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41
- 132
- 101
- 39
- 160
- 102
- 93
- 78
- 60
- 66
- 32
- 32
- 31
- 3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印政 李军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23卷1期 72-7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河口异叶苣苔的胚胎学观察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参考。该种的花药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2~3-核细胞在绒毡层频繁出现。胚珠属倒生,单珠被和薄珠心型。胚囊发育属蓼型。该种胚囊发育中的双大孢子母细胞现象,分别为并列...
【中文期刊】 王新星 陈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934-9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2年采用船基截线法在珠江口西部河口进行了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调查,并同步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要素进行了现场采样测定,以分析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了中华白海豚目击...
【中文期刊】 张逸飞 刘小慧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715-47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每月小潮日原位定期向闽江口塔礁洲淡水感潮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L.)湿地施加剂量为60、120 kg S hm-2 a-1的K2SO4溶液(分别记做S-60和S-120),探讨模拟...
【中文期刊】 张舒怡 何雪宝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8期 5961-59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分别在洛阳河口潮间带选取5种生境(红树林区Q1,Q2,Q3;光滩Q4,林缘光滩Q5)开展调查,以探讨不同生境间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共获得甲壳动物18科3...
【中文期刊】 张晓可 于道平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7期 1832-18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江皖河交汇处(皖河口)是安庆江段江豚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为了解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皖河口及其附近4个断面逐月进行了鱼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鱼类35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物种多样性已经严重下降...
【中文期刊】 朱晓媛 杨斌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7期 818-8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利用 ISSR 分子标记,对不同生境下的6个河口莲座蕨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4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对6个河口莲座蕨种群进行基因组 DNA扩增,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
【中文期刊】 阮得孟 孙勇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6期 5437-54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海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人类活动导致的湿地生境变化对鸟类群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盐城自然保护区新洋港河口内,人类活动大体上导致了由陆向海方向,形成芦苇沼泽、农田、鱼塘和滩涂4种不同干扰程度的生境.分别在不同生境中设置3条长3 km的样线...
【中文期刊】 张秋芳 徐继荣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8期 5878-58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amoA基因编码的氨单加氧酶(AMO)所调控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和中心环节,而含有amoA基因的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对缓解河口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具有特别...
【中文期刊】 杨宇峰 王庆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2期 576-5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生物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河口地区潮流、径流共存,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环境因子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研究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近海生...
【中文期刊】 毕春娟 陈振楼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5期 647-65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现场样方调查以及室内蟹箱模拟试验,研究了蟹类的掘穴、取食等活动对河口潮滩沉积物中Cu、Pb、Fe、Mn、Zn、Cr等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蟹类活动可以显著地增加潮滩沉积物用以交换的表面积,改变周围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和粒度特征,使沉...
【中文期刊】 宋星宇 黄良民 等 《生态科学》 2004年23卷3期 265-26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与大洋生态系统相比,其理化环境因子复杂多样,且易受近岸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更高.初级生产力是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渔业资源评估、水环境评价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河口...
【中文期刊】 袁兴中 陆健健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2期 2054-206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55种底栖动物,并将其划分为15种功能群类型,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口梯度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格...
【中文期刊】 孟伟 刘征涛 《毒理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316-31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河口水环境污染灾害的研究合作研究十分活跃,主要基于河口入海物质的动力学过程的变化与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的变化,通过对河口及其周遍近岸带城市废水、农业污水、养殖石油烃或农药类、藻类毒素等有害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过程机制的检测...
【中文期刊】 李秋华 温远志 等 《湖泊科学》 2013年25卷4期 531-538页
【摘要】 为了探明百花湖麦西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特征,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共监测到轮虫29种,丰度为0.16~837.80 ind./L;桡足类浮游动物仅检测...
【中文期刊】 贾留杰 沈军辉 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1年22卷2期 107-110页
【摘要】 通过对岩体的氧气测试,得到不同高程氡气脉冲值的硐深变化曲线,分析岩体卸荷强度和方式与其氡异常的相关性.岩体卸荷强度愈高,高氡异常值越高,异常深度范围越大,异常特征越明显.边坡集中卸荷拉裂部位、断层及错动带高氡异常,但边坡深部某些顺层断层或错...
【中文期刊】 张东辉 赵英俊 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9卷3期 97-102页
【摘要】 采用遥感数据作为单体滑坡信息的获取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手段,风险评估危险性、易损性和危害性三级模式作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取了致灾性和承灾性指标,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
【中文期刊】 刘波 汤秀梅 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4卷5期 381-384,400页
【摘要】 通过生物显微技术、显微摄影的方法,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对河口栽培肉桂进行了显微鉴定,证实河口栽培肉桂从显微结构上来看即2000年版(一部)所载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中文期刊】 陈志琼 张斌 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1年23卷5期 224-226页
【摘要】 首次建立了实验室河口微宇宙研究三丁基锡(TBT)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行为.结果表明,进入水体的TBT将在表面微层(SM)、水体、底泥、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及鱼之间分配.经一定时间后该体系达稳态,此时鱼体富集大量TBT;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对TBT有显著...
【中文期刊】 侯贯云 翟水晶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337-3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闽江口鳝鱼滩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5年大潮月(10月)和小潮月(4月)中的大小潮日对芦苇、短叶茳芏、互花米草3种湿地土壤间隙水中活性硅酸盐、无机氮浓度和表层土壤生物硅、全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探讨潮汐作用对河口湿地土壤及间隙...
【中文期刊】 张晓萌 杨扬 等 《生态科学》 2012年31卷3期 306-31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本研究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广东省13个水库的入库河口进行调查,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N2O的浓度并用Liss&Merlivat公式估算出入库河口向大气释放N2O的水-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河口丰水期...
【中文期刊】 侯森林 余晓韵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2期 297-30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按月份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取样.共得到大型底栖动物16种,隶属3门4纲15科,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潮间带米草丛6种,高潮带光滩7种,中潮带光滩...
【中文期刊】 高世科 姚永琪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579-5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快速变化的近海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对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要.基于2020-2021年的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生态系统(ARE)和河口生态系统(EE)的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
【关键词】 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Ecopath); 食物网; 海州湾;
【中文期刊】 倪冉旭 胡敏杰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6期 7140-71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沿自然盐度梯度分别采集不同盐度区的短叶茳芏湿地(有植被)和光滩(无植被)土壤样品,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磷形态等进行研究,以评估盐度增加对湿地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因子.结果表明:①不...
【中文期刊】 姚钦予 孙志高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831-48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闽江河口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氮负荷水平下(NNT对照处理,0 g N m-2 a-1;LNT低氮处理,12.5 g N m-2 a-1;MNT中氮处理,...
【中文期刊】 宋振阳 孙志高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4期 5902-59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河口湿地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外源氮的一个重要"汇",其对于生源元素循环过程可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当前闽江河口区氮负荷增强背景下,探讨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磷形态赋存及其关键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择闽江河...
【中文期刊】 王栋 邹维娜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465-84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沼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储存在盐沼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SOC)是盐沼湿地碳汇的主要成分,但受植被覆盖、土壤环境等生境要素变化的显著影响.以长江口崇明岛周缘的盐沼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分...
【中文期刊】 贺攀霏 孙志高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097-71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西北部的纯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分解试验,探讨了氮负荷增强对芦苇残体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试验设置了 4个氮负荷水平,即NL0(无氮负荷处理,0 g N m-2 a-1)、NL1(低氮负荷处理,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