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
- 80
- 9
- 9
- 16
- 12
- 7
- 7
- 5
- 213
- 181
- 31
- 28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良 潘汝亮 等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6期 635-63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现存狒狒类(Papionin)生活于非洲(如Papio和Theropithoan)、亚洲(如Macaca)和北非(M. sylvanas). 在上新世和更新世, Theropithecus经历了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 在印度发现了类似化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君 卢桂玲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25卷10期 810-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47岁颈部、双侧腋窝、腰骶部及双股虹斑肿胀7天,加重伴发热4天.患者接触汞后,上述部位出现红斑,并出现红皮病样表现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蛋白水平降低.尿汞水平正常.经对症治疗1周后,红斑消退,血清转氨酶水平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城 朱文元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12期 765-7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狒狒综合征.患者女,32岁.因左侧大阴唇外侧反复起簇集性水疱、糜烂、结痂3年,局部外用中成药"一扫光",2 d后于腹股沟、外阴及腋窝等褶皱部位出现对称性边界清楚的红斑,局部有灼热感.对症治疗3 d,红斑全部消退.
【关键词】 狒狒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春蕾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41卷4期 1-3页
【摘要】 圈养条件下的雌性阿拉伯狒狒由于母性不强和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等原因,有明显的弃仔现象.因此,对阿拉伯狒狒幼仔进行人工育幼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文章以三明动物园被母狒狒遗弃的阿拉伯狒狒幼仔为对象,对其育幼环境的控制、饲喂方法和饲喂管理等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春蕾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36卷3期 35-36页
【摘要】 根据阿拉伯狒狒的生物学特性,对阿拉伯狒狒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饲养环境、饲料及日常管理进行阐述.概述阿拉伯狒狒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对阿拉伯狒狒的饲养进行探讨和总结,初步掌握阿拉伯狒狒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致远 董贵信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9期 1008-10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动物行为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珍稀动物的迁地保护以及行为管理密切相关.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我们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园区内的狒狒岛,利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并记录了半放养条件下阿拉伯狒狒(Pap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厚兴 钟小明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3期 255-256,300页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Balamuthia amoebic encephalitis,BAE)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全球散发,目前国内陆续报道37例,全球仅200余例[1-2].由于BAE临床症状不典型,脑脊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且临床罕见...
【关键词】 脑炎,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高通量二代测序;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会峰 杨爽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32卷2期 128-131页
【摘要】 报告1例狒狒综合征.患者女,58岁,因左侧胸腹部、双侧肘窝、腋窝等红斑伴瘙痒4 d就诊.患者5 d前曾接触破碎体温计,既往有含汞成分"红药水"接触过敏史.皮肤科检查:左侧乳房及左腹部可见大片状鲜红色斑,边界清楚;双侧肘窝、腋窝及腹股沟可见对...
【关键词】 狒狒综合征;汞中毒;baboon syndro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媛 张燕平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4年24卷1期 85-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属棘阿米巴科,主要致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患病;这种机会致病性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导致的感染首发症状多为皮肤病变,全球文献至今报道了 200多例病例,大部分发生在全球较温暖的地区[1],如美洲大陆,在亚欧洲较少见,我国迄今为止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道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4年40卷7期 696-7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患者入院时检查异常的指标有:呼吸道病原体IgM阳性,华大基因测序结果检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的检出序列数为55,脑脊液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37...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阿米巴脑炎;基因测序;脑脊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军坤 哈传传 等 《放射学实践》 2024年39卷9期 1271-12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病例资料 患者,女,66岁,因"头痛1周,外院CT提示脑干占位1天"入院.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期间未行特殊治疗,1天前因头痛症状无好转,于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脑干占位,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及体格检查无特殊.脑脊液生...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阿米巴脑炎;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程程 薛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41卷12期 1140-1141页ISTICCA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临床罕见,死亡率高,由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所致,该病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通过分析1例由mNGS诊断的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霞 胡建萍 等 《甘肃医药》 2024年43卷9期 861-864页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常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1例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传国 赵昊天 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年45卷7期 412-414页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初于1986年在狒狒的脑中发现.该病由巴拉姆希阿米巴引起,病程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各种病原学检查多为阴性,MRI及CT影像学检...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膜脑炎;诊断;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周维钰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3年43卷1期 76-79页ISTICCSCDCA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 balamuthia amebic encephalitis, BAE)在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中比较罕见,属于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 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 GAE ...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balamuthia amebic encephalitis,BA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翊 郄永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39卷2期 124-125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16岁.3天前因打破温度计,导致四肢近心端屈侧及腹部、臀部等出现大面积肿胀性暗红斑,经对症治疗好转.
【关键词】 狒狒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婷 乾莲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38卷4期 331-3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一种在世界上部分国家流行的机会致病性营 自由生活的阿米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致死率高于95%,多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引起亚急性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可借助活检、血清学检查、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旺 马秀亮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2年21卷4期 354-355页ISTICCA
【摘要】 患者男,37岁.躯干四肢红斑脓疱伴发热4 d,腹部、腋窝、腘窝片状红斑,局部可见密集小脓疱.发病前有接触汞制剂史.诊断:狒狒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青 张金芳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15卷6期 382-384页ISTIC
【摘要】 报道3例接触汞后引起的狒狒综合征.3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皱褶部位及身体屈侧为主的对称分布的弥漫性水肿性红斑伴瘙痒.停止接触致敏原,经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基本消退.
【关键词】 皮炎,接触性,系统性;狒狒综合征;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艳 余浩洋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6期 638-645页ISTICPKU
【摘要】 为了揭示转座子对旧世界猴基因组多样性和进化的影响,基于Repbase数据库和RepeatMasker比较了4种旧世界猴——东非狒狒Papio anubis、猕猴Macaca mulatta、绿猴Chlorocebus sabaeus和长鼻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5期 777-78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人工松林中狒狒结群大小和家区面积与树木剥皮率的关系.于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间每月对每个狒狒结群进行5天观察,采用足迹计数法统计狒狒结群大小,对不同结群狒狒家区内具有新旧剥皮的树木数进行统计,以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狒狒结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阳 李晓东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14卷2期 112-114页ISTIC
【摘要】 48岁男性患者,左腋窝红斑、丘疹伴瘙痒3周.皮肤科情况:双侧腋窝、腹股沟可见对称性分布的粟粒至黄豆粒大小的红斑、丘疹,部分皮损表面可见黄褐色厚腻性鳞屑及浅溃疡,并拢双腿后皮损呈V形分布.肛周可见呈环形分布的米粒至绿豆粒大小的红色丘疹,部分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冬娟 姜虹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28卷6期 345-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人疱疹病毒6A脑炎临床少见,均可致死,两者合并感染更为少见.本文分析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合并人疱疹病毒6A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合并人疱疹病毒6A脑炎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钟建民 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0卷1期 104-106,封3页ISTIC
【摘要】 阿米巴脑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疾病,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Bala-muthia amoebic encephalitis,BAE)更是非常罕见,死亡率接近 98%[1].阿米巴是一种自生生活的阿米巴原虫,不仅可感染免疫...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棘阿米巴;脑脊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洁 李艳佳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36卷1期 45-46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53岁.5天前因打碎温度计于下腹部、臀部出现红斑,脓疱,后皮疹发展至颈部、肘窝、乳房下、腹股沟.既往有红汞过敏史.接触12、20、30天后血汞测定:0.11 mg/L(参考值<0.03 mg/L)、0.005 mg/L、0.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萍 熊承成 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11期 32-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6例记忆性皮肤病患者给予预防抗感染、抗炎及抗过敏等治疗,同时做好皮肤、口腔、会阴部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以及防护教育.结果6例平均住院8d完全好转,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提示医护人员了解记忆性皮肤病的临床知识及护理原则,可避免患者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玉萍 高兴华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8期 133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60岁,因耳廓、鼻周糜烂、渗出1年,泛发加重2个月于2009年4月于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耳廓及鼻周反复出现红斑、糜烂、渗出伴瘙痒,曾应用多种药物,病情时轻时重.2个月前开始口服中药(具体成分不详),后皮疹面积扩大,渗出增多,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金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年19卷1期 116-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是指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外培养细胞基因组内的反转录病毒.已经分离或观察到这类病毒的哺乳动物有人、猴、狨、长臂猿、猩猩、狒狒、猫、犬、牛、鹿、猪、马、绵羊、兔、大鼠、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庆勇 刘桂生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2年18卷4期 520-5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哺乳动物的输卵管精心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液体环境,使得雌、雄性生殖细胞的运输及最终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够顺利进行.其中有一种源于分泌细胞的蛋白-发情相关的输卵管糖蛋白(estrusassociated oviductual gly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静 黄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2卷5期 668-671页
【摘要】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CD)是指已具有接触致敏的个体,当半抗原通过口服、透皮、静脉注射或吸入进入机体到达皮肤而发生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研究发现Ⅳ型、Ⅲ型、Ⅰ型超敏反应可能参与其发病.由于过敏原的种类和数量、致敏途径及变态反应的类型不尽相同,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