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2
- 1
- 9
- 3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海燕 傅世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6期 2051-20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3个底栖生物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毛类机会种和端足目动物指数(BOPA)、底栖动物多毛类和端足目指数(BPA)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应用于福建省近岸海域4个典型海湾和1个河口的生态质量评价,评估这4个指数在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文倩 刘静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9期 1045-10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2011年5月和9月2个航次获取的生物及环境数据,分析了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群组成,并首次利用以生物量构建的摄食均匀度指数(the feeding evenness index,bjFD)和多元AZTI海洋生物指数(mult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嫚 刘晓收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2期 616-6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6和11月,搭载“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对南黄海冷水团海域8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航次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一波 寿鹿 等 《生物多样性》 2013年21卷1期 3-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分别于2010年4月(春季)、11月(秋季),2011年8月(夏季)和2012年2月(冬季)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8种,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飞 黄小平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期 207-2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沉积物是重金属的重要贮库,而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从沉积物中摄取重金属,这些被摄取的重金属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海峰 彭小明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5期 511-5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系统研究渔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该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取样,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和丰度,并分析了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0种;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启鹏 浙江省动物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2013年
【摘要】 小型底栖动物指分选时能通过500um(或1000um)孔径的网筛,但被42um孔径网筛(深海生态研究者建议31um为小型底栖动物下限)所阻留的一类底栖生物,是许多经济鱼类、虾类和贝类幼体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底栖食物网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海洋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礼 导师:林霞 宁波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2008年6月(夏季)、9月(秋季)、12月(冬季)和2009年3月(春季)对象山港国华宁海电厂附近海域三个断面六个站位进行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分析了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了小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立哲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正>2006年7月-8月对北部湾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 514±380 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80±449μg(dwt)/10cm~2.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在丰度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总丰度的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陆飞 陈琳琳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2期 200-2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许多海区尤其是近岸海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现象,导致海洋动物大量死亡,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明确烟台牟平海洋牧场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我们于2016年夏季(6月、8月、9月共3个航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刘元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4期 888-8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2010年莱州湾15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对主要海水化学、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与199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莱州湾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立哲 陈昕群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702-7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正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676-6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指出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中以胶州湾、长江口、福建和浙江沿岸等海域研究较多,其他海域还需要加强.介绍了常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包括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次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玉麟 肖宁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729-7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棘皮动物是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类群和组成部分.本文从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各海区棘皮动物的多样性特点,讨论了温度、海流和水团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棘皮动物分布的影响.目前中国海域棘皮动物己记录有591种,包括海百合纲44种,海星纲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奎栋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661-6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沉积物中及表面的所有单细胞原核和真核微型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藻及原生动物等光合自养和异养的类群.与水体相比,海洋底栖生境孕育了形态和功能多样性更高的微型生物,在陆架浅海单位体积沉积物中其丰度较之水体中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姗楠 陈作志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4期 812-8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从以下5个方面阐述了底栖动物(尤其是相手蟹)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1)维持系统初级生产;2)丰富系统有机物生产;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方圆 于子山 《生物多样性》 2010年18卷2期 150-1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整理了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名录,并得到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及95%置信区间漏斗图.结果表明,黄海共有大型底栖动物1,360种,分属于17门35纲91目368科842属.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