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2
- 6
- 2
- 2
- 2
- 2
- 23
- 15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泽芳 卢学春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43卷3期 69-7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生命科学综合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各模块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对象为 2022 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于生命科学综合课程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位类型、授课内容、授课教师、考核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珍 王英志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6卷5期 23-27页
【摘要】 适应新时期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实现价值重塑、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培养目标,是基础医学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生命科学综合》课程是研究生的必修课,课程以集成方式将基础医学包含的核心课程优化融合在一起,由多学科教师以讲座的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忠伟 《生物学教学》 2007年32卷1期 72-74页PKU
【摘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一些削弱生命科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因素,认为综合课程突出了知识综合性,淡化了学科概念,促进了初中生命科学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广 鲍永利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84-86页
【摘要】 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培养未来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以基因发现历程为主线的"综合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理念,认为可以围绕某一个特定基因来部分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兰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2006年
【摘要】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而生理学旨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制,即人体功能的科学。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唯一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与结构生物学共同构成生命科学的两个支撑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生理学是生命科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对于帮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峰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2006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课"生命科学导论"(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的基本框架,对课程网站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网站建设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振国 蔡玉华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4年40卷2期 400-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药品生产技术、药学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理论抽象、难理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为此,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思想元素丰富等特点,把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璨 霍颖异 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14卷3期 61-65,后插1-后插4页
【摘要】 生命科学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性院校中开展较多,覆盖较广.欧美高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建设此类课程,我国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跟进.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人类如何从"活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城 刘继伟 等 《高教学刊》 2023年9卷15期 5-8页
【摘要】 课程建设作为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线教师最容易接触到、最容易开展、最容易取得成效的教学改革途径.5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综合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衍衡 回虹燕 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13卷1期 25-28页
【摘要】 专题课程体系既能夯实专业基础,又能聚焦专业前沿,对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其科学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免疫与肿瘤"课程内容繁多且更新较快,前沿程度高.根据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知识背景特点,教师预先总结该课程现存主要问题,尝试建立基于前沿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伊娟娟 鲁吉珂 等 《科教文汇》 2022年12期 110-113页
【摘要】 "生物工程设备"是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面向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在"一流课程"建设的导向下,该文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就"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特点、建设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彩霞 刘佩勇 等 《高教学刊》 2022年8卷23期 90-94页
【摘要】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且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的诉说是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开设的一门生命科学类通识选修课.文章从在综合性大学开设此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萱 付爱根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1期 121-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学本科生物相关专业课程中,细胞生物学属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综合大学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通过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引入创新性实验,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梯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乐 徐鑫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4期 106-108,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关键影响.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植物学教学,结合先进的网络和媒体技术,通过预习与准备、分组与选题、讨论与分工、实验与探究、汇报与交流、展示与互动、评价与反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春华 栗茂腾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6期 113-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本质是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植物学是生命科学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植物学的教学实践中,在强调知识点的同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伟仁 张存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年32卷5期 737-738,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1],近年来,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正蓬勃发展,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2],并以其研究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成为沟通生物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桥梁[3],其理论及技术已经辐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金成 张玲华 等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0卷1期 106-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毒学是综合性大学和农林医药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介绍了在病毒学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等方面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与体会,希望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金成 王海洪 等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0卷2期 95-97,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学实验课程是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目前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不足.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提高综合实验技能,我们在2009级丁颖实验班中开设了"生命科学研究性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莘 胡波 等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11卷5期 49-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21 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中,神经护理学作为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然而,此课程具有专科性强,内容复杂、抽象等特点,课时学习周期短,学生对神经护理学知识接受理解较为费力[1].针对这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覃 王伟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7年23卷2期 174-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免疫学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学实力及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1].从学科广度上看,免疫学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形成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已成为医科院校所开设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爱军 《生物学教学》 2014年39卷12期 10-12页PKU
【摘要】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理科综合性课程,涉及相当多的生物学知识内容.教学实践发现,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两门学科,在知识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厘清这两个学科的衔接关系,给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教师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和帮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仁玖 李艳玲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10期 2537-2538页PKUCSCDCA
【摘要】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将会对传统中药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文章从构建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构建中药生物技术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勇俊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9期 1834-1834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在学科大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大综合,并且由多种学科向医学领域广泛渗透,基础医学将进入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阐明疾病的发生与治疗的机制,临床医学将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海轩 《生物学教学》 2005年30卷7期 19-20页PKU
【摘要】 <篇首> 1设计思路1.1选材与学情分析随着上海市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实验学校,我们已在六、七年级率先使用了新综合科学.然而作为生物学教师,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所削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梅 卢曙光 等 《重庆医学》 2017年46卷9期 1288-128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1-2].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要分支,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学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自强 《生物学教学》 2002年27卷10期 6-7页PKU
【摘要】 生命科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教育价值包括学科多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学科思想方法的价值.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这两个方面设计了五大主题,并将学科概念、原理、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岩 胡晓梅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8期 1143-114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聚涛 汪铭 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年9卷3期 43-46页
【摘要】 生理学实验课作为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必修课程,是"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文从生理学实验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建立新的实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通过设置生理学实验的课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畅 姜涛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32期 130-133页ISTICCA
【摘要】 为给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培养、输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进而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接轨,笔者根据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从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命科学自主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威 全滟平 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年8卷2期 55-59页
【摘要】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性学科,在生命科学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人才综合素质靠加强综合训练来培养,而创新实践能力则主要靠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对本校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打破以往单一的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