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3
- 1
- 10
- 7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摘要】 辽宁省某养鸭场发生了一场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剖检可见肠道病变明显,整个肠道呈卡他性炎症.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恒建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35卷12期 91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感染雏鸭,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气喘和腿软,该病对养鸭业有严重的经济损失.2019年3月,某番鸭场出现细小病毒病,经过诊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简要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林锋强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36卷8期 16-19页
【摘要】 为初步了解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2012—2018年,在福州、莆田、漳州和三明4个主要番鸭饲养区18个固定养殖场,收集435例临床病例样品,进行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和番鸭小鹅瘟)病原检测,分析病原感染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继明 《兽医导刊》 2019年2期 191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临床症状.雏番鸭是唯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不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侵害l~3周龄的雏番鸭,因此又称雏番鸭"三周病".该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该病由番鸭细小病毒(MDPV)引起,1~3周龄雏番鸭易感,俗称"三周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毒具有较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是危害番鸭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发生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财文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40卷1期 44-45页
【摘要】 2017年8月,福建省邵武市某鸭场饲养的1100羽2周龄番鸭发病严重,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番鸭细小病毒病,经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全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9期 115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国西部和中国福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国家之一.1985年起福建省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志英 《中国动物检疫》 2013年5期 68-69页
【摘要】 2012年7月初,我县长安镇新安村某鸭场饲养的番鸭雏苗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发病季节、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番鸭花肝病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二垒 陈芳艳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09年26卷5期 68-70页
【摘要】 本文对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危害、病原学、疾病的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病的特征和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并对番鸭细小病毒新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泽军 刘宽辉 等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5期 7-10,15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为分析MDPV VP3 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征,本研究利用ExPASY等在线分析网站对MDPV VP3 蛋白进行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嘉文 黄允真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4年32卷5期 93-99页
【摘要】 2020年以来,在我国养鹅地区出现了一种由新型鹅呼肠孤病毒(Novel goose reovirus,NGRV)引起的以肝脾点状白色灶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的鹅传染性疾病.为了快速有效地检测NGRV,本试验针对禽呼肠孤病毒的λC基因设计引物和...
【关键词】 新型鹅呼肠孤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涛涛 汪忠荣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16-18页
【摘要】 自2015年以来,我国华东地区陆续暴发樱桃谷鸭及半番鸭以生长迟缓,短颈,短喙,舌外露,胸骨及翅、腿易发生骨折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研究发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为更好地掌握该病相关知识,就该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国志 马海彬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9年27卷4期 102-107页
【摘要】 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或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经典MDPV和GPV毒株引起的病鸭主要症状为腹泻、脚软、渗出性肠炎,三周龄内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年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35卷9期 20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由细小病毒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毒只感染番鸭,以雏鸭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鸭耐过,但会长期带毒;感染鸭前期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后期表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PCR法和微量碘凝集试验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常用方法;预防本病需要加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佳 王占新 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8年43卷6期 35-37页
【摘要】 本试验对番鸭细小病毒病弱毒苗进行了不同母源抗体鸭群免疫效果试验研究,以及在高母源抗体水平下,不同含量的细小弱毒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母源抗体对1日龄免疫细小弱毒苗(无论是高含量还是低含量)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尤其是在低母源抗体的背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艳菊 王林川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38卷2期 4-6,7页
【摘要】 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海 李崇斌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8卷7期 80-82页
【摘要】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时有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病理特征表现为小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小肠似“腊肠样”,易形成凝栓样物堵塞肠腔。该病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科 赵杰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4期 43-44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疫病.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该病目前除侵害雏番鸭外,未见对其他禽类及哺乳动物致病.该病于1985年在我国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国杰 陈少莺 《畜牧与兽医》 2015年47卷3期 147-148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以雏鸭为易感的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鹅细小病毒病俗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瑞宏 沈学怀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9期 62-63页
【摘要】 [目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番鸭细小病毒病.[方法]用番鸭细小病毒连续免疫产蛋母鸡3次,收集鸡蛋,并制备出高免卵黄抗体.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用雏番鸭进行中和与治疗试验.[结果]制备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达到1∶32,能有效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东 王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1卷9期 136页
【摘要】 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分别是引起小鹅瘟和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病原,20世纪90年代初才认识到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不同于小鹅瘟的独立疾病.这两种病严重危害水禽饲养业的传染病,临床上常在同一地区流行,甚至混合感染.虽然二者在大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晓霞 林锋强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年37卷6期 469-472页
【摘要】 为评价番鸭细小病毒(MPV)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二联活疫苗(以下简称“二联苗”)对1日龄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阴性的雏番鸭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进行了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的研究及免疫持续期试验.不同抗体...
【关键词】 MPV-GPV二联活疫苗;免疫效力;免疫产生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运军 唐浩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12期 57-57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
1病原
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太兰 《畜禽业》 2014年10期 5-7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症又称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雏番鸭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数日龄至3周龄的雏番鸭,具有传播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死亡率为30%~70%,一般为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粟硕 张桂红 《广东饲料》 2013年12期 38-39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的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以腹泻、喘气、脚软和胰脏坏死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该病传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天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1期 90-91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气喘和软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左右的雏番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对家禽生产影响极大.因此鸭农和规模禽场必须高度重视,尽量做好防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奇林 《广东饲料》 2012年12期 42-44页
【摘要】 鹅细小病毒病或称小鹅瘟(GooseParvovims,GPV),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于1956年由方定一教授首次在江苏扬州发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相继报道该病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启强 《中国畜牧兽医》 2012年39卷10期 83-86页
【摘要】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鸭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分离病毒与其他禽病病毒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二垒 陈申秒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2期 8-10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雏番鸭细少病毒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免疫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作者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远桥 谢玉黔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35卷1期 32-34页
【摘要】 针对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片段,通过PCR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利用RT-PCR和PCR方法排除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感染,利用非免疫雏鹅接种试验排除小鹅瘟病毒感染,确诊引进的番鸭患鸭细小病毒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