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
- 21
- 3
- 2
- 2
- 28
- 15
- 12
- 10
- 9
- 13
- 9
- 9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浩然 潘保柱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19年23卷4期 324-336页ISTICCA
【摘要】 黄土高原跨越我国半干旱、干旱及半湿润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黄土高原的河流湖库面临着水少、水浑、水污等威胁,因此亟需开展此区域水体的生态健康评价以提出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除了鱼类、底栖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娥 李富生 等 《中国给水排水》 2006年22卷1期 46-49页
【摘要】 以日本岐阜县境内的长良川及其支流为对象,研究了浮游微生物作用下河流水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的氮、磷变化特性.结果表明:①河流水系浮游微生物中含有丰富的硝化与反硝化菌,当NH+4-N含量较高时,好氧条件下NH+4-N到NO-2 -N的亚硝化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娥 李富生 等 《中国给水排水》 2005年21卷9期 5-9页
【摘要】 以日本岐阜县境内的长良川及其支流为对象,研究了河流浮游微生物对17β雌二醇(E2)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好氧还是在厌氧条件下,河流水系微生物均对E2有较好的分解作用,且好氧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大于厌氧条件的.对于干流,其分解速率越往下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诗佳 陈秋宇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48卷3期 305-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口腔细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中各菌群数量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干酪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10种口腔细菌单独或混合后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士群 范成新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2期 251-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含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中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以及水体氮素等理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后,水体中藻的种数增加,藻类细胞(或丝状体)数量及生物量减少;水体中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军 蔡立哲 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9年41卷10期 81-98页
【摘要】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媛媛 蔡贤雷 等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60卷7期 1147-1151页
【摘要】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温瑞塘河典型入河支流舜岙河中浮游、 附着氨氧化细菌与古菌丰度进行测定,研究水体氨氧化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水环境因子、 浮游与附着氨氧化微生物结构组成的多元排序分析结果表明,舜岙河从上游到下游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4期 145页
【摘要】 无菌药物的生产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为保证生产环境中微生物在规定范围内,需要有效控制及检测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含量.主要阐述了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及如何控制无菌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东 吴海燕 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3卷1期 58-63页
【摘要】 采用水族箱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组合的复合生物营养剂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组,CK组为空白对照组,A、B、C组为施用复合生物营养剂组,其有机营养物质、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物质质量比的比例分别为16∶78∶6、32∶62∶6和48∶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晓梅 《心理医生》 2017年23卷9期 270页
【摘要】 目的:总结洁净手术室空气微生物状况,探讨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及采样布点.方法:按照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分别采用沉降法和浮游法对不同洁净级别的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共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佳鸣 《医药前沿》 2016年6卷12期 373-376页
【摘要】 一种新的直观的评价医院或药厂环境微生物水平的技术正在应用和推广中,它就是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它能连续和瞬时地捕捉和鉴别空气中浮游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并能同时读出微生物颗粒的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与传统的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完全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佳鸣 徐敏凤 《医学信息》 2014年7期 345-345页
【摘要】 一种新的直观的评价医院或药厂环境微生物水平的技术正在应用和推广中,它就是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它能连续和瞬时地捕捉和鉴别空气中浮游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并能同时读出微生物颗粒的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与传统的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完全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虎 宋丽丽 等 《医药与保健》 2013年12期 112-113页
【摘要】 无菌室是进行无菌药物生产的主要场所,有效控制及检测无菌药物生产环境微生物含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无菌室微生物的种类及检测以及如何对无菌环境灭菌消毒进行了综述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逸 蒋江峦 等 《水生态学杂志》 2011年32卷2期 38-46页
【摘要】 2008年5至2010年4月对珠江广州段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的环境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调查。调查期间,2站点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02±4.18)mg/L和(8.03±5.02)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英 高宛莉 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12卷5期 41-47页
【摘要】 为了给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建立陶岔(渠首)自动监测点,丹江库心、大石桥(入库上游)和汉江库区丹江口坝前监测点,于2004-03-2006-05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微生物菌群、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竹英 谢懿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6期 68-70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3种不同空气采样法的真菌检出情况,为医院建筑修缮相关感染防控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分别使用沉降法、FKC-Ⅰ浮游菌采样器和QY-6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同时对医院内修缮施工区域周边包括竖向上下3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婷 刘绪平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9年39卷10期 1895-1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集无菌制剂生产车间洁净区环境微生物,应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监测分析,并进行耐药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对采集到的沉降菌、浮游菌、人员及设备表面微生物按照菌种鉴定仪使用说明书操作进行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进 林光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8期 2708-27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浮游植物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驱动者,其功能的发挥与共生微生物密不可分.藻类(甲藻、硅藻或蓝藻)的栖息环境中存在多样的共生细菌,各类细菌拥有不同的组成比例,但某些异养细菌在藻际环境中总是占据优势地位,如变形杆菌、黄杆菌及放线菌等.基于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闽真 林坚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5期 57-58页CA
【摘要】 目的 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经紫外线消毒后,空气中沉降菌和浮游菌的消亡率.方法 用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法》和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测试法》,对空气中沉降菌和浮游菌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闽真 林坚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19卷5期 60-61页CA
【摘要】 目的 了解在不同的空气流量和采样时间内对空气浮游菌采样器采样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GB/T 16293-2010和GB 50591-2010中浮游菌检测方法,对空气中浮游菌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100 L/min空气流量采样1、3、5和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红梅导师:翟惟东 黄冉冉 山东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海洋微生物具有生物量大,丰富多样,遗传信息复杂等特点,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对于理解微生物的生物量、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至关重要。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有关微生物宏基因组的研究还只有零星开展。本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梦圆导师:赵进东 李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各种水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全球能量流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微生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敏感性,水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群落,反过来,微生物的生命代谢过程又会改变水体的地球化学过程。在河流、水库、湖泊和航道等不同淡水系统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罗茵 梁毅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4年55卷10期 1336-1342页ISTICCSCDCA
【摘要】 微生物污染是制药纯化水应用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微生物可附着在固体表面,通过产生细胞外聚合物而形成生物膜,从而降低过滤单元的过滤效率,并且可能脱落并进入纯化水分配系统,进而对药品的质量安全构成风险.因此,有必要从制药纯化水系统中微生物生长的三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丽丽导师:王莹莹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微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命形式,它不但直接影响着淡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关乎着人类的健康。了解淡水环境中浮游微生物数量、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淡水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内容。建立和优化新型的微生物分析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彩云导师:郑天凌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淡水及海洋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海洋污染导致的近海赤潮问题,从海洋环境中与藻类生长和代谢紧密联系的细菌出发,探究赤潮环境下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基因分布规律与菌-藻互作特点变化;全球变暖促进微生物对永久冻土储存的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乔岩 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 2013年
【摘要】 海洋浮游微小生物,对于环境的细微改变非常敏感,会产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化学和代谢活动的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病理影响,严重的还会通过人类直接接触,食物链的传播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海洋浮游微小生物不仅被用作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剂,也能够反映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平导师:赵以军 程凯 华中师范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在淡水水体生物类群中浮游病毒的种类和数目是最多的,据文献水体物种的多样性与水质好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本课题对16个淡水湖泊水库的浮游微生物中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浮游病毒丰度、细菌丰度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应用水体营养水平评价法综合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同刘导师:赵以军 华中师范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在洪湖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对蓝田生态园附近的湿地修复示范区内的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 本文主要研究了示范区内浮游微生物的季节变化,草鱼对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的摄食量化关系以及利用人工湿地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皓祯 李晓岚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卷6期 321-327页ISTICCA
【摘要】 构建体外口腔黏膜感染模型有助于研究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器官型口腔黏膜感染模型以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为基础,通过引入病原体提取物、接种浮游微生物或与细菌生物膜、唾液共培养,在体外模拟口腔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学者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华 《预防医学》 2018年30卷6期 595-597页ISTIC
【摘要】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管道内滋生铜绿假单胞菌、 嗜肺军团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构成严重健康威胁.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临床上采取了各种用以清除水路中的浮游微生物和生物膜的消毒措施,以确保供水质量.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