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1
- 21
- 4
- 1
- 10
- 6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巧娥 王小如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4年18卷z1期 53-56页ISTICCA
【摘要】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胀果甘草的乙醇粗提物中分离纯化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结构用1H-NMR、13C-NMR、UV、FTIR和EI-MS鉴定.纯度用HPLC方法测定,采用归一化计算.分离采用的溶剂系统为正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静 田野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0年43卷4期 591-60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痰咳净方治疗呼吸系统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对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等在线数据库收集痰咳净方有效化学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耿 黄绮韵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1期 5187-5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草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岩 祁龙凯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9年39卷2期 240-2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市售降香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紫铆花素、柚皮素、漆黄素、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含量的UPLC法,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质量.方法:使用甲醇超声提取降香药材中上述7个黄酮类成分,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靖博 籍立新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9期 2033-2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反相二维色谱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璐 刘艳丽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17期 3480-3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法、高压快速制备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波谱等方法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艳敏 刘素香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2期 2061-20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Q-TOF-MS)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50%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Diamonsil Ⅱ C18(250 mm×4.6 mm,5μm)反...
【关键词】 甘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黄酮类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 苗文娟 等 《中草药》 2014年45卷1期 3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产自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 苗文娟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10期 1886-18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黄酮类;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薄涛 导师:李克安 刘虎威 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文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中草药在中国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疾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中药在西方国家很流行,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商机.然而,由于许多中药尚不具备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维维 方东军 等 《化学工程师》 2022年36卷2期 56-58,67页
【摘要】 甘草被应用于化工研究、医药研究及日常饮食中,在古今中外应用均非常广泛.已经被鉴定出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多糖、脂肪等多种化学成分,分别表现出抗氧化、抗癌、抑菌、神经保护、调控血糖血脂以及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具有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来国防 赵沛基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8年30卷1期 115-12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 Helwingia chinensis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果糖酯和十个已知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 O -(E)-咖啡酰-3- O -(3, 5-二甲氧基香豆酰)-α-D-呋喃果糖甙(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展佳琪 任逸飞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5年48卷2期 462-47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ig芍药甘草汤后肝组织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并分析其体内代谢途径.方法 ig给予SD大鼠芍药甘草汤水煎液提取物0.4g·kg-1后,采集11个不同时间点大鼠肝组织样本.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不同时间点的含药...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UPLC-Q-TOF-MS/MS;肝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 严安定 等 《中成药》 2012年34卷6期 1111-1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ESI-MS分析鉴定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195~400 nm;采用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萍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1期 96-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围绕甘草中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糖和香豆素类成分及这些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有效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杭心律失常、抗氧化、杭缺血缺氧、调血脂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虹 窦德强 等 《中草药》 2005年36卷5期 652-6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ODS柱等分离手段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NMR和MS等光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光甘草酮(glabrone,Ⅰ)、芒柄花素(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旭东 杨峻山 《中国中药杂志》 2005年30卷5期 398-3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木匆心)木Aralia subcapitata Hoo为五加科Araliaceae(木匆心)木属Aralia植物,主产于安徽[1].民间常用于壮肾,散瘀,主治肾病[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适应原"样作用,镇痛和抗惊厥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绪民 邸迎彤 等 《中草药》 2003年34卷3期 198-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应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2个香豆素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三萜皂苷;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传统医学研究(英文版)》 2018年3卷2期 82-94页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汇总研究甘草成分的报道,系统整理甘草所含成分,并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五个数据库,收集报道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如霞 张碧月 等 《现代科学仪器》 2018年3期 65-70,76页
【摘要】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水煎液的成分,探讨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按照四君子汤处方中药材比例制备水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联用,鉴定其水煎液中的有效成分.结果:四君子汤水煎液中检测出10种化学物质,其中皂苷类7种,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e、...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四君子汤;水煎液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卿德刚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年16卷2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离甘草渣中黄酮类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制备HPLC及制备TLC对甘草渣黄酮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LC-Ms和H-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胀果香豆素甲Inflacoumarin A、Dehydrolicochal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树苗 肖峰 等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年22卷6期 252-255页ISTICCA
【摘要】 皮肤美白剂是通过作用于皮肤黑色素的形成、代谢途径的某个阶段,能够显著控制、抑制黑色素生成且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植物药与中药以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低等优势已成为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就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当归、甘草等美白中药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银建中 魏炜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07年14卷3期 186-189页ISTICCA
【摘要】 采用超临界CO2偶联乙醇做溶胀剂从甘草中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分别对原料粒度、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溶胀剂选择、溶胀剂浓度、溶胀剂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并绘制影响因素曲线.采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方法,对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莉 高晓黎 《西北药学杂志》 2004年19卷3期 133-13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 yc 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药用历史悠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朝霞 《医学信息》 2015年28期 299-299页
【摘要】 目的进行甘草临床应用探讨及化学成份药理研究。方法甘草可以临床应用在肝病、高脂血症、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本次研究甘草在肝病、高脂血症、消化性溃疡症状的治疗中的应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来对甘草化学成份药理进行研究。结果甘草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08卷30期 226-227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化学成分,寻找其天然活性物质.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甘草醇提物中分离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明辉 张文浩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1期 2524-2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诚 乔雪 等 《药学学报》 2012年47卷8期 1023-10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甘草的化学成分,本文在对甘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甘草化合物数据库,并利用该库对化学成分重新分类,对各类化合物的分布和药用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至今甘草属植物共报道化合物422个,按结构可以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长玲 郑承剑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5期 866-8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荞麦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1)、香豆素(2)、(一)...
【关键词】 荞麦属;苦荞麦;5-羟甲基-2-呋喃甲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冰 孙丽丽 等 《中药材》 2010年33卷6期 915-91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降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降香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颜木素(1)、木犀草素(2)、染料木素(3)、异半皮桉苷(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