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5
- 1
- 16
- 5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凌 金相灿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7期 1218-12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天津市小型人工湖湖水样品,调整氮磷起始质量比(分别为0.5:1、7.2:1、25:1、50:1),在水族试验箱内进行生态模拟试验,探讨城市湖水浮游藻类群落对不同氮磷比例的响应.与对照组相比,高氮磷比组绿藻种类减少,蓝藻种类变化不大;低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大栓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9期 963-9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静 虞木奎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6期 2140-2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文艳 周怀平 等 《生态科学》 2021年40卷5期 122-1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1985—2017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播种面积,采用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探讨了山西省化肥施用及环境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化肥施用总量在1985—2017年间整体呈增加趋势,2017年山西省化肥施用强度为285.14 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红旭 徐程扬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659-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有关氮(N)∶磷(P)供给比例对苗木P吸收和利用影响的研地究仍存在盲点.选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播种苗作为材料,对比了1∶3、1∶2、1∶1、2∶1、3∶1五个N∶P供给比例对温室条件下苗木生长、针叶和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晓艺 林凤莲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56卷1期 85-93页
【摘要】 了解施肥对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Lour.var.aurantiacus)幼苗叶片性状、养分限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于丹桂的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浦城丹桂(O.fragrans?Pucheng dangui?)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霞 孙小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4期 1279-12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析养分添加对荒漠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对揭示其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材料,设置3个氮磷(NP)添加量(低、中、高)和N/P(5∶1、15∶1、45∶1),量化分析了整株、根、茎、叶和果实性状对NP添加的响应.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玲 王光美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3期 801-8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类活动已从氮磷供应总量和供应比例两方面改变了环境的氮磷供应条件,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以氮、磷分别供应量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氮磷供应总量的度量,设置3个氮磷供应总量水平及3个氮磷供应比例(5∶1、15∶1和45∶1),通过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钦普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5期 1477-14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深入认识江苏省氮磷钾化肥投入的空间格局及其环境风险,有利于调控江苏农田施肥合理分布、加强化肥使用风险管理和分区指导,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考虑氮磷钾3种化肥不同的环境污染效应,建立带有权重系数的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模型,对江苏省氮磷钾化肥使用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军 刘东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2122-21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不同氮磷比(N∶P=1∶1,4:1,16∶1,80∶1,160∶1)条件下,对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新月柱鞘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洋 陈丽丽 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9卷1期 115-120页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很多国家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之一,水中氮磷浓度过高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而水生植物是水体氮磷去除的重要载体,可以提高水体净化的效率.对水生植物累积氮磷的测定方法,水生植物类型及影响水生植物氮磷去除的因素(包括水生植物的种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寒星 葛静 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7期 33-34页
【摘要】 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聚合氯化铝(PAC)和锁磷剂单独投加与复配投加时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时,聚合氯化铝和锁磷剂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 mg/L、160 mg/L,此时上清液中总磷含量分别为0.049 mg/L、0.047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文利 王国栋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3卷6期 151-154页
【摘要】 对在不同N/P(1:1,5:1,16:1,50:1,100:1)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营养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P=16: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细胞生物量最高;N/P小于16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态较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冬碧 揭志辉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29卷9期 1700-1712页
【摘要】 [目的]研究加工通芯莲用子莲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为子莲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空莲 36 号和建选 17 号为供试品种,在江西省广昌县开展微区(3 m2)试验.分别在子莲移栽后 85 天(始收期)、103 天(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丽花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52卷1期 4-6,37页
【摘要】 试验以3年生樟子松苗木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的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追肥比例对樟子松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根、茎、叶和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其根、茎的IAA含量在8月和9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王富胜 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5期 10-13页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设计,不同比例氮磷钾肥配施处理,以岷归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当归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总施肥量450 kg/hm2,比例为N:P2O5:K2O=1:1:0.5,即施纯N 180 kg/hm2、P2O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阎凯 导师:段昌群 云南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世界著名的地质富磷区,滇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大量磷素进入附近水体,直接威胁着滇池、抚仙湖等高原湖群以及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水体安全.植物修复被认为是减少该区域磷流失风险最长远有效且经济的措施.基于植物与养分及水文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芳 李世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6期 1188-11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小偃22'为供试植物,在全生育期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采用分层隔水土柱法研究了与田间土层分布相同土柱不同土层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不同器官氮、磷养分累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昕 阎秀峰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6期 947-9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晔 于振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期 98-1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促进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较高的施氮量不利于起身期之后的氮素积累,致使成熟期小麦氮素积累量未能显著提高;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显著提高植株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秀峰 王琴 《植物生态学报》 2004年28卷1期 17-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和臭红菇(Russula foetens)是在自然环境中与其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在前期工作证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江莲 导师:章军 厦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中形成“水华”的主要藻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常见赤潮、水华藻种在特定环境中的蛋白质组差异,从中寻找出有价值的差异蛋白质分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凯峰 导师:段舜山 暨南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为了掌握微藻的异质性特征与群体生产潜力的关系及规律,以布朗葡萄藻764株和765株(Botryococcus braunii)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分别设置6种光照强度、2种光照强度和7个氮磷营养水平、2种光照强度和培养基浓度下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秀峰 王琴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6期 701-7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是中国特有的栎林树种,也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和臭红菇(Russula foetens)是在自然环境中与其共生形成外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景景 刘国锋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年38卷5期 88-92页CSCD
【摘要】 在武汉对从云南红河州采集的野生淡黄花百合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其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繁殖栽培技术,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淡黄花百合适应性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观赏价值高,耐热性良好;通过鳞茎、珠芽、种子繁殖,以殊芽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娟 安艳玲 等 《环境工程》 2016年34卷5期 143-147页
【摘要】 于2013年8月和2014年1月先后2次在清水江流域进行水质监测,阐述了清水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清水江流域氮、磷污染严重,ρ(TN)的平均值为2.08 mg/L,ρ(TP)为0.80 m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辑鑫 陈贺亮 《现代畜牧兽医》 2016年6期 31-35页
【摘要】 苏家屯某养鸡场与辽宁省某环保科技企业合作,运用该环保企业生产研发的密闭式高温发酵设备,通过密闭的好氧发酵模式处理鸡粪便,生产有机肥.其过程安全环保,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较为适合作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治理.根据该企业提供该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钦民 徐福利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年20卷1期 118-128页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磷可促进杉木幼苗植株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增加,并影响叶、茎、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氮、磷处理幼苗叶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