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3
- 1
- 1
- 6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蓓 卫海燕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1期 7108-7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为我国传统的食用与药用植物,主产于秦岭以南地区.依据陕西秦岭地区28个魔芋分布点信息,利用秦岭地区45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土壤数据(分辨率1 km)和DEM高程数据(分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奇瑾 周广胜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2期 3931-39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中国气象局216个春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与1971-2000年10 km×10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资料,基于全国区域和年尺度筛选出了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指标,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娟 曹博 等 《植物研究》 2014年34卷5期 642-6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鳞茎为名贵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野生资源几近枯竭.本文结合川贝母108个地理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金鹏 王明田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年29卷6期 1356-13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实地调查、文献查阅获取的佛手分布点位数据,利用MaxEnt软件分析影响佛手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构建川渝地区潜在种植分布预估模型,并结合CMIP6推出的未来3种气候情景数据,预估2050s(2041-2060年)和2090s(208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鹏崟 官会林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30卷9期 11-1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预测当前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七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为三七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三七在我国的样点分布信息,综合22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未来(2030、2070年)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晓霞 孙庆文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29卷12期 1-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红果参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适宜生长区域,筛选影响其生长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栽培选址、规范化种植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数据整理,收集红果参分布信息,结合100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对红果参的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呈 石培礼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5期 5517-55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草地是缓解天然草地退化和提升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需注重区域布局、种植区划、经营管理等战略问题,尤其是在高寒牧区建立人工草地,目前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为此,选取藏北高原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10卷4期 250-253页ISTIC
【摘要】 微型种植钉作为增强正畸支抗的措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引起关注.本文介绍了微型种植钉的材质、外形设计特点、适应证、植入方式及植入部位的选择,对上下颌骨骨密度分布,微型种植钉植入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发症,微型种植钉的负载力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琪 朱耿平 等 《林业科学》 2015年10期 93-100页
【摘要】 【目的】椰子木蛾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食叶类害虫,2013年8月该虫已在我国海南省9个市县、广东省中山市和顺德市及广西防城港等地发现,局部地区已形成种群,其入侵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将其增补为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香文 王嘉凡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11期 116-117页
【摘要】 从甘草的固有特性、药用价值和潜在功能出发,强调人工种植甘草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出路,重点论述了甘草的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形态学特征及甘草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为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人工种植甘草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伦 温俊宝 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8卷5期 74-80页
【摘要】 为了预判沙棘木蠹蛾在新疆的潜在扩散区及其对扩散区内沙棘可能带来的危险,利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和GARP,结合新疆沙棘种植分布情况,从沙棘在新疆的分布状况、沙棘木蠹蛾的潜在危险性、寄主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伦 温俊宝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28期 74-80页
【摘要】 为了预判沙棘木蠹蛾在新疆的潜在扩散区及其对扩散区内沙棘可能带来的危险,利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和GARP,结合新疆沙棘种植分布情况,从沙棘在新疆的分布状况、沙棘木蠹蛾的潜在危险性、寄主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红 张德刚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0年37卷8期 242-243,258页
【摘要】 对云南个旧锡工矿区周边土壤上种植的甘蔗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采样区域甘蔗种植地各采样点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同,从空间上看,铅厂附近农田>选厂尾矿坝附近农用地>矿山农用地>远离工矿区农田;从单污染指数来看,Cd、Cu、Zn污染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宝忠 黄林芳 等 《价值工程》 2010年29卷2期 140-142页
【摘要】 在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结合TCMGIS系统,对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t.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的产地适宜区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生产区划进行了初探.研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卫红 杨正英 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45卷z1期 1-5页
【摘要】 选取了8个影响春小麦生长的因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建立了区域地形气候、土壤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标准评价方法,得到中国春小麦潜在适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和适宜等级.结果表明:春小麦在中国的潜在适宜种植区主要自东北到西南呈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平 李佳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47卷5期 1196-12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川芎为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主产于我国的四川、重庆等地.近年来,川芎道地产区出现大范围的镉含量超标现象,导致川芎中药材出口面临困局.为解决土壤镉含量超标的问题,研究使用MaxEnt模型模拟川芎的潜在地理分布并评估重要环境因子,结合矿产分布特征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 陈随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16期 3078-30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区划研究,预测山茱萸适宜种植区.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山茱萸在全国主产区的样品分布信息.以山茱萸药材主产区14个产地89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利用Maxent和ArcGIS对山茱萸进行生态适宜性研究,分析山茱萸生长地的相关生态因子如气候...
【关键词】 山茱萸;Maxent模型及Arcgis;生态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铁柱 张涛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4期 803-80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明确华重楼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性,为开展华重楼野生抚育、种植区划和规范化化栽培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2),预测华重楼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结果:华重楼潜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