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4
- 6
- 4
- 2
- 14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华兵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1期 6975-69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以盐城海滨湿地典型区域为案例,以2011年4月和2012年4月对海滨湿地土壤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ETM+遥感影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模拟和地统计学方法,辨识海滨湿地景观演变的关键生态因子,并确定其生态阈值.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5期 1157-1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景观格局优化是提高景观效益和稳定性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阻力面模型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成 万树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5期 2203-22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选取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典型湿地作为参照,对其海滨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以及利用生态工程方法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取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喜君 陆兆华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期 283-285页
【摘要】 介绍了互花米草在盐城市海滨湿地的入侵特征,分析了该地区互花米草扩张速率与岸段滩面物理特性的相关性,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模型,并对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淤长型滩涂、潮滩宽度大、沉积量大有利于互花米草的扩张,侵蚀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钦佩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2卷1期 7-11页
【摘要】 海滨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和强烈干扰,导致该系统严重受损和退化.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有关其退化及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涉及该系统的演化与机制、对外来种入侵的响应与生态控制、退化海滨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 王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526-1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仁建 沈永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641-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滩涂围垦对海滨地区景观格局带来的影响,选取1973-2013年Landsat1、4、5、7、8影像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S(Remote Sensing)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子清 王国祥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175-4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江苏盐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建立以下样地:光滩(Mudflat)、互花米草建群1a(S.alterniflora flat 2011)、5a(S.alterniflora flat 2007)、1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兵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期 101-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1987年、1997年、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景观斑块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志刚 谷孝鸿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5043-5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和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4种土壤酶(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析了盐沼植被、农作物及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海滨湿地滩涂围垦形成的各类农田其土壤酶活性较高,且均高于湿地盐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志刚 王国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2期 293-2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盐城海滨湿地不同植被带下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盐沼植物对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介于1.71~7.92 g·kg-1和0.17~0.36 g·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勇 李刚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649-3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了大丰海滨湿地中实施微地貌水文饰变生态工程后的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季节变化动态,并对两种群落的3种土壤酶活性与各理化因子之间作了相关性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694-6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3期盐城海滨湿地景观分布图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以食物丰富度、水源、隐蔽条件、人类活动、最小斑块面积和日常活动距离为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分析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适宜越冬生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志刚 谷孝鸿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8期 1986-19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盐城海滨盐沼湿地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分析,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对各样点的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探讨盐沼植被演替过程中和围垦成农田后的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沼植被的发育演替,湿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有机碳含量增加,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仇乐 导师:常青 王国祥 南京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入我国沿海地区以来,面积迅速扩张,对原生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当地居民经济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入侵种。为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东林 导师:钦佩 南京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是两种量化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们的运用目前非常广泛。互花米草在苏北海滨湿地的扩张也引起人们对其机理和控制的研究热情。
本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对比研究了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两大理论,并基于能值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成 导师:钦佩 南京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利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抑制外来种入侵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一种广泛认可的绿色,高效,节能的方式。外来种互花米草的入侵给江苏海滨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了研究生物控制方法抑制互花米草负面效应,2001年南京大学盐生植物实验室与苏北大丰滩涂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伟 王国祥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4期 3839-38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江苏盐城新洋港滩涂由海向陆建立样地:光滩(Mudflat)、零星米草斑块(SAP)、稳定米草滩下边缘(SAFI)、2003年米草定居处(SAF03)、1989年米草定居处(SAF89)、碱蓬滩(SS)及禾草滩(Grass flat),在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兵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5期 4767-47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2000年、2006年、2011年3个时相的ETM+影像,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互花米草沼泽景观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伟 王国祥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560-4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江苏盐城新洋港滩涂由海向陆建立样地:零星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斑块(SAP)、稳定互花米草滩下边缘(SAFI)、2003年互花米草定居处(SAF03)、1989年互花米草定居处(SAF89),对互花米草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震方 袁林旺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4期 1655-1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准主成份、主观经验判断法等方法,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强 顾永剑 等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3卷1期 30-33页
【摘要】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碳循环过程与特征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陆地、海洋和淡水三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区,目前正遭受外来互花米草入侵和人类干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鸿 陈小麟 等 《厦门科技》 2006年3期 35-37页
【摘要】 <篇首> 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部,北纬24°39',东经118°16'左右,陆地总面积1569.3 km2,海域总面积340km2,浅海面积47.9 km2,滩涂面积136.8 km2,海岸线总长234km,是亚热带的海滨城市,海岸带自然条件优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文珍 陈志鸿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41卷5期 653-658页
【摘要】 1999年7月至2000年5月对厦门海滨湿地12个样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厦门海滨湿地鸟类共有21科77种.其优势种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环颈鸻(Cha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丽丹 王素英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6期 1295-1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对海岸线较长、湿地类型比较多样化的渤海湿地及周边水域中螺旋藻(节旋藻)的分布进行研究,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对螺旋藻(节旋藻)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丽娟 仇乐 等 《植物研究》 2010年30卷3期 305-3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盐度是影响互花米草在海滨湿地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以淡水浇灌互花米草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0~90 g·L~(-1)NaCl盐胁迫下种子萌发与胚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淡水浇灌互花米草种子具有萌发能力,萌发率最高达69%;盐胁迫对种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等等 宋志文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7期 2277-2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青岛市5个功能区(市区街道、海滨区域、饮用水源地、垃圾填埋场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SAS ISO100空气浮游菌采样器于2013年冬季采集空气微生物样品,应用BIOLOG方法分析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阐明群落代谢与环境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凤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718-1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空间差异对该区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文地貌分类为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根据盐城滨海湿地2006-2007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制作湿地景观图,同时通过DEM和水文水动力条件图,借助Arcg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晓东 《生物学通报》 2003年38卷3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利用香港天文台潮汐预报资料,对2002年2~4月间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水鸟观察活动进行分析,探讨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和米埔自然保护区海滨的地形差异和潮汐变化对两地水鸟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确定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水鸟观察时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振国 王伟 等 《林业科技》 2009年34卷4期 1-5页
【摘要】 崇西潮滩湿地高潮区引种工程物种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物种的成活率来看.对潮汐干扰适应性表现最好的物种有落雨杉、沼生栎和喜树;表现较好的有细叶水团花、江南桤木、未麻黄、枫杨、重阳未、鸟桕和白杜;表现一般的有彩叶杞柳、海滨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