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9
- 41
- 5
- 1
- 450
- 133
- 29
- 22
- 10
- 311
- 114
- 70
- 66
- 6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方建梅 朱佩兰 等 《护理与康复》 2008年7卷3期 206-207页ISTIC
【摘要】 总结8例心房颤动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加强用药监护;治疗后做好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并强化用药指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心房颤动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斌 陈永刚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38卷5期 31-35,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纳秒脉冲电场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需要准确稳定获取脉冲输出电流幅值.由于治疗用脉冲前沿陡、脉宽短、电磁干扰强,故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新型的脉冲电流检测技术,以实现脉冲电流检测功能.方法 采用高性能隔离式电流传感器进行脉冲电流采样,电流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彦卓 宋新星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29卷10期 19-24页ISTIC
【摘要】 背景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射频消融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手段.肺静脉电隔离(PVI)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基石,目前在PVI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个体化消融策略,如右房室瓣环峡部、左心耳根部、右心房高位界嵴等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彬 孙天宇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25卷8期 574-57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且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21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开胸组(9例)和胸腔镜组(12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情况。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果 王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4卷2期 101-104页ISTIC
【摘要】 随着心房颤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及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对各消融方法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较为常见的消融方法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 心房颤动;消融治疗;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宗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年27卷1期 6-8页ISTICCA
【摘要】 现阶段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方法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⑴肺静脉节段性电学隔离;⑵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⑶超声引导下的近肺静脉开口部心房环状消融;⑷三维标测+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的环肺静脉射频消融电隔离.现对这4种消融方法的有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万发 《健康之家》 2021年14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有6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导管射频消融,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于同期随机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詹贤章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电隔离治疗常规方法消融失败的右心耳部(RAA)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安全性、有效性。结论:右心耳起源房速,常规方法消融失败患者,特别是消融过程中房速激动顺序或周长出现变化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可行右心耳电隔离,安全、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延宗 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尽管对于房颤导管消融的方法和策略选择、适应症、随访标准等许多问题仍在不断的探讨之中,但以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为基础术式,结合非肺静脉触发灶的局灶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结合心房内碎裂电位区域消融治疗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延宗 第十一次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术会议 2004年
【摘要】 随着心房颤动(AF)与肌袖尤其是肺静脉肌袖之间的关系的明确,通过射频消融电隔离"袖-房"传导的方法也在逐渐的完善,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常规方法,而针对肌袖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点消融"方法,由于病例选择严格、消融静脉的狭窄的并发症多、终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延宗 导师:黄从新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心肌袖(简称大静脉)电隔离治疗,研究心房和大静脉的电连接特征,探讨大静脉电活动特征和触发房颤的机制,探索大静脉电隔离治疗的方法以及评价其疗效.结论: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延宗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阵发性心房颤动(尤其是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生与缠绕于肺静脉和腔静脉壁上的心肌袖(myocardial sleeve)的自发电活动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利用外科或导管消融技术解剖或电隔离心脏大静脉与心房的联系,可以根治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延宗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近年的心脏电生理研究证实,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atrial fibrillation,PAF)多是由局灶性房性早搏(房早)触发或发动的,这些房早大多起源于肺静脉,部分起源于上腔静脉。目前的临床研究均表明,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延宗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近年来,心房颤动(房颤)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心律失常学的的热点,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本研究对93例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肌袖的电隔离治疗,总结这些病例的资料,现对一些临床上有关房颤问题新的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建安 2002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2002年
【摘要】 目的: 利用美国IBI公司生产的超声消融球囊导管和超声消融发生仪治疗和随访阵发性心房颤动9例,观察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4±5.2岁.其中1例为轻度高血压患者,其余无明显器质性心血管病病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 关文池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3期 157-1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在肺静脉电隔离(PVI)基础上采用量化消融指导下经验性进行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能否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接受单一术者射频消融治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瑾姣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31卷z1期 49-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单中心应用冷冻球囊消融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学习曲线、手术经验、有效性及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瑾姣 王祖禄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37-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单中心应用冷冻球囊消融(CBCA)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学习曲线、手术经验、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分析2013-12至2014-12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介入中心由单一术者采用CABA行PVI治疗的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岗 汪芳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9卷2期 79-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行肺静脉电隔离的即刻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20例,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4例.采用北极圈冷冻消融导管冷冻隔离肺静脉,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肺静脉电位消失30 min为消融隔离成功.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宗 高连君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导管射频消融肌袖电隔离治疗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宗 黄从新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总结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评价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的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宗 刘少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65-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大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并发症与合并症.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9例,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如能确定触发房颤的靶大静脉,则行靶大静脉的电隔离,如不能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延宗 刘少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64-1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 44例阵发性房颤在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术后,有30例出现术后早期复发(1周内),但随访中有14例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46%),这种延迟效应的可能机制与意义值得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杨延宗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68-1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对5例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22±11.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病例,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连君 杨延宗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z1期 172-1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靶静脉的标测方法,评价电隔离单一靶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住院90例房颤患者中进行单一静脉电隔离的14例病人.男性10例,女4例.年龄39~64(51±10)岁.均有频发的房颤.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现生 张其银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23卷4期 399-4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基础上,行非肺静脉(non-pulmonary veins,non-PV)触发灶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健 苏浩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2期 102-1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顽固性阵发性房颤伴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评估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结果.方法 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62(60.7±6.8)岁.4例有黑朦,1例有晕厥发作史,病史1~5(2.6±1.3)年.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慧霞 王海双 等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1卷3期 256-258页ISTIC
【摘要】 总结28例心房颤动行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治疗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治疗后并发症为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血栓栓塞、心包填塞和心包积液、胃肠道反应、肺静脉狭窄、心律失常、左心房食管瘘、迷走神经反射及假性动脉瘤等.治疗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早期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东来 王凤芝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年12卷1期 16-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报道10例在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结果和体会.方法 8例阵发性和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Carto标测构建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行肺静脉造影了解其形态,围绕左侧和右侧肺静脉口线性消融,对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