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3
- 9
- 3
- 3
- 2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5期 961-9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大DNA病毒指存在于淡水系统中、基因组大小接近或超过100 kb的DNA病毒,它们通常是感染鱼类、虾类及藻类等水生生物以及两栖类的病原体,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及淡水生态平衡.文章以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的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平 仝川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868-6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日益增多.基于国内外目前对湖泊、河流、水库及浅水池塘等淡水生态系统开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3个主要途径及相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彭灵导师:谢平 华中农业大学 生态学 湿地资源与环境(博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搜集已发表的河流与湖泊野外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水体光照强度和营养盐(氮和磷)浓度两个角度去探究硅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并设计室内实验,进一步探究硅藻光适应的机理,以及光照强度对营养盐(磷和硅)吸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万禁禁导师:郭沛涌 华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由于误用、滥用抗生素现象加剧以及管理处置不当,大量的抗生素最终进入到水体中,势必会对水体中的微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为了探讨抗生素对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藻类)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并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Mongkol Wongsawas导师:林福呈 王洪凯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为了研究浙江省淡水水生真菌多样性,我们对长期浸泡在四条溪流中的腐木进行了采集。四条溪流分别位于浙江丽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园,杭州九溪景区,松阳县卯山国家森林公园,临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在这些标本上共检测到173种真菌,其中47种属于子囊菌,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兴中 李祖慧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235-52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微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淡水栖息地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个小微湿地,而是由多种小微湿地构成的流域小微湿地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淡水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春沼作为自然界一种独特的临时性小微湿地类型,是流域小微湿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多种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亚茹 石磊磊 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年12卷4期 1096-1104页
【摘要】 通过梳理淡水环境中微塑料分布现状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分析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丰度、类型、粒径、颜色、形状及毒性影响因素,并综述了微塑料对淡水环境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微塑料在淡水水体中的分布受人为活动、水文特征、季节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潘 张黎烜 等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35卷9期 2165-2174页
【摘要】 硅藻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布广泛、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水体质量监测.为建立适用于我国水体生态评价的硅藻指数,2017年8月—2018年8月调查了长江下游主要湖泊和青弋江水系的着生硅藻群落结构及环境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召松 吴焕青 等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49卷4期 235-244页
【摘要】 为了解淡水鱼类寄生虫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为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量化的参考依据,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1980—2020年共1088篇相关文献为数据样本,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馨雨 陶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810-8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全球生物正经受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危机.淡水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淡水鱼类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栖息地退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压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静 高云霓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3期 615-6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两大威胁.文章分别阐述了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藻类直接和间接效应,并总结气候变暖可能通过影响水体理化性质、水生植物组成、食物链结构从而直接或间接改变浮游藻类生物量或群落结构.作者重点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义 张合平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3期 4111-4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对于水域仅考虑渔业生产功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水生态足迹.但当前水生态足迹基础理论与模型均存在较大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生态足迹概念和模型,并以2003-2010年的广西为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楠 韦朝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337-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砷(As)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元素,目前已有很多关于湖泊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及水生植物中As的含量分布与赋存形态的研究报道.As在全球淡水湖泊中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性较大;湖泊沉积物中As含量水平对底栖动物的自然生境影响很大,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江 施心路 等 《生物学杂志》 2010年27卷6期 76-78,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淡水藻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水质监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藻类生长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的概述,探讨了pH值和氮磷对淡水藻类的生长的影响,以及淡水藻类的生长对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克炎 于丹 《水生生物学报》 2008年32卷6期 920-9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克隆植物(Clonal plants)种群生态学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成果不断发表在各种重要的国际学术刊物上[1-3],从而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现已在陆生植物的多个类群中展开,但是水生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宽意 文明章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2期 5427-5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螺-草互利现象.然而,植食性螺类与水生植物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互利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椭圆萝卜螺(肺螺亚纲)与铜锈环棱螺(前腮亚纲)是常见的淡水螺类,其中,椭圆萝卜螺能牧食多种水生植物的活体.通过室外实验,研究了这两种螺类在不同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映辉 简永兴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3年27卷2期 149-1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断面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通过比较湖北省长湖2000年(干旱年)与1999年(非干旱年)的水生植物多样性,探讨了干旱对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对长湖淡水湖泊水生植物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建荣 高坤山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1期 1507-15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单细胞绿藻是淡水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在适应外界环境CO2浓度变化的过程中, 细胞内形成了一种主动转移无机碳的机制--CO2浓缩机制(CO2 concentrating mechanism,C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刚 蔡庆华 《生态学报》 1998年18卷6期 575-5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用景观生态学的工具和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光耀 刘恩山 等 《生物学通报》 2003年38卷4期 60-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实验Ⅰ动物系统学和形态学实验考试时间60 min,共40分.工具和设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标本针、镊子、10个培养皿(容器),带有A~J的标注.每1个培养皿中有1种动物.引言科学家已经调查到1个淡水湖中的动物区系.底栖生物、浮游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海明 王子牧 等 《水产养殖》 2014年35卷11期 32-34页
【摘要】 我国是淡水养殖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水产养殖资源丰富,截至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9.6%,多达4 130万吨[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良好的渔业环境是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栋 牛翠娟 《湖泊科学》 2013年25卷2期 171-187页
【摘要】 作为轮虫动物门的主体,单巢类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作为一类主要的初级消费者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深入了解它们在自然水体中的种群动态及其决定机制对淡水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类具有典型周期性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晶 李鸿 等 《湖泊科学》 2011年23卷6期 974-981页
【摘要】 乌伦古湖是我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同时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二大湖泊和主要渔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区水体营养状况、生物群落组成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揭示该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英利 朱小燕 等 《环境科学研究》 2007年20卷1期 85-89页
【摘要】 为揭示藻类对水环境农药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选择3种代表性淡水藻类--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圣杰 梁旭方 等 《海洋与湖沼》 2007年38卷3期 234-239页
【摘要】 采用RT-PCR技术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淡水鱼类斑鳢sGST基因cDNA全序列,推测得到氨基酸序列, 初步分析其结构功能域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 斑鳢sGST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898bp, 编码225个氨基酸.斑鳢sGST与真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智泉 李敦海 等 《自然科学进展》 2006年16卷1期 14-20页
【摘要】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的部分属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肽化合物,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作者根据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理化性质、毒性机理、生物积累与迁移、对水生态系统各级食物链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舜华 钟创光 等 《核农学报》 2001年15卷1期 45-50页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两种淡水腹足类动物对90Sr的浓集与分 布的过程,大瓶螺(Ampullaria gigas Spix)4h开始便迅速浓集90Sr并转至 螺体 各个部位,小个体各器官组织对90Sr的浓集系数大于大个体,刚孵化的幼螺在 15min内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舜华 钟创光 等 《核农学报》 1998年12卷5期 286-292页
【摘要】 应用14C-毒死蜱研究了5种淡水水生物对毒死蜱(14C-chlorpyrifos)的吸收、分布、消长的规律.结果表明:5种生物在14C-毒死蜱的水溶液中暴露4h,均能迅速吸收14C-毒死蜱,经过24h,5种生物对14C-毒死蜱的CF(浓集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