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5
- 60
- 27
- 23
- 300
- 107
- 104
- 71
- 37
- 261
- 67
- 53
- 53
- 4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俊欣 熊炜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3年31卷1期 78-85页
【摘要】 为提升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检疫效率,本研究拟建立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和鼠肝炎病毒联检的微流控芯片方法并进行评价.针对5种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将引物包埋于芯片反应槽内,通过检测5种啮...
【关键词】 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素 花群义 等 《微生物学报》 2004年44卷4期 479-4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用芯片点样仪点样到包被过的玻璃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对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继华 卢银平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1年17卷5期 480-4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炭凝集试验(CAT)快速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可行性.方法用单克隆抗体(mAb)制备炭抗体,进行相对应的病毒(标本)检测,同时以免疫荧光(IFA)或细胞培养法为对照.结果用CAT与IFA对比检测...
【关键词】 炭凝集试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克隆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腊珍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11卷7期 583-584页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锦荔枝清解冲剂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活力的影响,采用体内法(幼鼠感染)和体外法(间接萤光抗体)两种实验方法,观察该药物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锦荔枝清解冲剂能抑制病毒在动物体内生长,对感染病毒的幼鼠有保护作用.提示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美玲 杨振兴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9年46卷10期 3065-3074页
【摘要】 为了解近几年云南边境地区牛、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2014年起连续3年在与老挝、越南接壤的江城县设置EHDV监测点,每年选择投放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山羊作为哨兵动物进行跟踪监测.每年5~10月份...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监控动物;感染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星海 石汉文 等 《新医学》 2004年35卷4期 200-20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引言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本症患者89例,其中重型32例,除1例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玲 郑曲波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00年17卷4期 231-2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标本进行研究,以建立一项有效的EHF病毒分型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发病10 d以内的早期EHF病人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尿沉淀细胞.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怡轩 林俊 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4期 19-21页
【摘要】 2014年采集广西5市7县7个养殖场313份牛血清,经cELISA检测随机筛选出100份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 )血清强阳性样品(cut‐off值>70%)进行微量细胞中和试验,以调查广西 EHDV血清型的存在情况,以及分析其地理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颖颖 吴健敏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年37卷10期 746-750页
【摘要】 为了解广西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在广西马山县设立牛羊虫媒病监控点,筛选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分别混养在EHDV抗体阳性的牛群及羊群中,采取白天放牧,夜间赶回栏舍的方式饲养.采用竞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姣 翁善钢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9期 18-21,22页
【摘要】 环状病毒是牲畜常见的重要病原体,主要包括有蓝舌病病毒、非洲马瘟病毒、马器质性脑病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这些病毒能够通过吸血性的库蠓传播。本文主要介绍了这几种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与传播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爱军 王新卫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0年41卷2期 240-245页
【摘要】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区文华 苏锡康 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28卷1期 41-42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185例,正常人血清30例,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EHF-Ig...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素 花群义 等 《中国兽医科技》 2004年34卷3期 35-39页
【摘要】 分别用水疱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构建质粒,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芯片探针.提取样品中的核酸,经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对杂交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亮 彭静 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37卷6期 69-71页
【摘要】 用灭活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L99株感染传代培养的Vero-E6细胞,第4 d 50%的Vero-E6细胞胞浆内可查到对EHFV鼠血清的特异性荧光,第7~10 d阳性细胞数达到 100%.用感染第3 d的细胞培养上清大批量盲种,第7...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Vero -E6细胞;细胞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智 张海林 等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1年10卷4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对大理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啮齿动物中自然感染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检鼠肺中的病毒抗原.结果:大理市、祥云县、剑川县及洱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啮齿动物中总阳性率分别为:8.51%(8/94),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明明 张云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5年11卷3期 10-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实验研究从疫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阳性鼠体所带的须恙螨[Leptotrombidium(L.)palpale]幼虫中分离到1株EHFV;另从叮刺吸食感染EHFV小鼠体液的游离须恙螨幼虫中也分离到1株E-HFV.表明须恙螨幼虫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庭莹 刘东来 等 《传染病信息》 2022年35卷3期 220-2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制汉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参考品并制定其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汉坦病毒阳性和阴性临床分离株样本,制备汉坦病毒RNA噬菌体模拟样本,使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进行核酸序列鉴定.选择合适样本组成参考品并使用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华 李富祥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2年58卷2期 27-33,38页
【摘要】 为了能够同时开展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蓝舌病血清8型病毒(BTV8)、鹿流行性出血热血清1型病毒(EHDV1)和非洲马瘟病毒(AHSV)4种外来动物疫病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相关病毒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多重...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蓝舌病病毒8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1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14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愿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来进行分组,将其等分为两组,每组分到的病例数各占43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兰 苏放明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年4期 397-40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预后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总结7例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6例(85.7%)患者有发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立中 金妙文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6卷6期 40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7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先后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病毒性肝炎"湿热毒瘀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感引动伏邪论"及甲型H1N1流感重在"芳化宣透,分层预防论"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君 杨守京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0年16卷3期 232-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HSR)是细胞在受到缺氧、氧化损伤、病毒感染和免疫紊乱等各种应激因素损伤时,为适应周围微环境的改变而作出的一种自身保护性反应.该过程以暂时性下调许多细胞本身产物和有选择性地上调热休克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禹 《医学信息》 2020年33卷15期 128-129,13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年1~12月本溪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以期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本溪市2018年1~12月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1~12月本溪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共47例,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莹 刘力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39卷14期 1775-17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一起流行性出血热(E H F)疫情的病例血清标本及患者居住地周围捕获的动物鼠的鼠血、鼠肺组织开展汉坦病毒病原学检测及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方法 采用汉坦病毒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对2例患者及56例密切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2期 112-11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病毒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3卷6期 856-8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七味药物组成.本方临床上多用以治疗大病、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见气津两伤之证.此时,若仅清热而不益气生律,则气津难复;若仅益气养阴而不清除热邪,则余热不去.只有清补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光惠 陈杰 《重庆医学》 2008年37卷8期 866-86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加强流行性出血热(EHF)并消化道出血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病死率.方法 通过回顾性方法总结本院298例EHF并消化道出血时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对EHF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结合本院实际处理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俊亮 《中国厂矿医学》 2007年20卷2期 129-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肝损害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观察并记录465例HFRS患者各期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变化情况,各型HFRS患者发生肝损害及肝损害恢复情况.结果 465例合并肝损害307例,其中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德明 《新医学》 2005年36卷1期 56-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引言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在欧洲曾被称作流行性肾病(nephrop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金环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18卷8期 567-5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血清型较多,黄疸出血型是常见流行的血清型之一.在临床可分为早期的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晚期的各种并发症.重症者可发生严重的肝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