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6
- 4
- 1
- 10
- 1
- 1
- 6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姗楠 陈作志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5期 1421-14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以2011-2012年间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2011年8月),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808,健康状态为“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英 钟太洋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640-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分类体系,并考虑污染等因素引起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评估了海州湾生态系统的潜在和实际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5年海州湾的潜在服务价值为16.64×108元,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服务价值为1.90× 106元/km2.潜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兴光 郑森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8期 974-9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厦门海湾生态服务功能逆向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适当的围堤填海,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污染防治工程措施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区域开发,是造成海湾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受损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永华 胡玉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卷2期 83-88页
【摘要】 针对当前海南岛泻湖陵水新村湾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采用当前最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以支付卡的方法设计了100份调查问卷,调查了该区居民对恢复新村湾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居民对恢复新村湾生态...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支付意愿(W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业富 尹成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3期 829-8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根据2017-2018年中国东海三门湾海洋生态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描述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分析了其功能特征.结果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攀 税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5期 1735-17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湾是海洋中最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构建C9泄漏造成的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框架并进行定量评估对维护海湾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x海湾C9泄漏事故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视角,综合应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碳税法及能值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勇 税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2期 4293-43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湾型城市拥有丰富的海陆资源和较大的环境承载力,但人口和产业环绕海湾高密度聚集也让海湾型城市成为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本研究以典型的海湾型城市泉州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地形数据和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运用Logistic-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程伟 文超祥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102-5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岸带长期承受陆海生态风险的交互扰动,基于陆海统筹的系统性治理是提升其生态韧性的重要途径.海岸带生态管治条块分割的问题突出,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海湾,作为陆海统筹的实施单元,为海岸带生态韧性测度与规划提供了新视角.在梳理海湾生态要素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婉潇 徐玉山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738-77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牡蛎礁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于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6月对渤海湾西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tora)-牡蛎共生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及监测分析.基于COI片段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黄蕾 导师:史大林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北部湾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半封闭海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战略规划布局中的重要新兴区域。因此,北部湾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西南地区和南海沿海生态安全格局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北部湾环湾经济区开发的不断深入,也面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鹏 李加林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4期 1463-14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围填海影响下海湾景观生态脆弱性,有助于提高海湾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速修复海湾生态系统.基于东海区海湾6期景观数据,分析了围填海影响下东海海湾景观生态脆弱性和人工干扰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海湾景观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
【关键词】 景观脆弱度;景观人工干扰强度指数;围填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洋 张路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909-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的人口经济快速增长、资源需求进一步增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尺度上评估我国滨海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孟磊 导师:陈作志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渔业(硕士) 2018年
【摘要】 海湾作为海陆交互的重要地带,渔业资源丰富,受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显著。近几十年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作为渔业资源产卵场、育幼场的半封闭海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从生态系统水平分析我国海湾现状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基础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志强 李吉鹏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4期 4907-4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东山湾海域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残毒以及海洋生物方面构建了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麻德明 石洪华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期 173-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产力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利用较早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受人类关注的区域之一.同时,海湾也是全球变化反映最敏感、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最激烈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开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对保护海洋环境和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纯厚 林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6期 1798-1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结构-响应框架模型,从压力指标、结构指标、响应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GIS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法.以春季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湾生态系统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明珠 蒲新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期 238-2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桑沟湾是我国北方以筏式养殖利用为主的典型海湾,来自养殖的压力对海湾生态系统和养殖自身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利用《海洋养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式》建立的方法,对桑沟湾这一养殖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桑沟湾养殖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睿倩 孟范平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8期 5825-58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评价填海造陆导致的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成为海洋资源配置和调控沿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值分析方法,结合海湾生态系统特点,针对填海工程造成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4类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构建了能值估算模型,并以烟台套子湾填海工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婷 朱晓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7期 1522-15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存在的潜在突变特性,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和突变级数法,构建了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的突变模型,并对1996-2006年厦门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6-1998年,快速城市化对厦门市区域生态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婷 朱晓东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6312-6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港湾地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快速、大规模变化等特征,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厦门市生态系统健康(1996~2006年)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该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避免了主观判断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向华 朱晓东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6期 2375-23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港湾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使港湾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发生急剧改变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累积效应.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厦门港湾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定性分析系统因子因果反馈关系,筛选港湾湿地水动力环境、水质环境、生物生态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作志 邱永松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6期 2334-2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北部湾位于南海17°00′~21°45′N, 105°40′~110°10′E,为中越两国共同管辖的天然半封闭海湾.根据1997~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了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Ec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胥浪 导师:陈晓翔 中山大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 2010年
【摘要】 湿地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监测、评价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随着鸟类种群数量锐减,研究和保护湿地鸟类受到多方关注;调查湿地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分布格局,研究环境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星宇 黄良民 等 《生态科学》 2004年23卷3期 265-2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与大洋生态系统相比,其理化环境因子复杂多样,且易受近岸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更高.初级生产力是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渔业资源评估、水环境评价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河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喜平 高尚武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4期 533-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母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群.根据1959年以来在渤海进行的几次较为全面的调查资料,对渤海水母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共记录到水母类41种,其中水螅水母35种,钵水母4种,栉水母2种.主要以近岸低盐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田相利 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1卷4期 61-68页
【摘要】 通过对山东省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定期采样,采用稀释法研究该海蜇养殖港塭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摄食压力以及微型浮游动物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养殖港塭微型浮游动物组成比较简单,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秀春 陈妙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20期 5-6,9页
【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对1995年以来莆田市天然及人工种植红树林区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莆田市红树林造林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莆田沿岸红树林保护与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鹏 张宜辉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44卷z1期 1-6页
【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 hm2降至现有的21 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志强 郑文教 等 《海洋科学》 2002年26卷7期 26-29页
【摘要】 <篇首>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海交汇的海湾河口区.随着工农业、沿岸城市开发及港口驳岸海运的发展,大量的环境污染物汇集于河口海湾区,冲击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建伟 宋金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353-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典型半封闭海湾,胶州湾生源要素的大气沉降研究在揭示人为污染物质排放对海湾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具有典型性.从大气干/湿沉降生源要素的研究方法、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入海生态效应3个方面入手,系统总结了胶州湾生源要素大气干、湿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