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2
- 1
- 1
- 22
- 10
- 1
- 1
- 1
- 13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齐来 陈治希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8期 2046-2047页PKUCSCDCA
【摘要】 数字生药标本馆是将各种原生药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生药标本馆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数字生药标本馆的模式是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扎依旦·托合提 阿曼古丽·艾则孜 等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 2015年2期 5-7页
【摘要】 维吾尔医生药标本室是维吾尔医药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主要基地,通过加强标本室建设,并发挥好标本室应有的功能,能有效提高维吾尔医的生药学专业课实践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我校生药标本室目前的实际,论扩大生药标本室规模,规范标本室管理,有效利用其在实践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 刘正宇 等 《中国科技成果》 2013年22期 48-49页
【摘要】 作者主要以《千金要方》中的方剂为展示主体,通过生药标本实物、原植物图片及文字说明几种展示方式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生药标本展示形式,使参观者在认识生药标本的同时了解更多中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生药标本室的科普作用,是一种新的创新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 陈红刚 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4期 44-46页
【摘要】 对中药生药标本室从内部结构、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整改,使标本室的空间结构及布局更规范化、合理化,变成集教学科研、标本展览、学习观摩于一体的多方位药材标本实验室,充分利用了标本室的资源,并做到了资源共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环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22卷21期 112-113页
【摘要】 <篇首> 生药是指在产地经过简单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生药标本是指经过整理而保持完整性状特征的生药实物样品,供观摩、教学和研究之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永帅 金姗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8卷9期 74-75页
【摘要】 本文从引入实物进课堂、强化实践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建立中药标本和信息库以及举办科普展5方面阐述通过中药资源普查促进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旨在通过改革使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琳 《医学美学美容》 2019年28卷9期 7-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生药学教学中标本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校药剂专业学习的50名学生纳入本组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学生分成对照组25名和观察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生药学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标本实践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霞 周在富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29期 287-288页
【摘要】 对数字化生药标本馆的建立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专科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作以分析.在教学日益网络化的今天,生药资源的数字化能够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脱离实体药用植物园与中药标本馆而独立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廷祥 王传明 等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7年4期 32,37页
【摘要】 探索标本实践在生药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生药学教学采用药材标本进课堂、野外采集标本、参观标本馆等方式进行教学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标本实践可激发学生学习生药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教学质量;结论:以标本实践为辅助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林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164页
【摘要】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不难但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互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泽豪 郑丽香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9期 2251-2252页PKUCSCDCA
【摘要】 在中药类专业的很多课程中都涉及到中药标本,中药标本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教学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传统中药标本标签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医药学子对中药的认知学习需求.如何把现有的中药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成信息丰富、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珠炉 戴声萍 等 《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15卷4期 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 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胃烷痞满,食少呕吐等症.由于近年货源紧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丹 詹亚华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286-286,287页
【摘要】 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多媒体课件、重视生药标本教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并注重扩充实验课程项目、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理论及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献慧 唐文照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7期 74-76页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动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生药学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在生药学教学中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结出重视首讲、生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婕 曾波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27卷3期 474-475页
【摘要】 <篇首> <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两门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学习方法是实验,生药标本和切片的观察是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淑华 《哈尔滨医药》 2007年27卷5期 46-47页
【摘要】 <篇首> 枳实是一味常用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气、行痰、消积等功效.参考从各地收集的生药标本和调查资料来看,种类达10种以上.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枳实的记录颇为混乱,本文试图根据本草记载结合柑桔类植物的特性和分布来探讨枳实、枳壳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荣 罗正里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年2期 88-89页
【摘要】 为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药材种植入手建立了药用植物园.在教学中增加了生药的炮制原理和工艺、炮制前后性状差异及毒副作用方面的内容,重点放在植物形态、炮制、性状、显微特征、功效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开展"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晁志 慈薇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11卷1期 64-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由于很多常用生药来源繁多,导致市场上品种混乱,药材质量参差,需要准确、快速、可靠的鉴定与质量评价体系.本文提出建立生药鉴定与质量评价的二元条形码系统的解决方法,即基于小片段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和基于代谢谱的化学条形码数据库:分子条形码可准...
【关键词】 生药鉴定与质量评价;二元条形码;DNA barcod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子宁 毛莉 等 《中药材》 2008年31卷2期 214-21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华凤仙Impatiens chinensis Linn.进行鉴定.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华凤仙的根、茎与叶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特点,粉末有一定理化特征反应.结论:对其进行生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兴 张宏伟 等 《中药材》 2007年30卷10期 1238-123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红背叶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进行鉴定,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红背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毅 朱意麟 等 《中药材》 2006年29卷2期 116-11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Dry) Merr.进行鉴定.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咸虾花的根、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可对其进行生药鉴定,并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涓 高天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5年20卷6期 493-4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苍耳子水提物及醇提物对正常脐带血细胞的影响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观察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ig给药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量(MT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绍欢 王世清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3期 701-70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贵州道地药材干姜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通过实地采集植物标本与收购药材样品,对标本进行植物分类鉴定;对药材进行性状、显微鉴定与薄层色谱鉴定.结果 贵州栽培的干姜药材其来源为姜科植物Aingib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娉婷导师:何顺志 贵阳中医学院 中药学 中药生药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悬钩子属Rubus隶属蔷薇科Rosacea ,全球约700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我国约208种139变种分布在全国各地,贵州有60种24变种。本研究对贵州Rubus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包括文献查考,原植物形态鉴定,托叶性状研究,对贵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伟 陈兴兴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6期 1466-146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进行鉴定,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 白背叶的性状及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结论 其结果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焱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12卷3期 228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桑寄生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霞 李运 等 《甘肃科技》 2019年35卷15期 61-63,48页
【摘要】 对甘肃马尾连基源、资源分布进行本草及文献资料的考证,同时,采集贝加尔唐松草生长的不同时期(花期、果期)植物标本,并与馆藏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对原植物的基原进行准确鉴定,并采用徒手切片及薄层鉴定等方法,对其显微结构和薄层进行鉴别.最终系统的描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妍 唐传禹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21期 47-50页
【摘要】 目的:蒙药材草乌叶是蒙医常用药材,笔者对其同属植物原植物形态、 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该药材的区分和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本采集整理、 性状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多品种草乌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不同品种草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慕程 张弢 等 《甘肃医药》 2018年37卷10期 930-931页
【摘要】 课题组采集未知真菌标本,经专家鉴定为麦角菌科香棒虫草,与传统中药蝉花及山西产香棒虫草迸行生药学特征比较,结果显示,甘肃华亭产香棒虫草与蝉花的生药学特征差异明显,与山西产香棒虫草的生药学特征几乎无差异.研究结果明确了甘肃华亭产香棒虫草的生药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松 邓洪 等 《江苏中医药》 2010年42卷8期 64-6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药标本是中药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参照的实物档案, 可用于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中药标本在教学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桥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