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2
- 4
- 3
- 1
- 1
- 1
- 4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于永交 导师:孔维 吉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细胞的慢病毒,能够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自从1983年发现HIV以来,研究人员从未停止对HIV的研究,但仍没有有效的疫苗上市.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都是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喜珍 导师:孔维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硕士) 2005年
【摘要】 一个成功的HIV-1 疫苗应该既能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又能产生持久的细胞免疫,同时又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传统的HIV-1 疫苗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而VLP 疫苗以其安全性高、抗原性强等优点为HIV-1 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应莲 胡斯奇 等 《病毒学报》 2011年27卷4期 319-3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BST-2是最近发现的可以抑制成熟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颗粒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释放的宿主因子,随之发现其也可以抑制多种包膜病毒的释放.本研究采用密码子优化的表达HIV-1 gag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赫龙 赵鹏翔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30卷8期 1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决在研制新型HIV检测试剂盒时遇到的p24.蛋白阳性对照物保存不便、阳性对照物稳定性不高以及蛋白结构和聚集形式与天然HIV病毒的p24存在差异等问题,通过将改造的HlV-1骨架质粒pNL43 EGFP R-E-和包膜蛋白质粒pGX-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华 黄宁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9年36卷21期 4123-41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纳米银颗粒并检测其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及其体内外毒性,探讨纳米银体外抗HIV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C8166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检测其体外细胞毒性CC50;不同病毒株感染细胞,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纳米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念慈 殷凤仪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年21卷1期 2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HIV-1蛋白质Nef及Vpu对于CD4分子作用的机制及其相关位置的变化.方法转染CD4, Vpu, Nef等蛋白质T-细胞株、Jurkat或HPBALL细胞,作包埋前或包埋后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重免疫染色,并以半定量法分析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关汉 王美华 等 《病毒学报》 1999年15卷4期 305-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法分离到的HIV-1 SH01株,具有典型的HI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核心颗粒呈锥形,可见芽生释放的全过程.偶尔可在胞装空泡内见到HIV颗粒,同时还有细胞碎片和溶酶体结构,故此类空泡实际为HIV吞噬泡.另一少见的现象...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SH01株;形态发生学;吞噬溶酶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佳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年23卷8期 901-905页ISTICCSCDCABP
【摘要】 抗HIV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异性的运载工具,将可杀伤HIV-1感染靶细胞的生物活性弹头选择性地运送到感染靶细胞部位,通过与靶细胞相结合后内化,杀灭体内残存病毒颗粒和潜伏感染细胞,并修复机体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将靶向治疗作为艾滋病(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