【摘要】 为对细鳞裂腹鱼幼鱼不同水体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金沙江水体(水温16.5℃,pH8.20)设置NH4Cl浓度50.12mg/L、56.23 mg/L、63.10 mg/L、70.79 mg/L、79.43 mg/L、89.13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飞 徐祎然 等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60卷10期 1882-1883,1886页
【摘要】 在水温为14.2~14.5℃,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浩 王飞雨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10期 104-1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的毒性效应机制,以平均体质量(2.64±0.68)g的兰州鲇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氨氮胁迫实验.通过96h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其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白晓倩 导师:王志铮 浙江海洋大学 水产 水产养殖(硕士) 2016年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在氨氮、亚硝酸盐及两者复配组合条件下,对四株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ZHYYZ-1、ZHYYZ-2、ZHYYZ-3、ZHYYZ-4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氨氮质量浓度2g/L时对实验菌的生长均无显著性的影响,随着氨氮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间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本文中选取了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brightwelli)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铵对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brightwelli)生长生殖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时代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景涛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渔业养殖是天然水体的重要用途之一,但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氨氮等污染物大量排入自然水体,水生生态承受的外部压力逐年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本文以草幼鱼为研究对象,在氨氮急性毒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氨氮亚致死浓度长期胁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梦雪 导师:朱丽岩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将氨氮作为目标污染物,受试生物分别为我国近海常见浮游桡足类——太平洋纺锤水蚤和指状伪镖水蚤,开展急性毒性实验,测定48h-LC50。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温度下氨氮暴露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毒性影响变化,以及氨氮对指状伪镖水蚤耗氧及生殖发育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会民 《四川动物》 2011年30卷5期 768-771页ISTICPKU
【摘要】 以黄河鲤幼鱼为实验动物,研究氨氮暴露对鲤鱼红细胞微核、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可引起鲤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氨氮暴露浓度的增加,鲤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呈现规律性上升变化,且方差分析差异显著(P<0.01);随着氨氮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普 肖国强 等 《四川动物》 2009年28卷1期 73-76页ISTICPKU
【摘要】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pH和氨氮对橄榄蚶稚贝和成贝存活和耐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橄榄蚶稚贝和成贝的成活率,橄榄蚶稚贝适宜pH范闱为7.9~9.4,pH为8.5时存活最好,橄榄蚶成贝的适宜pH范围为5.2~9.4.氨氮浓度和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大明 廖义军 《生态科学》 2007年26卷2期 151-1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研究2006年9月广州郊区某鱼塘因化工企业污染源废水进入而导致大量死鱼事件中鱼类死亡原因,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蚕豆(Vicia faba)根尖对污染源废水及鱼塘水分别进行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鲁增辉 导师:王志坚 西南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氨氮在未受污染的正常水体中,浓度较低,但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肥料径流等有机污染会导致水体中高的氨氮浓度。氨氮在我国水域污染非常严重,对渔业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一些水体氨氮含量远远超过渔业水质标准。氨氮对鱼类的影响的研究较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晶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41卷2期 4-6页
【摘要】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在pH 8.85、水温23℃条件下,研究氨氮对草鱼仔鱼存活的影响.试验证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呈正相关.平均氨氮TAN浓度为0.31、20.94、30.15、40.28、60.70、91.02、169.99、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艳 黎慧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1期 87-90,93页
【摘要】 [目的]探明氨氮胁迫对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的毒性效应.[方法]采用96h静态毒性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暴露时间的氨氮对虎纹蛙血糖(Glu)、高铁血红蛋白(MetHb)、尿素氮(BUN)和血氨(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莹 孙梨宗 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4卷1期 88-91页
【摘要】 目的:从酶活性测定和酶基因表达两方面探讨氨氮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为快速准确评价氨氮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研究氨氮对其毒性效应,分别在第3d和第14d测定斑马鱼肝脏组织SOD和AChE酶活性变化,进一步运用半定量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成旭 袁重桂 等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2卷2期 333-336页
【摘要】 在水温(23±1)℃,盐度20,pH值7.4~7.5,溶解氧大于5.0 mg/L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态氮对体质量为(31.54±0.99)g的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大黄鱼幼鱼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会民 《动物医学进展》 2013年34卷9期 79-81页
【摘要】 为研究氨氮在鲤鱼养殖中的毒性,选取健康均匀的黄河鲤150尾分为4组,设置氨氮浓度分别为0.071、0.143、0.284、0.427mg/L的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进行毒性试验,试验处理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会民 《动物医学进展》 2013年34卷10期 132-134页
【摘要】 研究氨氮对于鲤鱼养殖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选取健康均匀的黄河鲤分为4组,设置氨氮浓度分别为0.071、0.143、0.284mg/L的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进行毒性试验,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力强 康现江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5卷2期 179-184页
【摘要】 以斑马鱼(Brachyclanio rerio)为实验材料,用氯化铵模拟水体中氨氮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到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6,114,105,101 mg/L.在96 h LC50以下,设6个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鹏 黄霞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04年24卷5期 610-613页
【摘要】 讨论了环境中氨氮的浓度、pH值、盐度、温度对红斑顠体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264mg/L;红斑顠体虫对氨氮长期接触时的最大可接受浓度在20~50mg/L;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毒性随pH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丹霞 金送笛 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年18卷3期 210-215页
【摘要】 研究了pH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溞状幼体Ⅱ期(Z2)变态的影响,即pH为5.5~9.6时Z2期幼体可变态,最适pH为7.0~9.1.监测了施用漂白粉后池水中有效氯的衰减及pH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 mg/L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