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94
- 1777
- 175
- 66
- 2
- 2184
- 1091
- 390
- 243
- 220
- 1494
- 565
- 322
- 309
- 24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晓宇 郭海涛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20卷9期 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多电性能特征提取的医疗设备故障识别方法,研究医疗设备输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3种电信号,从而建立一套故障知识库,是一种用于替代人工检测的智能化医疗设备检测方法.方法:采集一种医疗设备的输出电信号进行分析,搭建电信号在正常与故障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雷 刘阳阳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6期 405-409,后插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提插手法引起的神经电信号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麻醉后分离出L4脊髓背根神经束中支配足三里穴区的神经细束,将其放置于双极铂金丝电极上.用不同频率提插手法(50、100、150、200次/rain)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军 邵时云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19期 1855-1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上的神经电信号(ENG)的分析,监控眼轮匝肌的功能状态.方法 通过植入狗面神经颧支周围的cuff电极,在体记录神经电信号.分析眼轮匝肌处于舒张状态与收缩状态时ENG的差异性,以找出监控眼轮匝肌功能状态的方法.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枫 陈中伟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2期 3366-336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于家兔后肢坐骨神经中植入自制神经束内微电极,采集周围神经的即时电生理信号,并与Bionic单电极进行比较,探索获取周围神经电信号方法的更多选择.方法以95%铂5%铱合金制模均匀拉丝成直径60μm金属丝外加5μm聚脂类绝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枫 陈统一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期 220-222,243页ISTICPKUCA
【摘要】 多自由度电子假肢的控制常需用神经束内电极得到多个信息源.神经束内电信号的识 别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时频分析法、参数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模糊分 类法等.现对各种识别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作一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子 刘阳阳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37卷12期 1437-144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钙离子(Ca2+)对针刺神经电信号的影响,为揭示Ca2+在针刺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及针效产生的始动机制进一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实验组采用0.1 mol/L乙二醇双乙胺醚四乙酸(EGTA)5?μL穴位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阳阳 王超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2卷11期 961-963页ISTICCSCD
【摘要】 针刺作用于机体时,最迅速、直接的反应就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从神经电信号角度研究针刺的作用原理、规律一直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方向.该文对近年基于神经电信号的针刺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以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树军 罗二平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8年25卷5期 804-806,80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研究Cuff电极长期植入性能.方法:在狗面神经颧支周围植入Cuff电极,通过这个植入电极,分别在14天、6月后提取自然发生的神经电信号,比较分析其信号的差异性;通过组织形态学的方法,在Cuff电极植入后6个月观察分析周围有电极植入的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军 邵时云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7年23卷3期 223-22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通过模具制作预成的硅胶套管,然后以缝合的方式将三极电极丝间隔5mm附着于套管的内壁上,构成能够植入体内的三极cuff电极.经测试显示用这种方法构建的Cuff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和绝缘性能.将制作的电极植入狗面神经颧支周围,通过这个电极提取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军 邵时云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7年24卷5期 342-34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提取能反映眼轮匝肌功能活动的狗面神经颧支的神经电信号(ENG),通过对ENG信号的分析,识别出眼轮匝肌的功能状态.方法:利用植入到狗面神经颧支周围的Cuff电极提取有闭眼动作发生期间的神经电信号,采用幅度阈值法,通过对ENG信号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枫 陈中伟 等 《上海医学》 2003年26卷4期 243-2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自制神经束内微电极采集家兔周围神经电信号,改变电极形状及埋入方式,使其更适合长期埋入.方法以95%铂、5%铱合金制模均匀拉丝成直径为60 μm的金属丝,外加5 μm聚脂类绝缘体涂层制成微电极,距头端8 mm处开始制成10圈直径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建华 李朝友 《生物技术通讯》 2003年14卷2期 131-135页ISTICCA
【摘要】 把生物医学电信号以线性调幅的方法调制在音频载波信号之上,用PC声卡采集该已调波信号,用软件实现调幅波的解调,经数字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恢复出生物医学电信号,达到采集和显示生物医学电信号的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多通道工作实时性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阳 伍亚民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5卷2期 148-150页ISTIC
【摘要】 电场可以影响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酶,DNA,信使核糖核酶,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酶的活性、Ca2+运输、细胞增殖等.电场对细胞作用的机理是引起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以及进一步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并对细胞周围的环境如水等基质的介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甲培 何晴 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 35-40页
【摘要】 指出了针对神经信号传递和处理的主流理论的争论,即神经信号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处理的理论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系统的低级功能,但很难构建出解释大脑高级功能和精神活动的一般概念或原则。提出了神经回路中存在有生物光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章勇 姜瑜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年13卷4期 1118-1122页
【摘要】 皮电信号(GSR)是心理测试的重要参数指标.信号的奇异点包含着皮电信号的幅度变化、突变时间及持续时间等重要特征,且信号具有非平稳,超低频等特点.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滤波并进行奇异点检测,甚至将包含重要信息的奇异点信号滤除.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松梅 赵宏杰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3期 50-51页
【摘要】 提出基于经穴电信号时问序列的经络藏象信息模型动力学建模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体外映射了经穴的功能和活动,为揭示针灸原理与临床研究建立了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卫星 姜正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3期 161-164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插入式微电极对家兔脊髓电生理信号进行长时间稳定记录、采集的技术方法,初步分析描述电信号的特征.方法: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脊髓内插入多电极,利用神经信号处理系统采集记录中枢神经电信号,利用相关软件初步分析所记录的神经电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航平 王淼 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年42卷12期 2127-2132页
【摘要】 采用自制双重屏蔽系统(屏蔽室和屏蔽箱结合)和自制的铂金传感器刺入植物茎部接触式微弱电信号的测试方法,对绿萝(Scindpsus aureus)植物的自身电信号进行了测试.利用小波软阈值消噪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消噪,并进行了时间序列的高斯径向基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然 霍旭阳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5卷z1期 166-169页
【摘要】 从神经电信号实验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分析,根据这些要求来选择硬件设备,基于Labview来设计信号采集和实时分析系统.对于实验所关注的参数(ISI、潜伏期等),着重探讨采样系统的控制逻辑问题,用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信号参量的实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卫星 姜正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6卷6期 403-404,407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插入式微电极对大鼠大脑皮层和脊髓电生理信号进行长时间稳定采集、记录的技术方法.方法: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其大脑运动皮层和脊髓内插入电极,利用神经信号处理系统采集记录中枢神经电信号.结果:分别成功采集记录到皮层和脊髓内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霞 王兰州 等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5年16卷1期 62-65页
【摘要】 首次采用铂电极测定了君子兰叶片的微弱电信号,在增益设置为200倍,时间常数为5 s,滤波设置为30 Hz时,测得在起始阶段植物信号渐增后趋于平稳,之后此条件下不再有任何变化,且一天内植物信号波形在同一测点的峰峰值在几个到十几个mV间变化;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为 陈香 等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4年25卷4期 33-37页CA
【摘要】 本文采用独立分量(ICA)分析对不同思维作业的脑电(EEG)信号进行预处理,再用自回归(AR)参数模型提取EEG信号特征,最后利用BP网络完成对特征样本集的训练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提高了脑电思维模式作业的准确度,对两种到五种不...
【关键词】 脑电信号(EEG);独立分量分析(ICA);自回归(AR)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小涛 周柳青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5期 1225-12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仿生机器鱼调节鱼类行为在鱼类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发诱驱鱼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国内外机器鱼的研究现状,分析机器鱼诱鱼技术的视觉诱导机理、尾流场诱导机理、电信号诱导机理,归纳了影响机器鱼诱鱼技术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国外机器鱼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银侠 王蔚然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5期 157-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电信号分子是应用于功能核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起着信号转换作用的具有电化学活性且能够和核酸相互作用或是可以标记在核酸链上的一类分子的统称.电信号分子对于功能核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应用的普及...
【关键词】 电信号分子;功能核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信号转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震 袁伟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6期 365-3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神经可塑性原理,应用微制造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植入式神经微电极,以探索神经电信号提取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硅片为电极底板,以铂铱合金丝为导线,用微制造加工技术在硅片上开孔,制作成植入式神经微电极.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电极植入大鼠坐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枫 陈中伟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年5卷3期 165-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残肢上臂神经的相互协调关系.方法以自制微电极直接插入残肢上臂三大神经的神经束中作为记录电极,以神经束外微电极作参考电极,远端连接肌电图仪,患者用脑意识控制患肢动作,分析各组电信号.结果模拟腕伸时桡神经电位波幅较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剑秋 李世荣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2年22卷2期 100-1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内镜下激光诱发荧光活检引导技术已日趋成熟,但仪器的昂贵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本研究拟采用光-电信号转换系统代替弱光检测仪(OMA),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根据42例已知胃肠道癌组织的荧光谱特征,建立两个荧光判别公式.依据公式要求,研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经阳 黄永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2期 4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壮医经筋疗法联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对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4例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接受壮医经筋疗法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未坤 周颖玥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5年44卷4期 393-4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情绪识别在人机交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脑电信号在反映人类情绪状态方面具有优势.基于脑电空间拓扑建模脑区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可以为情绪识别的特征提取提供重要信息.然而,仅使用空间拓扑构建单一的图结构进行图卷积,存在信息聚合方式单一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化成城 周占峰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5年44卷3期 267-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