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14
- 14
- 7
- 5
- 2
- 29
- 6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爱华 方佳琪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2期 125-1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耐药性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相关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文中介绍了病原菌耐药相关信号传导机制及新型多抗原肽疫苗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以供相关领域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佳 范欣丽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2期 171-176,2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确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agC基因原核重组表达产物rPagC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构建甲型...
【关键词】 沙门菌,甲型副伤寒/免疫学;沙门菌,甲型副伤寒/遗传学;基因表达调控,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从家 胡斌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年6卷6期 376-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 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 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峰 杨朝晖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8期 949-9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方法:对 43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轻型并发症多而重型并发症少.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高,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丽敏 颜鸣鹤 《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19期 2176-21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发生规律及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 0.61%,全身中毒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早,而泌尿系统症状多数出现在极期,较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先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4年3卷3期 234-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3种抗菌药物治疗副伤寒甲沙门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副伤寒甲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洛美沙星、头孢噻肟钠、氯霉素治疗2~3周,观察各项指标,比较疗效.结果洛美沙星退热快,副作用少,疗程短,再燃少;头孢噻肟钠起效也较快,但有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紫茵 杨京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2卷3期 371-372页ISTIC
【摘要】 无反应性结核病是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发生的爆发性结核性败血症,是最严重的特殊类型的血插散型结核病.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败血症、白血病、伤寒等.现报道1例甲型副伤寒合并无反应性结核病治愈病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9岁,因持续发热7d入院,体温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辉 奏波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22期 3083-308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副伤寒甲临床表现及耐药情况,为其有效预防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副伤寒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断、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及转归,分析耐药性特征.结果 近期副伤寒甲临床表现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朱力 等 《军事医学》 2012年36卷9期 652-65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参考图谱.方法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 50973培养至对数生长末期,收集菌体并破碎提取细菌的外膜蛋白,然后利用双向电泳(2-DE)将蛋白分离.分离后取蛋白点做MALDI-TOF-MS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智彬 李连学 等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3期 251-2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甲型伤寒患者64例,分别给予头孢他啶和洛美沙星进行治疗,其中使用头孢他啶治疗3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丰良 杜廷义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年6卷2期 92-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分析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劲 王和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年31卷4期 333-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细胞壁缺陷突变株的检测与鉴定方法.方法:提取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细胞壁缺陷突变株及其亲代细菌型的染色体DNA,根据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16S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慧 刘真真 等 《临床荟萃》 2006年21卷16期 1195-119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甲型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属A群(S.paratyphi A)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且所需时间较长,早期诊断困难.由于感染者可产生相应的O和H(A)抗体,因此常用肥达试验对患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辅助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冯玢 等 《华北国防医药》 2005年17卷6期 43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了解伤寒、副伤寒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1998年5月~2004年12月因发热而入我院、经培养阳性明确诊断的90例伤寒及副伤寒药敏试验与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日妹 彭常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03卷13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医师用药,从而提高对甲型副伤寒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分离的10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最好,耐药率最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炜 屠传建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20卷1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及变迁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对13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3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对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四种抗菌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敏华 姚建香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9年40卷4期 616-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伤寒、副伤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嘉咏 张胜勇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年51卷10期 881-8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郑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于2013—2015年,从郑州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系统2个哨点医院内,分离经病例血培养和粪便培养的6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儒元 王恩 《中国学校卫生》 2017年38卷5期 735-738,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宣恩县某初级中学2009-2014年间3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从源头减少学校副伤寒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的活动、饮水、饮食和接触史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宣恩县副伤寒历史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普加 冯梦蝶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1卷2期 275-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构建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副甲)抗噬菌体突变菌,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PCR和融合PCR方法获得了2、3、5号同源臂片段,经酶切后与pYG4载体连接,构建pYG4-2、pYG4-3和pYG4-5同源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伟元 王辉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1年34卷5期 431-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深圳社区感染沙门菌耐药特点和分子机制,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02——2007年临床分离沙门菌共93株,PCR和DNA测序分析沙门菌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QRDR的突变,PCR检测质粒介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凯 王夏强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1年32卷8期 1004-1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转型中,民办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达到10%-30%,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维萍 兰才燕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1年32卷8期 1006-10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密切接触,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2010年10-11月广西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发生甲型副伤寒疫情,中、小学生发病占发病人数75.89%,疫情所涉及的卫生执法监督问题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辉 周海健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44卷9期 810-8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2000-2008年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株的分子分型及病原进化上的特征.方法 应用以Spe Ⅰ为限制性内切酶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 和基于9个管家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坤 储从家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年32卷5期 543-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肠沙门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血培养结果和检测速度.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及其每瓶加入5ml血液的配对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AEB,ANB)对13 500份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标本进行血培养.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志荣 陆义春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30卷5期 475-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8年9月15日-10月11日,昆明市官渡区某职业技术学院出现92例以发热、头痛、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过流行病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认是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普加 冯金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年27卷4期 458-462,46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副甲菌)噬菌体(副甲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昆明某医院污水中分离副甲噬菌体,并采用噬斑形成法检测其滴度;透射电镜下观察浓缩纯化后的副甲噬菌体形态;分析副甲噬菌体对不同pH(1 ~ 12)和不同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峰 孙煦勇 等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0年31卷9期 531-5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措施.方法 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5例患者均为县级以下城镇或农村居民,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1例因受凉起病,其余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