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6
- 14
- 7
- 64
- 12
- 4
- 4
- 1
- 13
- 8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光耀 姜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2期 1063-1065,10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多属痰瘀痹阻,且久病入络、痹病必挟瘀,痰瘀痹阻是RA中晚期的重要病机,治当以化痰通络、活血行瘀为主.治疗上强调通络为要、内外合治、综合治疗为最佳方案,且重视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减少内服药物对脾胃的损伤,以减轻脾胃负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敏 张剑勇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6期 1082-108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护肾痛风泰颗粒剂治疗痰瘀痹阻型慢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痛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护肾痛风泰颗粒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5期 607-60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痰瘀痹阻型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特确诊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正清风痛宁片治疗,3片/次,3次/d,口服;治疗组100例,采用活血止痛消痹汤治疗,1剂/d,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乃兵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合桃红饮加减治疗久痹正虚痰瘀痹阻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正清风痛宁治疗,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合桃红饮加减治疗。1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良震 潘海娥 等 《中医杂志》 2021年62卷12期 1013-10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学对糖尿病心脏病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在梳理糖尿病心脏病中医病机认识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糖尿病"虚""热""瘀"的病变特点是糖尿病心脏病的病机基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络痹阻是基本病机,其中气阴两虚是形成糖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程 王义军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5期 379-3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胡荫奇教授认为,皮痹与痰瘀痹阻关系密切,并认为痰瘀可贯穿皮痹整个形成阶段,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行气为基本大法,并提倡早期应用,多选和缓化瘀之剂,配合柔和软坚化痰之品,使气血流转,兼防病传.对于皮痹患者常出现的雷诺现象,则重视通阳活络,使阳气流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洪文 边文贵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22期 1907-19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袁今奇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初始因痰浊阻碍血运,渐之形成痰瘀痹阻心脉;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决为瘕积,治以化痰逐瘀、扶正消瘕;临证分痰、瘀及轻、中、重不同证候而分别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应分清寒热,不宜皆用温通法治之,热痛大致可分为气郁化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春雨 赵丽丽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23期 2049-20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从火热辨治中风病经验.中风急性期火热病邪与心、肝、胃三脏气化失常密切相关,中风恢复期火热内伏可伤津、损络、炼液成痰成瘀,扰神以致复中,此期尤重痰瘀痹阻在中风演化中的重要性,后遗症期痰热、痰火可使人体精血衰耗,出现阴虚.临床常用夏枯草、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蕾 亢秀红 等 《中医杂志》 2015年56卷4期 344-3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辨治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体会.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痹”范畴,通过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凝练出肺肾气虚为本、痰血闭阻肺络为标的关键病机,提出涤痰化瘀、益气通络的主要治法,并采用汤药攻逐痰瘀为主,配合散剂、丸药培补肺肾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肺痹;微观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翠 张永杰 《中国热带医学》 2015年15卷5期 619-620,6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脾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疗程均为3周.结果 心电图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3期 411-414页ISTIC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伟哲 连雅君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6期 1221-1225页ISTICCA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总体病机以阴虚为本,瘀热为标,尤以急性发作期最为显著.慢性活动期常与急性发作期交替出现,导致病情日益加重,并有痰、湿、瘀、火等诸邪内阻.王庆国教授强调,虽然有些患者由于体质或病久等原因出现畏寒肢冷等阳虚症状,但不可为此蒙蔽,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圆圆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0期 1569-157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60例已确诊为CHD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一般情况、三酰甘油(three ac...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瘀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图 吴洪波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24期 2131-21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二陈汤合丹参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合丹参饮加味,每日1剂.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文强 马玲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10期 1795-1797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0例,以中医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文 张晓立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7期 1294-1296页ISTIC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日久,失治误治,痰瘀阻络,或劳欲过度,损伤肾气,或年老体虚,肾元不固,肌肉筋骨失其濡养,皆可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的中医病因有:病久失治,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其病机特点:久病则瘀血阻络,多兼痰浊阻络,病久则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弓永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3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豁痰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阻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阻痹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豁痰化瘀汤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血脂水平及心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郭艳幸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21卷6期 761-762页ISTICCSCDCA
【摘要】 平衡思想是平乐正骨防治骨伤科疾病的理论特色之一,是关于人体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关系的一种辨证平衡观.平乐正骨作为屹立于中原、辐射全国的学术流派,在骨伤科疾病防治中推崇平衡思想,该思想在指导痰瘀痹阻型膝痹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故从平乐正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博 李永志 等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2期 217-218页ISTIC
【摘要】 李堪印教授通过辨病、辨证与辨位相结合,将膝骨性关节炎分为气血不足证、痰瘀互结证、寒湿痹阻证、湿热流注证型,分别治以益气养血、化痰祛瘀、散寒除湿、清热利湿法,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梅 蒋红红 等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3期 412-4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胸痹心痛证型与心肌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关系,以指导中医临床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法:将胸痹心痛患者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四型共249例,并设对照组50例,进行心肌显像和常规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驰名 刘建刚 等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5期 567-569页ISTIC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极大制约了支架置入术的发展,是该领域面对的棘...
【关键词】 冠状动脉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正气亏虚;瘀血痹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真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3期 282-2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风Ⅰ号(低分子右旋糖酐1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或中风Ⅱ号(生理盐水100 ml加尿激酶10万u)于患肢对侧颈总动脉加压滴注,60滴/min左右,隔日1次,7次为1个疗...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彤 陈劲云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年18卷24期 1892-189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吾师王行宽教授,国家级知名专家,全国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症,笔者自2003年始跟师学习,运用王行宽教授常用之加减柴芩温胆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艳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31卷8期 19-20页
【摘要】 介绍吴炳忠老中医治疗痰浊瘀阻型胸痹的经验.吴老认为,胸痹以胸阳不振为本,痰浊、瘀血、气滞为标,故治疗上以调气化浊法益气宽胸散结、涤痰通路,自拟益气化浊蠲痹汤为主方,临证加减,屡获奇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震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20期 199-200页
【摘要】 <篇首>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已呈明显增多的走势,称为"人类第一杀手".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是介于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鑫 导师:李泽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乌龙丹对RA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NF-κBp65)及炎性因子(IL-1、TNF-α、IL-6、IL-8)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晶晶 导师:孙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1、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型)患者西雅图量表及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2、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盼盼 导师:王宝亮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观察通络解语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本案已选定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病例(共计64例),且辨证为痰瘀阻络型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庄作会 导师:陈守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自拟方剂胸痹3号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证属痰热瘀阻型患者,观察该方在改善患者疼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及理化指标.方法:102例稳定型心绞痛证属痰热瘀阻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