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1
- 70
- 4
- 3
- 21
- 20
- 17
- 6
- 5
- 24
- 17
- 16
- 16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志平 汉瑞英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1期 8860-88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20年来中国和印度通过土地利用活动改变地表覆盖使植被变得更绿,京津冀地区是植被变得更绿的典型地区.收集京津冀地区2000—2019年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植被覆盖百分比数据,以及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该区近20年来自...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植被覆盖度;生态建设工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杰 李红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7期 2184-21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GIS技术及定西市安定区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开展乡镇尺度的林地转型来源、幅度、速度和转型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并探讨林地变化形式.结果 表明:1995-2015年,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琪 刘康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8年36卷1期 54-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态系统分类及生态参量数据产品,运用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异系数、趋势斜率和退化指数等草地覆盖度变化状况评价指标,对陕西北部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关键年份(2000-2010年)内各类型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演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延安市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华 刘洋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8期 3306-3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伴随着我国四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大大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治理,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仍处于重大生态工程的密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强 陈婉琳 等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30卷4期 1179-1192页
【摘要】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面积最大的高原,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而黄土高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和西部开发的关键区,近年来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在黄土地区开工建设.如何处理好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建设周期;黄土重大工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彬 《数码设计》 2022年9期 140-144页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国际间竞争压力和外交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我国国内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以及生态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针对我国所面对的这些国内以及国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升 郭彩赟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80-87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是中国对复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探索.鉴于目前大多数重大生态工程未系统地考虑气候变化对重大生态工程的影响问题,针对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北方林区以及风沙源区生态的影响,以实施了多年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三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广彪 秦朋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46-47页
【摘要】 随着历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国水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因为水利工程的规模庞大,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因此,当下各种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都要处理好工程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晓伟 王克林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425-34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1999-2010年的SPOT NDVI数据,分析了河池市植被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并结合气象和地形数据分析了植被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总体上呈恢复趋势,年均气候因子对植被变化的作用不明显;(2) 2...
【关键词】 SPOT-VGT NDVI;气候变化;地形面积差异修正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利顶 吕一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3期 674-6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强,生态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生态安全的状态受到人类干扰活动的影响,而区域生态安全演变也会影响人类活动的功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长江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建青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年7期 1794页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方便了农业的灌溉,还能够起到一定防治水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及其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钢花 《农家致富顾问》 2020年6期 184页
【摘要】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草地资源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本文阐述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档案的资料范围,对于不同的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分析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具体内容,明确其档案资料的特点,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洁 雷添杰 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2卷1期 242-252页
【摘要】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5年来,迫切需要对区域的植被变化进行研究.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简称MODIS)标准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婉 陈朋飞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9年17卷6期 127页
【摘要】 自从我国步入新时代进程以来,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也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为此我国加强力度发展环境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程无法进行.为此,对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平 《科技展望》 2014年24期 23-23页
【摘要】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现象都与森林被破坏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频发发生的自然灾害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森林作为保护环境的主要手段,实施生态森林已成为当今林业工作重点。本文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问题入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洋 杨成 《现代园艺》 2013年21期 64-64页
【摘要】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当今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提出了有益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38卷6期 59-59页
【摘要】 近日,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重要提案督办会表示,在未来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规划中,特色生态产业将成为该地区发展经济、解决替代生计的发展重点,四川省将在该区域建立50个特色畜禽产品基地。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永兵 《中学生物学》 2011年27卷9期 22-25页
【摘要】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应用发现法教学和直观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瑜 李耀增 等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年37卷3期 143-145页
【摘要】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在环评、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比较重视,相应的生态保护设施和恢复管理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铁路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将全过程秉承生态保护理念,加强施工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秋 王彩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8卷3期 7-12页
【摘要】 笔者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提出科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基本条件.并从四个方面概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学理论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海 骆有庆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34卷17期 4463-4464,4473页
【摘要】 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概况,并结合延安和榆林实例,探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以植被恢复为突破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淤地坝工程,建设高效特色生态农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霞 钱晓莉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年51卷4期 1144-1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努力培养具备环保意识、能快速诊断生态环境问题并采用效果好、成本低的治理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环保工程师"是目前高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我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通过思政元素有机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辉 胡远满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1期 249-2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及其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开展,需要系统的学科理论支撑,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科学,能够以其宏观空间理论和技术体系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景观生态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支...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景观生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教君 郑晓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5期 1600-1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世界最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三北工程规划建设期限历时73年,现已经过40年建设,为科学、准确把握三北工程40年建设来的成效、经验、问题等综合状况,国家林业和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诗博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3期 276页
【摘要】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其中环境污染是城市建筑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到成熟居民的日常起居,因此,其潜在的危害性和影响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如何有效解决类似的环境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其中环境污染是城市建筑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到成熟居民的日常起居,因此,其潜在的危害性和影响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如何有效解决类似的环境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务荣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349-349页
【摘要】 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地提升,科技也由此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水利工程渐渐地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建设水利工程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甚至部分工程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伴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发展水利工程就必须要充分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盛连喜 导师:周以良 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1年
【摘要】 根据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分区和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类型,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吉林省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弥宏卓 于振海 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年46卷1期 1-4,29页
【摘要】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缓我国北疆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而实施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经过45 a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进入新时代,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文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蒙吉军 王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5期 5404-54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国生态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则是保障该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评估了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体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退耕还林增量;利用最小数据法耦合机会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