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2
- 13
- 3
- 3
- 1
- 1
- 18
- 10
- 8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常瑛 李彦荣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7期 896-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一年生罂粟植株体开花后不同生育期根、茎、叶、果壳中的蒂巴因含量,研究了罂粟体内蒂巴因的变化规律和水氮耦合对蒂巴因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生罂粟植株体的蒂巴因含量的变化范围在果壳中为1.81%~4.54%,成熟期达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英 贺明荣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2期 685-6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高肥力条件下,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灌水频次(0~3次),裂区为不同施氮量(0~240 kg/hm2),结合15N微区示踪技术,研究了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的吸收利用及生育后期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水平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洪卫 张会慧 等 《华北农学报》 2016年31卷2期 188-194页
【摘要】 为寻求烤烟幼苗假植期的合理水氮配比。研究了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耦合对烤烟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5%和50%时,增施氮肥相对提高了烤烟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的积累,但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 张永清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12期 1511-1519页
【摘要】 采用盆栽称重全生育期控水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水)和施氮(纯氮用量分别为0 g·kg-1、0.1 g·kg-1、0.3 g·kg-1)组合处理对红小豆根系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红小豆在黄土高原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孝良 程婷婷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34卷2期 111-115页
【摘要】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水、氮因子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滁菊人工栽培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滁菊花产量、叶片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滁菊花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水氮间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鹏飞 武燊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3年33卷2期 6-10,16页
【摘要】 通过对设施黄瓜进行灌水量、灌溉方式、水氮根区位置的不同耦合,研究了局部根区灌溉下不同水氮耦合措施对设施黄瓜生长、土壤中硝态氮分布及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灌溉方式、水氮根区供应位置对黄瓜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存在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亏缺灌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茹 张永清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20卷11期 1420-1426页
【摘要】 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水氮耦合对黍稷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水量相同条件下,黍稷幼苗株高、叶面积、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与总根长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供水量相同时根冠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相同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黍稷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璇 周瑞 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0卷1期 53-57页
【摘要】 在防雨水泥池栽条件下,以周麦18和济麦20为研究材料,研究水氮耦合对小麦旗叶主要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施氮处理小麦旗叶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_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受非气孔因素制约而降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亮 周春菊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24卷3期 91-94页
【摘要】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四水平完全方案,随机排列,3次重复,根据玉米产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解析,确定隔沟交替灌溉施肥条件下的最佳水肥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水、氮对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倩 鲁汭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7期 1214-12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比较了黄铁矿基双阳极MFC-CW在不同碳氮比(0和2.5)及初始硝酸盐浓度(7、14和28 mg/L)条件下上阳极和下阳极的反硝化速率,以及对不同阶段硝酸盐还原反应动力学的模拟,从动力学角度揭示系统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机理.结果显示:不...
【关键词】 黄铁矿;低碳氮比污水;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至杭 刘丽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5期 936-9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属落叶乔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栽培用途.为探究12 种水氮组合处理对辣木根系形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 3 种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 40%(低水,W1)、60%(中水,W2)、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腾 邢英英 等 《西北农业学报》 2023年32卷11期 1707-1717页
【摘要】 旨在探究水氮耦合和灌水施肥深度对玉米生长的作用机理,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地区普遍种植的玉米品种'天赐 19'为供试材料,设置灌水量(W3:2 650 m3·hm-2;W2:2 180 m3·hm-2;W1:1 715 m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曰林 李广德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4期 1-11页
【摘要】 [目的]三倍体毛白杨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之一,是我国木材战略储备的重要资源.滴灌水氮耦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林培育,掌握该栽培技术下毛白杨幼林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特征,明确影响细根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对精准水氮耦合策略的制定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誉育 尹春英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1期 6758-6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5个水分梯度,即40%(W1)、50%(W2)、60%(W3)、80%(W4)、100%(W5)的土壤田间持水量(FC)和3个施氮梯度,即模拟氮沉降施加0(对照,N0)、20(N1)、40(N2)gN m-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廷邦 魏玉杰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年39卷2期 130-136页
【摘要】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W1,3200 m3·hm-2、W2,3600 m3·hm-2、W3,4000 m3·hm-2)做主区,施氮量(N0:0 kg·hm-2,N1:50 kg·hm-2,N2:100 kg·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雨 郭鸿鑫 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2卷2期 35-42页
【摘要】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具有较大节水潜力的高效灌溉技术,交替根区灌溉(含交替根区滴灌)目前备受瞩目.本文概括交替根区灌溉概念、实施形式及节水机理.综述近年来交替根区灌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贵瑞 方华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9期 5449-5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球系统的碳库和碳循环过程变化是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及其循环过程机制研究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分析、变化趋势预测、减缓和适应对策分析领域的科学研究热点.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收支研究领域的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松 李向林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0年42卷4期 145-152页
【摘要】 对科尔沁地区燕麦设置不同的灌溉定额、灌溉频率和氮肥水平进行处理,通过分析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4个生产性能指标,找到适合当地燕麦生产的水氮组合.结果 表明:影响燕麦粗蛋白含量、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首要因素是灌溉频率,2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张志华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19年39卷6期 2370-2377页
【摘要】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富集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在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中以恒定曝气量,通过优化停曝比实现氨氧化细菌(Aer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协同脱氮并且有效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军弟 莫小云 等 《草业科学》 2018年35卷7期 1670-1678页
【摘要】 为揭示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幼苗生长对不同水、氮养分耦合模式的响应机制,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以假臭草为供试材料,设计3个供水量水平、4个供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比较假臭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叶绿素含量等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 王星辰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15期 24-27,45页
【摘要】 就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策略对肥料利用率、气态氮损失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3个层次,根据文献对该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红 吴兵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年34卷2期 69-75页
【摘要】 为了摸清目前胡麻生产现状下间作系统、水分和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综合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互作对胡麻/大豆间作系统中胡麻氮素的耦合效应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150 kg·hm-2处理下胡麻茎秆含氮量较施氮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孙笑梅 等 《河南科学》 2014年4期 516-523页
【摘要】 为了给河南地区夏玉米在水肥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为实验材料,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在各生育期内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投入氮肥可以使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量增加,但是增加不是没有限制的,当水分不足时,过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忠秀 聂立水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8期 187-193页
【摘要】 在河北省威县进行BT17、B331、S86、1316四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大田水氮耦合试验,研究了水氮耦合效应对造林第2年、造林第4年的4个毛白杨无性系材积连年生长量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表明:水、氮对4个毛白杨无性系连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冬梅 张崇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年26卷3期 124-127,137页
【摘要】 采用盆栽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不同水、氮、磷、钾耦合处理玉米干物质、养分N、P、K吸收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氮、磷、钾耦合条件下,玉米干物质、养分累积量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累积趋势都呈"S"型曲线,可用指数方程y=a ex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虎 邱开阳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2期 202-2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研究短期水氮添加对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柴生态修复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每个区组设置 4 个水添加梯度(W0:未添加水分;W1: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明 张铮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年28卷3期 107-113页
【摘要】 研究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不同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玉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氮设三种形态(50% NO3--N+50% NH4+-N;NO3--N;NH4+-N).采用分根培养的方法,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PEG和氮只加入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俞娟 导师:方萍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充分发挥水稻生产中水氮耦合效应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潮土和青紫泥为试验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水稻柱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方式下水稻土的可溶性氮形态变化动态和供氮能力,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俊英 李媛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2期 233-239页ISTIC
【摘要】 目的:多方面评价、比较东营地产的戈武益母草与市售益母草的质量.方法:针对3个产地的戈武益母草与15批市售益母草,从植株形态、果实特性评价其外观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盐酸水苏碱与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采用自动定氮仪法测定其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嵇斌 赵亚乾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46卷10期 1429-14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污水中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共存特征,以典型全氟化合物(PFASs)为目标新污染物,探究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技术(CW-MFC)处理含PFASs污水的效果,构建了不同电路运行模式下的CW-MFC体系,研究了CW-MFC对PFASs的去除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