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5
- 1
- 5
- 3
- 2
- 2
- 1
- 37
- 32
- 11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亚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6期 11页
【摘要】 氯前列烯醇是一种成分类似前列腺素的物质.氯前列烯醇具有对黄体强烈的溶解作用,对平滑肌的收缩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催产素的分泌.氯前列烯醇对黄体生物活性的溶解度大大超过天然前列腺素对黄体生物活性的溶解度,二者能相差200多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平 王瑞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35卷3期 6-8页
【摘要】 利用氯前列烯醇2次注射法在8家牛场228头黑安格斯繁殖母牛群中实施了同期发情处理,共发情166头,平均同期发情率72.81%,发情母牛全部进行了冻配,第一情期受胎率平均为74.70%,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彻底解决了牛场空怀母牛的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登科 《湖南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11-13页
【摘要】 为提高母水牛情期受胎率,促进安化县水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文章就氯前列烯醇不同处理方式对本地水牛同期发情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注一次PG、注射一次PG、灌注两次PG和注射两次PG的同期发情发情率分别为55.56%、63.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娟 李文刚 等 《中国猪业》 2015年6期 40-42页
【摘要】 在瘦肉型母本系“晋阳白猪”的培育过程中,为加快育种进程和选择强度,采取了同期发情和同期分娩两项繁殖节律调控技术并进行对比试验。同期发情试验选择健康、体况良好,发情正常的初产母猪,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在第3个情期前3~4天在试验组母猪的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同山 李月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4年39卷2期 7-9页
【摘要】 通过新丰板岭原种猪场8年来利用氯前列烯醇控制待产母猪白天分娩的技术数据分析,发现使用该技术后,母猪白天分娩率为90%左右,新生仔猪被压死和死胎比例减少,断奶母猪1周内发情率89%.猪场生产正常,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树科 李坤刚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4年11期 48-52页
【摘要】 为了提高母兔分娩管理效率与新生仔兔成活率,挑选健康妊娠29 d母兔28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注射氯前列烯醇钠注射液0.1、0.2、0.3 mL 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15、0.3、0.45 mL,对照组注射0.3 mL 生理盐水,各组用...
【关键词】 氯前列烯醇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孕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新民 陈乃清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52卷18期 4452-4453,4460页
【摘要】 将健康的8~9月龄的湖北白猪后备母猪分为7组,分别用500、750、1 000、1 250、1 500、1 75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用稀释剂作对照,以确定合适的使用剂量,再按这一PMSG剂量配合等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
【关键词】 猪;氯前列烯醇(PGC);超数排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玉甜 张雅琼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3年40卷10期 179-183页
【摘要】 本试验以42 d繁殖模式为基础,在人工授精前48 h分别给母兔注射不同剂量(0、10、20、30和40μg)的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CLO)以进行同期发情,并进行产仔率、产仔总数、产活仔数、活窝重、仔兔个体重及雌激素、孕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为民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1年32卷11期 21-21页
【摘要】 1出生①母猪进产房应在预产期前1周。进产房前应当用高锰酸钾水对乳房进行清洗.进产房时动作要轻,不然会造成死胎。②产期到时可注射氯前列烯醇2毫升,注射后24小时必产.可控制生产时间.以免在夜间无人时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雪萍 池智贤 等 《畜牧与兽医》 2011年43卷6期 34-36页
【摘要】 选择2~4岁繁殖性能正常、体况中等的经产皖北黑猪44头,根据年龄和胎次均衡原则按2×2试验设计方案分组,分别比较4和8月份在断奶当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诱导发情效果.结果表明:在春季,进行氯前列烯醇处理断奶母猪效果不明显;在夏季,氯前列烯醇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伟 李凯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1年38卷9期 209-212页
【摘要】 为了增加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医学、药学进行山羊动物试验的需要,必须提高山羊的繁殖效率,增加山羊怀孕的多胎率.为此作者特设计采用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对华东地区的山羊(江苏海门山羊)进行同步处理并配种以达到提高山羊的多胎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中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0年40卷6期 17-18页
【摘要】 试验分别采用CIDR+E2(孕酮阴道栓法)和两次PGF2α(氯前列烯醇)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做同期发情处理,鲜胚移植,观察妊娠率.试验结果表明,受体牛在12~48 h发情率分别为85.5%和67.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广 于永生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5期 214-214页
【摘要】 选出40只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地方绵羊品种的可繁母羊,利用2次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PG)诱导法进行同期发情,试情后利用萨福克纯种肉用种羊鲜精对发情母羊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结果表明:首次用药后发情的母羊22只,同期发情率为55%,人工授精后受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雪峰 郑新宝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08年29卷4期 49-52页
【摘要】 为了确定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氯前列烯醇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000 kg~6 000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氯前列烯醇;B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良 王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07年34卷12期 21-21页
【摘要】 在羊胚胎移植工作中,需要应用氯前列烯醇(简称PG)对母羊进行注射,诱导母羊集中发情.据对1~7周岁母羊的发情统计,注射263只,发情167只,1~7周岁羊的发情率分别为63.16%、67.65%、66.67%、63.04%、60.0%、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云 王丽梅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07年2期 25-26页
【摘要】 用72头健康空怀本地黄母牛分为2个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黄牛实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1组,注射三合激素;试验2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试验1组、试验2组经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59.38%(19/32)、8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斌 宋玉魁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27卷1期 31-33页
【摘要】 将100只小尾寒羊和道寒杂一代母羊随机分为两组,在春季分别用氯前列烯醇和CIDR+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对发情羊及时进行常温人工授精.结果表明:①A组(氯前列烯醇法)与B组(用CIDR+PMSG法)两种方法比较,同期发情率及情期受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尚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36卷3期 17-18页
【摘要】 对直检确诊因持久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18头引进荷斯坦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分别肌肉注射,200μg和300μg两个剂量组的受胎率均达100%,400μg剂量组的受胎率为88.9%.提示氯前列烯醇为治疗奶牛持久性的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首选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婷婷 刘志平 等 《经济动物学报》 2005年9卷4期 191-193页
【摘要】 为探索进一步提高母狐产仔率及胎产仔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狐的人工授精程序中通过向精液加入不同剂量的PGF2α类似物--氯前列烯醇,比较各组母狐产仔率、胎平均产仔数,以及各组精子在体外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可以提高母蓝狐的产仔率、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洪鹏 田原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05年29卷6期 11页
【摘要】 在石阡县高魁、大岩两村用氯前列烯醇注射空怀健康的黄牛(86头)、水牛(46头)共132头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和冻配试验.结果表明:0~8 d发情牛共122头,同期发情率为92.42%(122/132),在2~6d发情的占总发情数的92.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玉龙 毛德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35卷1期 11-12页
【摘要】 应用50μg促排卵素3号(LRH-A3)给排卵延迟母牛肌肉注射,0.4mg氯前列烯醇给持久黄体的母牛注射,结果表明,注射LRH-A3的母牛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母牛发情率、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魁梧 周振雷 等 《中国奶牛》 2004年4期 18-20页
【摘要】 选用不同药物对38例患排卵障碍的患牛进行治疗并运用RiA法测定血清中的孕酮,结果表明:使用氯前列烯醇的排卵率为70%,二个情期受胎率为90%;使用HCG的排卵率为26.67%,二个情期受胎率为60%;生理盐水的排卵率为33.33%.使用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培根 陈顺友 等 《养殖与饲料》 2003年1期 2-4页
【摘要】 临产英系大白母猪66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头,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分娩;对照组30头,自然分娩.结果:试验组在用药后(24.08±9.18)小时开始分娩,两天内有94.44%(34/36)母猪分娩.试验组白天分娩比例,平均妊娠期、胎衣排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勇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2年23卷4期 1-2页
【摘要】 15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3个组,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经不同的处理后,发情率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昌伟 《贵州畜牧兽医》 2002年26卷5期 1-3页
【摘要】 临产英系大白母猪66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头,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分娩;对照组30头,自然分娩.结果试验组在用药后24.08±9.18h(小时)开始分娩,白天分娩比例,平均妊娠期、胎衣排出时间间隔分别为80.56%、114.4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勇 《黄牛杂志》 2002年28卷5期 1-2,9页
【摘要】 同期发情处理是牛人工授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不同的方法因不同的环境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15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3个组,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勇 方富贵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20卷5期 5-7页
【摘要】 观察合肥市蜀山地区黄淮白山羊的发情周期,并用前列腺素制剂氯前列烯醇对其进行人工流产、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结果显示蜀山地区的黄淮白山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2 d,氯前列烯醇处理后对人工流产、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的效率分别为100%、7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利国 李宁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01年32卷5期 421-425页
【摘要】 在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后第10 d,给5头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牛安装颈静脉血管导管;在母牛产后第2个发情周期进行孪生处理,即在产后第2次发情后第10 d注射PMSG 2 00 0 IU,2 d 后注射氯前列烯醇0.4 mg,第3次发情后注射抗P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守岩 王喆 等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0年8卷2期 9页
【摘要】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0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的试验。结果表明,肌注1次氯前列烯醇0.4[k25]mg或肌注1次氯前列烯醇0.4[k25]mg,隔11再肌注0.4mg,其供试牛的同期发情率均以空怀牛效果最佳,育成牛次之,带犊牛最差。且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勤忠 凌天星 等 《畜禽业》 2000年5期 40页
【摘要】 氯前列烯醇系前列腺素PGF2a的类似物,它具有强烈溶解黄体、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一般注射后28h左右产仔。选择妊娠期112~113d小梅山猪近交系母猪28头,注射氯前列烯醇2ml0.2mg,结果白天分娩率为85.71%,比自然分娩...
【关键词】 氯前列烯醇控制分娩母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