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5
- 1
- 110
- 23
- 1
- 1
- 69
- 22
- 17
- 15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佟昕 佟力 《世界中医药》 2012年7卷6期 552-55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佛手散(MFSS)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缩宫素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以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频率和活动力及血清中PGF2α,MDA含量及SOD和GSH-PX活性为指标,探讨MFSS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结果...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加味佛手散;PGF2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军 李大剑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9期 681-6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传统方宣郁通经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痛经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宣郁通经汤内服,根据痛经伴随不同兼症随症加减,对照组20例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吴强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1期 72-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药物的四气对穴位贴敷法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61例随机分为辣椒素组20例、薄荷脑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选用同为辛味但不同寒(凉)热属性的辣椒与薄荷的提取物辣椒素、薄荷脑及痛经灸贴剂贴敷神阙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华 钟琳 等 《中医杂志》 2005年46卷3期 205-2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改善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31例痛经患者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在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采用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总积分值最高,Σ(A×B)属重度异常,说明微循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纯 《中医杂志》 2002年43卷10期 761-7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进一步确定痛经停冲剂的临床疗效、远期效果及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痛经停冲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60例,并与九气拈痛丸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6.7%、56.7%(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总分变化差异有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家全 王大军 等 《医药导报》 2001年20卷2期 119-1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舒乐口服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处方中各药有效成分,分别采用蒸馏法、水提醇沉法、渗漉法提取制成口服液,临床治疗痛经150例。结果:治愈率44.7%,总有效率90.7%。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携带服用方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 袁海光 《四川中医》 2017年35卷11期 165-16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止痛方联合艾灸三阴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温经化瘀止痛方(当归、川芎、赤芍、鸡血藤、丹参、炒白...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温经化瘀止痛方/治疗应用;艾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旋铃 张志玲 等 《陕西中医》 2017年38卷6期 741-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膈下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痛经症状、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2例.两组均以膈下逐瘀汤加减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关元穴、...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穴位帖敷;隔下逐瘀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萍 《陕西中医》 2015年7期 788-7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 TDP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对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当归四逆汤/治疗应用;TD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瑾 王婷婷 《吉林中医药》 2015年35卷4期 384-3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没竭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服用加味没竭片,对照组60例服用血府逐瘀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痛经情况评分总有效率90%,治疗后患者痛经程度较治疗前...
【关键词】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加味没竭片/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冬梅 《陕西中医》 2014年9期 1201-12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同时设口服芬必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总评分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症状总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柴胡疏肝散/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莉 赵锐 等 《陕西中医》 2014年8期 1088-10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凝血瘀症痛经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舒经止痛颗粒高、中、低3个浓度,观察供试药对该模型症状的治疗作用;给药结束后取血,观察供试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的影响;取大鼠子宫制成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马真 等 《陕西中医》 2013年11期 1453-14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0例。单纯采用妈富隆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妈富隆与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痛经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月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永学 杨援朝 等 《陕西中医》 2013年34卷5期 557-5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以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香附、延胡索、蒲黄、五灵脂、乌药、甘草),连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42...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桃红四物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岳涛 曹蔚 等 《陕西中医》 2013年34卷1期 111-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元胡止痛片及其主成分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究其镇痛机制.方法:苯甲酸雌二醇与缩宫素联用引起大鼠扭体反应,然后观察元胡止痛片及其主成分对其影响,并测定子宫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及MDA含量,藉此评价试药的药效及其可能的作用...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元胡止痛片/治疗应用;动物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青 《陕西中医》 2013年11期 1455-14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痛经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用自拟活血化瘀镇痛汤(蒲黄、五灵脂、桃仁、川芎、乌药等)治疗痛经101例。结果:显效6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7.6%。结论:本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理气温经之品,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理气...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活血化瘀镇痛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淑珍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1328-13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艾附暖宫丸配合舒腹痛经贴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3例口服艾附暖宫丸(艾叶炭、醋香附、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地黄、炙黄芪等)并配合舒腹痛经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63例服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结果:治疗组总...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艾附暖宫丸/治疗应用;@舒腹痛经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艳 陆启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6期 1029-1031页ISTIC
【摘要】 西医治疗子宫腺肌病主要以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为基本治疗方案,虽可改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中医采用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以及中西合治等方法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停药易复发或激素治疗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中医药治疗的多样化、多途径及...
【关键词】 症瘕/中医药疗法;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痛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 时燕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1期 103-104页ISTIC
【摘要】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以中医辨证为主,结合月经生理,运用内服外用及综合疗法等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及疼痛持续时间,使其正常渡过月经期;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长期用药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专方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英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3期 271-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益母草颗粒配合寒痛乐熨剂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60例月经前3~4d开始口服益母草颗粒、并于月经第1天用寒痛乐熨剂外敷神阙穴,两药均用至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对照组56例月经前1天或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龙骧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1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析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方法:归纳相关资料,根据中医理论对命题分析论述.结论:原发性痛经的辨证分型归纳为:寒凝、热郁、肾虚、阴阳气血不足.临床治疗强调散寒、清热、益肾、温阳、滋阴、补气血等.痛经的本质在血,而关键则是气,选方遣药注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洁 苗利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11期 1444-14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采用自拟温肾活血之痛定方(肉桂、川断、艾叶、桃仁、当归、丹参等),对两组患者治...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补肾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红 邵慧娟 《陕西中医》 2012年10期 1339-13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兼治二联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症(PC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化瘀止痛汤(炙黄芪、党参、炒白术、赤芍、延胡索等)和保留灌肠法(生黄芪、白术炒枳壳丹参、红藤、透骨草、生艾叶);对照组只用口服盆淤汤汤治疗.持续3个月经...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补气剂/治疗应用;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宇齐 王佩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3期 551-553页ISTIC
【摘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少腹逐瘀汤能通过抑制COX-2酶活性而降低PGF2α;升高子宫组织中NO水平,降低钙离子水平;改善卵巢功能,调节异常的激素水平;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5个方面缓解疼痛,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药效学;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卵巢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李冬 钱定广 等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1期 58-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运用痛经Ⅰ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痛经Ⅰ号方内服加外敷方外敷组)以及对照组(中成药组)各35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外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海军 《中医研究》 2018年31卷2期 61-63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会宁县中医医院推拿科住院疗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96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温通针法治疗(合谷、三阴交、地机、太冲)联合少腹逐瘀汤(小...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寒凝血瘀型;温通针法/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春香 唐苾芯 等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3期 275-2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行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验方经痛宁方(川楝子、延胡索、桃仁、红花等)治 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103例.结果:总有效率90.29%.结论:经痛宁方汤剂有理气活血,行瘀止痛功效.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经痛宁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兰 刘美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年18卷2期 93-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山香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1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山香胶囊组,对照组予少腹逐0-9粒,于每次经前10天开始服药,共服2周,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并于...
【关键词】 痛经/中医药疗法;@山香胶囊/治疗应用;寒凝血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太生 金东明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7期 673-6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师金东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只要辨证准确,方药合理,乌头、附子与瓜蒌配伍不但没有相反作用,反而在某些疾病治疗中常能取得很好疗效.现择乌头附子瓜蒌伍用治疗顽固性痛经验案介绍如下,以期对十八反研究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顽固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十八反;医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